渐进多焦点镜片和渐进多焦点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9010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眼镜镜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渐进多焦点镜片和渐进多焦点眼镜,渐进多焦点镜片包括视远区、视近区、过渡区、像散区和屈光补偿区,视远区设于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方区域,用以人眼观看远处物体,视近区设于渐进多焦点镜片下方区域,用以人眼观看近处物体,过渡区设于视远区和视近区之间,用以人眼观看中距离物体,像散区设于所述过渡区两侧,屈光补偿区包括分设于视远区和视近区的视远屈光补偿区和视近屈光补偿区,屈光补偿区用以使人眼在视近时和视远时对视网膜周边屈光不正进行矫正,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人眼周边屈光分布数据,在镜片视远区和视近区分别增加视远屈光补偿区和视近屈光补偿区,以对视网膜周边屈光不正进行矫正,提高周边视觉能力。提高周边视觉能力。提高周边视觉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渐进多焦点镜片和渐进多焦点眼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眼镜镜片
,特别涉及一种渐进多焦点镜片和渐进多焦点眼镜。

技术介绍

[0002]老花是人体生理上衰老的一种生理体征,通常表现为远视力正常,但是近视力不佳,需佩戴合适度数的老花眼镜进行矫正,近视的人群步入老年后,当看远物体时,需要佩戴近视镜,而看近物体时,需要更换老花眼镜,频繁地切换眼镜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0003]鉴于单一焦点的眼镜无法同时满足该人群看近看远的需求,国内外市场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多焦点眼镜,渐进多焦点眼镜作为一种新型眼镜,在单个镜片上同时具有多个渐变的焦距,既可以保证佩戴者看近看远看中的清晰度,又能从原理上降低不同屈光之间的像跳和避免像位移的光学缺陷,提高佩戴者远近切换过程中的舒适感。
[0004]然而,现有的渐进多焦点眼镜多为在各个视区的中心位置成像清晰,由于人眼并不是均匀介质分布的球形,人眼周边的屈光分布不均匀,光线可能在视网膜前或视网膜后聚焦,导致视区周边离焦,从而导致周边视神经产生额外刺激,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渐进多焦点镜片,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视疲劳、提高周边视觉效果的眼镜镜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包括:视远区,设于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方区域,用以人眼观看远处物体;视近区,设于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下方区域,用以人眼观看近处物体;过渡区,设于所述视远区和所述视近区之间,用以人眼观看中距离物体;像散区,设于所述过渡区的两侧,不用于视物;以及,屈光补偿区,包括分设于所述视远区和所述视近区的视远屈光补偿区和视近屈光补偿区,所述屈光补偿区用以使人眼在视近时和视远时对视网膜周边屈光不正进行矫正。
[0007]可选地,所述视远屈光补偿区和所述视近屈光补偿区为开口方向朝向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中心点的弧形区域。
[0008]可选地,所述视远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相对于所述视远区的中心点所围成的角度为Φ1,160
°
≤Φ1≤200
°
;和/或,所述视近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相对于所述视近区的中心点所围成的角度为Φ2,160
°
≤Φ2≤200
°

[0009]可选地,所述视远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的宽度为r1,6mm≤r1≤14mm;和/或,所述视近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的宽度为r2,6mm≤r2≤14mm。
[0010]可选地,所述视远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的中线至所述视远区的中心点的水平距
离为a1,10mm≤a1≤16mm;和/或,所述视近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的中线至所述视近区的中心点的水平距离为a2,7mm≤a2≤13mm。
[0011]可选地,所述视远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的中线至所述视远区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b1,6mm≤b1≤12mm;和/或,所述视近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的中线至所述视近区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b2,5mm≤b2≤11mm。
[0012]可选地,所述视远屈光补偿区和所述视近屈光补偿区设于镜片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
[0013]可选地,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视近区的中心点和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中心点的水平距离为x,1mm≤x≤3mm。
[0014]可选地,所述视远区的中心点和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h1,h1=8mm;和/或,所述视近区的中心点和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h2,7mm≤h2≤17mm。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渐进多焦点眼镜,所述渐进多焦点眼镜包括渐进多焦点镜片,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包括:视远区,设于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方区域,用以人眼观看远处物体;视近区,设于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下方区域,用以人眼观看近处物体;过渡区,设于所述视远区和所述视近区之间,用以人眼观看中距离物体;像散区,设于所述过渡区的两侧,不用于视物;以及,屈光补偿区,包括分设于所述视远区和所述视近区的视远屈光补偿区和视近屈光补偿区,所述屈光补偿区用以使人眼在视近时和视远时对视网膜周边屈光不正进行矫正。
[0016]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根据测量的人眼周边屈光的分布数据,在镜片的视远区和视近区中分别增加视远屈光补偿区和视近屈光补偿区,以对人眼视网膜周边屈光不正进行矫正,降低人眼周边离焦对于视网膜的刺激,可以降低视疲劳并提高周边视觉能力。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屈光补偿区的结构尺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一实施例视远屈光补偿区的屈光分布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一实施例视近屈光补偿区的屈光分布图;图5为基础渐进镜镜片在视远区的成像示意图;图6为基础渐进镜镜片在视近区的成像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渐进多焦点镜片经过视远屈光补偿后视远区的成像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渐进多焦点镜片经过视近屈光补偿后视近区的成像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3]老花是人体生理上衰老的一种生理体征,通常表现为远视力正常,但是近视力不佳,需佩戴合适度数的老花眼镜进行矫正,近视的人群步入老年后,当看远物体时,需要佩戴近视镜,而看近物体时,需要更换老花眼镜,频繁地切换眼镜会给他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
[0024]鉴于单一焦点的眼镜无法同时满足该人群看近看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渐进多焦点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局部厚度和/或形状不同,以形成多个矫正区,多个所述矫正区包括:视远区,设于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上方区域,用以人眼观看远处物体;视近区,设于所述渐进多焦点镜片下方区域,用以人眼观看近处物体;过渡区,设于所述视远区和所述视近区之间,用以人眼观看中距离物体;像散区,设于所述过渡区的两侧,不用于视物;以及屈光补偿区,包括分设于所述视远区和所述视近区的视远屈光补偿区和视近屈光补偿区,所述屈光补偿区用以使人眼在视近时和视远时对视网膜周边屈光不正进行矫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远屈光补偿区和所述视近屈光补偿区为开口方向朝向渐进多焦点镜片的中心点的弧形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远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相对于所述视远区的中心点所围成的角度为Φ1,160
°
≤Φ1≤200
°
;和/或,所述视近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相对于所述视近区的中心点所围成的角度为Φ2,160
°
≤Φ2≤200
°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远屈光补偿区的弧形区域的宽度为r1,6mm≤r1≤14mm;和/或,所述视近屈光补偿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帆熊利利黄叶权王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盛达同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