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距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98742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8
本申请提供了测距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终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测距方法包括:首先,在建立连接后的第一次测距过程中,选择功耗低或耗时短的测距方式;然后基于第一次测距的结果,确定第二次测距选择的测距方式,兼顾了精度和功耗。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测距方法,结合业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距方式,在满足业务的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了功耗。降低了功耗。降低了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距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测距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普及,万物互联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rtificial intelligence&internet of things,AIoT)时代正在到来。受益于操作系统的分布式互联能力的提高,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移动终端等电子设备的互联互通已经初步实现。
[0003]多个电子设备在建立连接后,需要确定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而向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例如,手机曾经与多个蓝牙耳机配对,当手机打开蓝牙功能后,发现有至少两个蓝牙耳机可以配对,手机可以与距离较近的耳机优先配对。
[0004]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测量与其他电子设备的距离,如超宽带(Ultra

Wideband,UWB)测距、蓝牙测距、激光测距等。但是,以蓝牙测距为代表的测距方式精度较低、误差较大,而以UWB测距为代表的测距方式功耗较高,而且需要额外配置超宽带信号产生装置,成本较高。
[0005]但是,许多电子设备如蓝牙耳机、蓝牙鼠标、VR眼镜、智能家居设备等,往往是通过内置的电池供电,在电子设备执行一次测距的功耗较高情况下,电子设备的续航会快速下降。相反的,在电子设备通过蓝牙测距等低功耗的测距方法确定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受限于蓝牙测距的精度,电子设备无法准确的计算出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了测距方法及电子设备,涉及终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测距方法包括:首先,在建立连接后的第一次测距过程中,选择功耗低或耗时短的测距方式;然后基于第一次测距的结果,确定第二次测距选择的测距方式,兼顾了精度和功耗。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测距方法,结合业务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距方式,在满足业务的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了功耗。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距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测距方式确定第一距离,该第一测距方式为该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测距方式中耗时最短或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确定该第一距离上误差最小的测距方式为第二测距方式;通过该第二测距方式确定第二距离,并确定该第二距离为该第一电子设备和该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该第一测距方式与该第二测距方式不同。
[0008]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首先通过耗时最短或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确定一个距离,基于该距离选择误差最小的测距方式,进而确定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距方法,在电子设备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测距方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兼顾精度和功耗。
[0009]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该第一电子设备
和该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后,基于该连接确定被测距的电子设备为该第二电子设备;该连接是基于WiFi、蓝牙、近场通信NFC、ZigBee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建立的。
[0010]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在执行测距方式前,还可以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其中该连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进而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指定被确定距离的第二电子设备,使得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可以同步距离。
[0011]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该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后,在该通过第一测距方式确定第一距离前,该方法还包括:基于该连接确定该第一电子设备和该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该第一测距方式和该第二测距方式。
[0012]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和/或第二电子设备还可以确认对端支持的测距方式。
[0013]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测距方式包括蓝牙测距、超声波测距;该第一测距方式为该蓝牙测距;该确定该第一距离上误差最小的测距方式为第二测距方式,具体包括:判断该第一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后,确定该第二测距方式为该超声波测距。
[0014]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测距方式包括蓝牙测距和超声波测距,并且第一测距方式为蓝牙测距,则可以通过判断第一距离与第一距离阈值的大小关系,确定第二测距方式为超声波测距。其中,通过判断第一距离与第一距离阈值的大小关系可以快速的比较蓝牙测距和超声波测距的精度关系。
[0015]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距离阈值为35厘米。
[0016]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蓝牙测距确定的距离小于35厘米后,则确定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为蓝牙测距的结果;当第一电子设备定的距离大于35厘米后,则通过超声波测距执行测距,并将超声波测距的结果作为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0017]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该第一电子设备和该第二电子设备均为非静止状态,周期性的通过第三测距方式确定第三距离,该第三测距方式为该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测距方式中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判断该第三距离上该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是否小于误差阈值;若该第三距离上该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小于该误差阈值,确定该第三距离为该第一电子设备和该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若该第三距离上该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大于等于该误差阈值,周期性的通过第四测距方式确定第四距离为该第一电子设备和该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该第四测距方式与该第三测距方式不同,该第四距离上的该第四测距方式的误差小于该误差阈值。
[0018]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和/或第二电子设备运动的情况下,首先通过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确定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当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的误差低于误差阈值,则继续以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确定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当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的误差大于等于误差阈值,则通过小于误差阈值的测距方式确定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0019]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三测距方式为该蓝牙测距,该第四测距方式为该超声波测距;该判断第三距离上的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是否小于误差阈值,具体包括:判断该第三距离是否小于第二距离阈值;若该第三距离小于该第二距离阈值,确定该第三距离上该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小于该误差阈值;若该第三距离大于等于该
第二距离阈值,确定该第三距离上该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大于等于该误差阈值。
[0020]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为蓝牙测距,则可以通过判断蓝牙测距的距离是否小于第二距离阈值,进而确定下一次使用的测距方式是蓝牙测距还是超声波测距。当蓝牙测距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后,下一次使用的测距方式为蓝牙测距;当蓝牙测距的距离大于等于第二距离阈值后,下一次使用的测距方式为超声波测距。
[0021]结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距离阈值为35厘米。
[0022]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第一电子设备通过蓝牙测距确定的距离小于35厘米后,则确定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为蓝牙测距的结果,并且下一次选择蓝牙测距;当第一电子设备定的距离大于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距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第一测距方式确定第一距离,所述第一测距方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测距方式中耗时最短或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确定所述第一距离上误差最小的测距方式为第二测距方式;通过所述第二测距方式确定第二距离,并确定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测距方式与所述第二测距方式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后,基于所述连接确定被测距的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连接是基于WiFi、蓝牙、近场通信NFC、ZigBee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建立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后,在所述通过第一测距方式确定第一距离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连接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所述第一测距方式和所述第二测距方式。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测距方式包括蓝牙测距、超声波测距;所述第一测距方式为所述蓝牙测距;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距离上误差最小的测距方式为第二测距方式,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后,确定所述第二测距方式为所述超声波测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为35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均为非静止状态,周期性的通过第三测距方式确定第三距离,所述第三测距方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测距方式中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判断所述第三距离上所述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是否小于误差阈值;若所述第三距离上所述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小于所述误差阈值,确定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若所述第三距离上所述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大于等于所述误差阈值,周期性的通过第四测距方式确定第四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第四测距方式与所述第三测距方式不同,所述第四距离上的所述第四测距方式的误差小于所述误差阈值。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测距方式为所述蓝牙测距,所述第四测距方式为所述超声波测距;所述判断第三距离上的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是否小于误差阈值,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小于第二距离阈值;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确定所述第三距离上所述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小于所述误差阈值;若所述第三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确定所述第三距离上所述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大于等于所述误差阈值。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距离阈值为35厘米。9.一种测距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第一测距方式确定第一距离,所述第一测距方式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测距方式中耗时最短或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基于所述第一距离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一业务,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小于等于第一距离上限,所述第一距离上限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业务的距离上限中的最小值;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上所述第一测距方式的误差是否小于第一误差阈值,其中,所述第一误差阈值为所述一个或多个业务的误差阈值中的最小值;若所述第一距离上所述第一测距方式的误差小于所述第一误差阈值,确定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后,基于所述连接确定被测距的电子设备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连接是基于WiFi、蓝牙、近场通信NFC、ZigBee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建立的。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建立连接后,在所述通过第一测距方式确定第一距离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连接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均支持所述第一测距方式和第二测距方式。12.根据权利要求9

