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半萜laurene衍生物及其合成和在防治植物病毒病菌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942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倍半萜laurene类衍生物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倍半萜laurene衍生物及其合成和在防治植物病毒病菌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倍半萜laurene衍生物及其制备和在防治植物病毒病菌病中的应用,属于农业防护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业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还会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极快,且某个作物可能会被多种害虫和病原体影响,症状复杂,治愈难度极大。有关报道指出,由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植物疾病每年造成22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对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的病虫害防治大多依赖化学农药,虽然能有效控制病虫害,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当下,许多高毒性的农药依旧被不合理的使用,农药的滥用,会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天然源农药的研发和利用已经迫在眉睫。天然源农药研发有随机筛选、类同合成、天然产物模型及生物合理设计等多种途径,其中,天然产物模型最受瞩目。
[0003]Laurene(结构式一)是一种来源于劳伦西亚属红藻的碳氢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结构特征为含有1、2、3取代的环戊烯,由北海道大学的Irie课题组首次从Laurencia glandulifera中分离出来(Tetrahedron Lett.1965,6,3619

3624.),其类似物倍半萜已被发现是有效的抗动物真菌、抗生素、神经营养和抗脂质过氧化药物,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该类化合物在防治植物病毒病菌病方面的应用。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倍半萜laurene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植物病毒病菌病中的应用。本专利的倍半萜衍生物具有很好的抗植物病毒和病菌活性。
[0006]本专利技术的倍半萜衍生物I为下述I

1~I

14所示的化合物(结构式二)。
[0007][0008]权利要求1中I

1~I

14的制备方法:
[0009]倍半萜衍生物I

1~I

2的合成:按照方程式一所示的方法制备,首先以甲苯做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2

甲基

1,3

环戊二酮(1)和异丁醇(2)在110℃下加热回流12小时,生成异丁氧基
‑2‑
甲基环戊烯
‑1‑
酮(3),然后在氩气保护下,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于0℃下加入相应格氏试剂,反应15min后转入室温,继续反应6小时,经盐酸淬灭得2

甲基
‑3‑
芳基

环戊
‑2‑

‑1‑
酮4,最后在氩气保护下,乙酰丙酮镍为催化剂,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与三甲基铝反应20h,得2,3

二甲基
‑3‑
芳基环戊烷
‑1‑
酮I

1~I

2。
[0010][0011]倍半萜衍生物I

3的合成:按照方程式二所示的方法制备,首先以乙腈做溶剂,三氯化铁为催化剂,2,3

二甲基
‑3‑
(对甲氧基苯基)环戊烷
‑1‑
酮(I

2)和N

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于0℃下反应15min,随后转入室温反应5h,生成3

(3,5

二溴
‑4‑
甲氧基苯基)

2,3

二甲基环戊烷
‑1‑
酮(I

3)。
[0012][0013]倍半萜衍生物I

4的合成:按照方程式三所示的方法制备,以乙二醇二甲醚做溶剂,氢化钠为碱,2,3

二甲基
‑3‑
(4

(三氟甲基)苯基)环戊烷
‑1‑
酮(I

1)和碘甲烷在0℃下实现甲基化生成I

4,
[0014][0015]倍半萜衍生物I

5~I

7的合成:按照方程式四所示的方法制备,首先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0℃下,依次加入锌粉,二溴化碳和四氯化钛,继续反应15min后转入室温,加入2,3

二甲基
‑3‑
芳基环戊烷
‑1‑
酮(I

1~I

3),室温下反应12h,生成I

5~I

7,
[0016][0017]倍半萜衍生物I

8的合成:按照方程式五所示的方法制备,首先以N,N

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三氟乙酸钯为催化剂,联吡啶为配体,2

甲基环戊
‑2‑

‑1‑
酮(5)和对甲苯硼酸在80℃回流下反应24h生成2

甲基
‑3‑
(对甲苯基)环戊烷
‑1‑
酮(6),随后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0℃下,依次加入锌粉,二溴化碳和四氯化钛,继续反应15min后转入室温,加入酮(6),室温下反应12h,生成I

