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89888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Pickering乳化法包埋干酪乳杆菌制备得到水包油包水双乳液,即W1/O/W2双乳液,再对水包油包水双乳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的制备方法主要以山梨醇酐油酸酯(Sp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乳酸菌包埋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是一种高产丁二酮的产香乳酸菌。该菌在发酵乳或发酵乳饮料制备中应用。丁二酮(2,3

butanedione),又称双乙酰,是发酵乳制品气味中最重要的功能性化合物之一,具有很强的奶油香味。高产丁二酮的菌株用于酸奶发酵时,可以提高发酵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从而改善了发酵乳的香气品质和口感,在发酵乳制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由于菌体对温度、氧气、湿度、酸碱度等环境因素高度敏感,生产加工和储藏期间,所利用的技术和工序会给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带来非常大的变化,容易造成菌体的存活率低,生物活性差等问题;同时,在发酵乳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浓度带来的渗透压影响,温度造成的伤害以及低pH值的酸损伤等都会影响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的活性。
[0003]细菌包埋技术通过使菌体与外界隔离来实现包埋效果,运用物理化学等技术手段将菌体进行包裹,如内源乳化法、Pickering乳化法、复合凝聚法和多层包埋等。细菌包埋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有害环境对细胞的影响,为细胞提供保护能力,能有效提高细胞耐受性、维持细胞功能和稳定发挥乳酸菌作用。
[0004]目前菌包埋技术主要采用喷雾干燥法、乳化法和挤压法,而有关Pickering乳化法包埋细菌的研究报道并不多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现有技术中缺少Pickering乳化法包埋干酪乳杆菌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6]本专利技术利用Pickering乳化法开发出一种新型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TCS微胶囊,并将其应用于发酵乳的制备中,以提高产品的香气物质浓度和改善感官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利用Pickering乳化法包埋干酪乳杆菌制备得到水包油包水双乳液,即W1/O/W2双乳液,再对水包油包水双乳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1)菌株活化:将干酪乳杆菌按2%的接种量接种于MRS培养基中培养,经活化三代后离心收集沉淀;所述的沉淀用PBS溶液洗涤3次后浓缩一倍,离心收集沉淀,并重悬于冻干保护剂中;
[0011](2)制备W1/O乳液:将重悬后的干酪乳杆菌作为内相溶液W1分散到由橄榄油和亲脂性乳化剂Span

80组成的油相O中,对混合物进行磁力分散,经均质处理得到W1/O乳液;
[0012](3)制备W2水相:Span

80(山梨醇酐油酸酯)、环糊精与阿拉伯胶进行均质处理后,加入OSA淀粉,再均质分散,降温,得到W2水相;
[0013](4)将制备的W1/O乳液与外水相W2水相混合,再均质处理制备得到W1/O/W2双乳液;
[0014](5)将制备的W1/O/W2双乳液先冷冻预处理,再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干酪乳杆菌选择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TC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TCS,于2017年6月2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学保藏中心。邮编:430072,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7364。在专利CN108676742B中有过公开。它是一种高产丁二酮的产香菌,可以显著提高发酵乳中的香气。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冻干保护剂为含10wt%脱脂乳和5wt%蔗糖的水溶液。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内相溶液W1与由橄榄油和亲脂性乳化剂Span

80组成的油相O的体积比为1:9。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油相O中橄榄油和Span

80的体积比为2:1。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环糊精选择羟丙基

β

环糊精(HP

β

CD)或β

环糊精(β

CD),优选为β

环糊精。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W2水相由积比为分别为20%的Span

80与80%的环糊精组成,且W2水相中,OSA淀粉添加量为6wt%,阿拉伯胶的添加量为1.6wt%。通过添加阿拉伯胶可以提高包埋物的微胶囊化效率,通过添加OSA淀粉改善了冻干的效果。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W1/O乳液与外水相W2水相的体积比为1:9。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冷冻预处理的条件为于

20℃冷冻预处理2h,再冷冻干燥处理的条件为于

80℃中冷冻过夜。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干酪乳杆菌TCS微胶囊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0024](1)菌株活化:将干酪乳杆菌按2%的接种量接种于MRS培养基中,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12h,经活化三代后离心收集沉淀;所述的沉淀用PBS溶液洗涤3次后浓缩得到最终细胞浓度为10
10
CFU/mL,以8000r/min离心5min后收集沉淀,并重悬于冻干保护剂(含10wt%脱脂乳和5wt%蔗糖的水溶液)中;
[0025](2)制备W1/O乳液:将重悬后的干酪乳杆菌TCS作为内相溶液(W1)分散到由橄榄油和亲脂性乳化剂Span

80组成的油相(O)中。以500r/min的转速对混合物进行磁力分散,再用均质机以10000r/min的转速均质5min,制备得到W1/O相;
[0026](3)制备W2水相:由20%Span

80和80%的β

CD与阿拉伯胶组成在60℃下以10000r/min的转速均质5min后制得W2水相,并加入OSA淀粉均质分散,降温到37℃;
[0027](4)将制备的W1/O乳液与外水相W2水相混合,再以10000r/min的转速均质5min制备
得到W1/O/W2双乳液;
[0028](5)将制备的水包油包水(W1/O/W2)双乳液置于

20℃冷冻预处理2h,然后放置于

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Pickering乳化法包埋干酪乳杆菌制备得到水包油包水双乳液,即W1/O/W2双乳液,再对水包油包水双乳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菌株活化:将干酪乳杆菌按2%的接种量接种于MRS培养基中培养,经活化三代后离心收集沉淀;所述的沉淀用PBS溶液洗涤3次后浓缩一倍,离心收集沉淀,并重悬于冻干保护剂中;(2)制备W1/O乳液:将重悬后的干酪乳杆菌作为内相溶液W1分散到由橄榄油和亲脂性乳化剂Span

80组成的油相O中,对混合物进行磁力分散,经均质处理得到W1/O乳液;(3)制备W2水相:Span

80、环糊精与阿拉伯胶进行均质处理后,加入OSA淀粉,再均质分散,降温,得到W2水相;(4)将制备的W1/O乳液与外水相W2水相混合,再均质处理制备得到W1/O/W2双乳液;(5)将制备的W1/O/W2双乳液先冷冻预处理,再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酪乳杆菌选择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TC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TCS,于2017年6月2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武汉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臣成海芬张晓丛田怀香于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