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距离上所述第一测距方式的误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误差阈值,基于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一误差阈值确定第二测距方式,所述第二测距方式在所述第一距离上的误差小于所述第一误差阈值;通过所述第二测距方式确定第二距离,并且确定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支持的测距方式包括蓝牙测距、超声波测距;所述第一测距方式为所述蓝牙测距,所述第二测距方式为所述超声波测距;所述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上所述第一测距方式的误差是否小于第一误差阈值,具体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小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确定第一距离上所述第一测距方式的误差小于所述第一误差阈值;若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确定所述第一距离上所述第一测距方式的误差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误差阈值;所述第一距离阈值与所述第一误差阈值有关。14.根据权利要求9

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为非静止状态,基于上一次确定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第三测距方式;周期性的通过所述第三测距方式确定第三距离。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上一次确定的距离确定第三测距方式,具体包括:
若所述上一次确定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所有业务的距离上限的最大值,则所述第三测距方式为功耗最低的测距方式;若所述上一次确定的距离不大于所述有业务的距离上限的最大值,则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二业务;基于第二误差阈值确定所述第三测距方式,所述第二误差阈值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业务的误差阈值的最小值,所述上一次确定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上限,所述第二距离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业务的距离上限的最小值。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周期性的通过所述第三测距方式确定第三距离后,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三距离确定一个或多个第三业务;判断所述第三距离上所述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是否小于第三误差阈值,所述第三误差阈值为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业务的误差阈值中的最小值;若所述第三距离上所述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小于所述第三误差阈值,确定所述第三距离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若所述第三距离上所述第三测距方式的误差大于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杰张英雄郭翱黄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