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901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依据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电路模型;S2.设定工况类型;S3.根据调度系统分析所有开关的运行状态和主变的运行状态;S4.根据步骤S2和步骤S3建设运行工况参数表;S5.进行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S51.获取开关和主变的运行状态;S52.根据开关和主变的运行状态对照运行工况参数表判断工况类型;S53.根据工况类型计算所有主变的视在功率;S54.根据所有主变的主变视在功率求取所有主变的负载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开关和主变的运行状态自适应调节变压器负载率计算方法,获得准确的变压器负载率。获得准确的变压器负载率。获得准确的变压器负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设备故障诊断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电力设备的心脏,而负载率过高则会导致变压器重过载,变压器重过载则会发热,严重影响变压器的性能。由于假期与寒潮叠加或遇到炎热天气时,居民大规模集中用电导致负荷激增,加之部分电网建设滞后,使得大量变压器出现重过载情况。为了实时监测主变重过载情况,则需要准确计算变压器的负载率。因此一个精确的负载模型尤为重要,其不受各种工况因素的影响,能准确反映负载的实时情况。
[0003]传统变压器负载率计算方法为根据模型分析获得传统负载率计算模型,再根据传统负载率计算模型进行分析获得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模型。目前变压器负载率的计算方法是通过采集变压器中压和低压侧的有功及无功功率,从而得出变压器的视在功率。如图1所示,1号主变中压侧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别为P1、Q1,1号主变低压侧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别为P2、Q2,则1号主变中压侧的视在功率S1为
[0004][0005]1号主变低压侧的视在功率S2为
[0006][0007]若1号主变的容量为S
1q
,则1号主变的负载率η1为
[0008][0009]2号主变中压侧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别为P3、Q3,2号主变低压侧有功和无功功率分别为P4、Q4,则2号主变中压侧的视在功率S3为
[0010][0011]2号主变低压侧的视在功率S4为
[0012][0013]若2号主变的容量为S/>2q
,则2号主变的负载率η2为
[0014][0015]由式(3)和式(6)可以看出主变负载率与变压器中压和低压侧的有功及无功功率有关,如果中压和低压侧的有功及无功功率采集到的数据异常,则会影响到负载率的准确性,而对于县局区域乃至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变电站设备老旧严重,中压和低压侧的有功及无功功率采集到的数据异常时有发生,严重降低负载率的可靠性。
[0016]现有技术只能考虑单一运行工况负荷,且不能反映动态外部因素对变压器运行风险的影响,不能排除外界因素对变压器运行的风险。因此,亟需一种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方法,结合寿命损失与绝缘故障,考虑运行期间变压器负荷冲击的累积效应以及不同工况下运行风险,模型反应变压器受外界因素的实时运行风险影响,根据开关和主变的运行状态自适应调节变压器负载率计算方法,获得准确的变压器负载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1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方法,结合寿命损失与绝缘故障,考虑运行期间变压器负荷冲击的累积效应以及不同工况下运行风险,模型反应变压器受外界因素的实时运行风险影响,根据开关和主变的运行状态自适应调节变压器负载率计算方法,获得准确的变压器负载率。
[001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9]本专利技术一种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依据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电路模型;所述电路模型包括若干个主变和进线进入主变前的所有开关;
[0021]S2.设定工况类型;所述工况类型为依据电路模型划分所有主变和开关出现的情况;
[0022]S3.根据调度系统分析所有开关的运行状态和主变的运行状态;
[0023]S4.根据步骤S2和步骤S3建设运行工况参数表;
[0024]S5.进行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0025]S51.获取开关和主变的运行状态;
[0026]S52.根据开关和主变的运行状态对照运行工况参数表判断工况类型;
[0027]S53.根据工况类型计算所有主变的视在功率;
[0028]S54.根据所有主变的主变视在功率求取所有主变的负载率。
[0029]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模型包括1号主变、2号主变、开关K1、开关K2、开关K3;所述1号主变通过进线1连接主变的开关K1;所述2号主变通过进线2连接主变的开关K1;所述开关K3分别连接于1号主变和开关K1之间且连接于2号主变和开关K2之间。
[003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分析所有开关的运行状态和主变的运行状态具体为:建立潮流矩阵、开关状态矩阵和主变状态矩阵;所述潮流矩阵的元素为所有开关的开关视在功率;所述开关状态矩阵的元素为开关运行状态值;所述开关运行状态值为将所有进线的运行状态和在两两进线之间连接的开关的运行状态分别转变为指定的数值;所述主变状态矩阵的元素为主变运行状态值;所述主变运行状态值为主变运行状态值。
[0031]进一步地,所述工况参数表包括工况类型、运行状态,还包括不同工况类型和不同运行状态对应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状态包括所有开关的运行状态和所有主变的运行状态;所述运行参数为步骤S3分析获得的开关状态矩阵的元素和主变状态矩阵的元素。
[0032]进一步地,所有开关视在功率可通过后台监测获取或通过功率公式计算获得。
[0033]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的运行状态包括开关处在运行状态或开关处在非运行状态。
[0034]进一步地,所述主变的运行状态包括主变处在投入运行状态或退出运行状态。
[0035]进一步地,根据工况类型计算所有主变的视在功率的具体方法为:根据工况类型,
获取工况参数表对应的运行参数,再结合工作经验和电路模型计算所有主变的主变视在功率,所述主变视在功率等于对应的开关视在功率或0。
[003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0037]本专利技术方法结合潮流矩阵、开关矩阵的方法,考虑正常运行方式、单主变运行、单线路运行、单线路单主变运行等多种工况来分析负载率,使其不受中压和低压侧的有功及无功功率数据异常的影响,提高不同状态下的负载率模型的自适应性和可靠性,弥补传统负载率计算方法的不足。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所采用的电路模型;
[004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使用的电路模型。
[004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4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依据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电路模型;所述电路模型包括若干个主变和进线进入主变前的所有开关;S2.设定工况类型;所述工况类型为依据电路模型划分所有主变和开关出现的情况;S3.根据调度系统分析所有开关的运行状态和主变的运行状态;S4.根据步骤S2和步骤S3建设运行工况参数表;S5.进行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S51.获取开关和主变的运行状态;S52.根据开关和主变的运行状态对照运行工况参数表判断工况类型;S53.根据工况类型计算所有主变的视在功率;S54.根据所有主变的主变视在功率求取所有主变的负载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模型包括1号主变、2号主变、开关K1、开关K2、开关K3;所述1号主变通过进线1连接主变的开关K1;所述2号主变通过进线2连接主变的开关K1;所述开关K3分别连接于1号主变和开关K1之间且连接于2号主变和开关K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负载率自适应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分析所有开关的运行状态和主变的运行状态具体为:建立潮流矩阵、开关状态矩阵和主变状态矩阵;所述潮流矩阵的元素为所有开关的开关视在功率;所述开关状态矩阵的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锐张磊陈梁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