8,
[0018][0019]倍半萜衍生物I

9的合成:按照方程式六所示的方法制备,首先以甲醇与水(V/V=9/1)为溶剂,三氟乙酸钯为催化剂,联吡啶为配体,加热至60℃,反应15min后,转入室温,加入3

甲基环戊
‑2‑

‑1‑
酮(7)和对甲苯硼酸,在室温下反应24h,生成3

甲基
‑3‑
(对甲苯基)环戊烷
‑1‑
酮(8),随后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0℃下,依次加入锌粉,二溴化碳和四氯化钛,继续反应15min后转入室温,加入酮(8),室温下反应12h,生成I

9,
[0020][0021]倍半萜衍生物I

10的合成:按照方程式七所示的方法制备,以方程式一和方程式四方案完成化合物11的合成,随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硅胶作为催化剂,盐酸提供酸性环境下室温下反应48h,得到化合物3

甲氧基
‑4‑
甲基
‑1‑
(1,2,3

三甲基环戊
‑3‑

‑1‑
基)苯(I

10),
[0022][0023]倍半萜衍生物I

11的合成:按照方程式八所示的方法制备,以方程式一方案完成化合物13的合成,随后以水和乙醇为溶剂,醋酸钠作为催化剂,化合物13与盐酸羟胺在60℃下反应1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如下所示结构的倍半萜laurene衍生物I,具体为I

1~I

14所示的化合物:2.权利要求1中I

1~I

1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化合物I

1~I

14可以按照下述方法制备:倍半萜衍生物I

1~I

2的合成:按照方程式一所示的方法制备,首先以甲苯做溶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2

甲基

1,3

环戊二酮(1)和异丁醇(2)在110℃下加热回流12小时,生成异丁氧基
‑2‑
甲基环戊烯
‑1‑
酮(3),然后在氩气保护下,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于0℃下加入相应格氏试剂,反应15min后转入室温,继续反应6小时,经盐酸淬灭得2

甲基
‑3‑
芳基

环戊
‑2‑

‑1‑
酮(4),最后在氩气保护下,乙酰丙酮镍为催化剂,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与三甲基铝反应20h,得2,3

二甲基
‑3‑
芳基环戊烷
‑1‑
酮I

1~I

2;
倍半萜衍生物I

3的合成:按照方程式二所示的方法制备,首先以乙腈做溶剂,三氯化铁为催化剂,2,3

二甲基
‑3‑
(对甲氧基苯基)环戊烷
‑1‑
酮(I

2)和N

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于0℃下反应15min,随后转入室温反应5h,生成3

(3,5

二溴
‑4‑
甲氧基苯基)

2,3

二甲基环戊烷
‑1‑
酮I

3;倍半萜衍生物I

4的合成:按照方程式三所示的方法制备,以乙二醇二甲醚做溶剂,氢化钠为碱,2,3

二甲基
‑3‑
(4

(三氟甲基)苯基)环戊烷
‑1‑
酮(I

1)和碘甲烷在0℃下实现甲基化生成I

4;倍半萜衍生物I

5~I

7的合成:按照方程式四所示的方法制备,首先以无水四氢呋喃为溶剂,0℃下,依次加入锌粉,二溴化碳和四氯化钛,继续反应15min后转入室温,加入2,3

二甲基
‑3‑
芳基环戊烷
‑1‑
酮(I

1~I

3),室温下反应12h,生成I

5~I

7;
倍半萜衍生物I

8的合成:按照方程式五所示的方法制备,首先以N,N

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三氟乙酸钯为催化剂,联吡啶为配体,2

甲基环戊
‑2‑

‑1‑
酮(5)和对甲苯硼酸在80℃回流下反应24h生成2

甲基
‑3‑
(对甲苯基)环戊烷
‑1‑
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兹稳丁鑫陈淼淼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