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716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7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属于气力输送泵技术领域,包括吸入机构、动力机构、中间筒和运动机构,吸入机构设置有吸管和固定板,动力机构设置有滑动板和升降组件,运动机构设置有空心盒、分离组件和推动组件,中间筒安装在固定板和滑动板之间,吸管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侧,固定板上设置有缺口,升降组件安装在固定板的缺口内,升降组件安装在滑动板上侧,分离组件安装在中间筒内,分离组件设置有空心盒,空心盒安装在中间筒内部,中间筒外表面设置有弧形通孔,推动组件设置有伸出杆,伸出杆固定安装空心盒外侧,伸出杆滑动安装在中间筒弧形通孔内。安装在中间筒弧形通孔内。安装在中间筒弧形通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力输送泵
,特别涉及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

技术介绍

[0002]气力输送泵是一种用于物料输送的重要设备,它利用压缩空气或气体产生的高速气流,将物料从一处输送到另一处。气力输送泵具有高效快捷、灵活多样和无污染等优势,但能耗较高,并对物料的流动性和颗粒大小有一定要求,传统的气力输送泵输送量是固定的,对于输送不同体积的气体所输出效率也相同,输出的时间也不同,但工业生产中时间十分重要,因此需要一种能调节输送量的气力输送泵。
[0003]公告号为:CN104670909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仓式气力输送泵,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设置有连续泵和出料组件,所述连续泵设置有传输仓组件,所述的传输仓组件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与连续泵相连,所述的外筒与出料组件相连,所述外筒上连接有补气管和流化控制器,但是该专利技术无法实现对气力输送泵进行输送量调节,因此针对该缺陷专利技术了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包括吸入机构、动力机构、中间筒、运动机构和调节机构,吸入机构设置有吸管和固定板,动力机构设置有滑动板和升降组件,运动机构设置有空心盒、分离组件和推动组件,中间筒安装在固定板和滑动板之间,吸管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侧,固定板上设置有缺口,升降组件安装在固定板的缺口内,升降组件安装在滑动板上侧。
[0005]分离组件安装在中间筒内,分离组件设置有空心盒,空心盒安装在中间筒内部,中间筒外表面设置有弧形通孔,推动组件设置有伸出杆,伸出杆固定安装空心盒外侧,伸出杆滑动安装在中间筒弧形通孔内。
[0006]所述的调节机构设置有出口盘、进口盘、备用仓和双重调节组件,所述的双重调节组件与升降组件相连,所述的出口盘和进口盘分别与双重调节组件相连,备用仓与中间筒连通。
[0007]进一步地,吸入机构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下侧,滑动板滑动安装在支撑柱外表面上,升降组件设置有凸轮和电机,凸轮转动安装在支撑柱侧面,凸轮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端,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侧面,凸轮外表面与滑动板下表面相切。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吸入机构还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上侧,所述的第一插管固定安装在吸管远离固定板的一端,支撑柱固定安装在吸气装置上侧,升降组件还设置有出气管,吸气装置下侧与出气管相连,出气管动力机构上侧安装有通管,通管与出气管连通,所述的吸管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下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杆,所述的滑动杆外表面滑动安装有跟随杆,所述的跟随杆固定安装在滑动板上侧。
[0009]进一步地,固定板上表面形心处设置有通孔,固定板通孔的轴线方向为重力方向,
所述的分离组件设置有空心轴,空心轴与固定板通孔同轴心,空心轴侧面设置有通孔,空心盒滑动安装在空心轴下侧,空心轴位于中间筒内部。
[0010]进一步地,空心轴为阶梯轴,空心轴内部中空,空心轴内表面设置有锥形通孔,空心轴锥形通孔一半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分离组件还设置有封闭筒和活塞板,封闭筒和活塞板均安装在中间筒内部,活塞板与中间筒同轴心,中间筒下侧设置有一大两小三个圆形通孔,中间筒下侧较大圆形通孔轴线与中间筒下表面形心重合,中间筒下侧两个较小圆形通孔半径相等,封闭筒与中间筒下侧一个较小圆形同轴心,封闭筒内壁半径与中间筒下侧两个较小圆形通孔半径相等,活塞板滑动安装在中间筒内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间筒内壁上设置有多段滑槽,活塞板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活塞板的凸起滑动安装在中间筒的滑槽内,中间筒滑槽的长度小于中间筒轴线长度的一半,活塞板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移动杆、轨道杆和漏杆,移动杆滑动安装在中间筒下侧较大圆形通孔内,移动杆下表面固定安装在滑动板上表面,漏杆滑动安装在封闭筒内表面上,轨道杆滑动安装在中间筒下侧剩余的较小通孔内,漏杆内部中空,漏杆外表面半径与封闭筒内壁半径相等。
[0013]进一步地,活塞板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漏杆内部与活塞板圆形通孔连通,漏杆外表面下部设置有圆形通孔,当活塞板沿着中间筒的滑槽下降到最低位置时,漏杆的通孔伸出封闭筒。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伸出杆在空心盒远离空心轴圆形通孔的侧面,空心盒靠近空心轴圆形通孔的侧面设置有凸台,空心盒凸台的宽度大于空心轴锥形通孔下部边线直径。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双重调节组件设置有第三插管,所述的第三插管侧面固定安装有出口盘,所述的出口盘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直板,所述的第一直板固定安装在吸气装置侧面,所述的出口盘转动安装在出口盘上侧,所述的出口盘下侧滑动安装有第三插管,第三插管与输出管道相连,所述的出口盘上侧滑动安装有第二插管,第二插管与出气管相连,所述的出口盘上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远离第一安装块的一端铰接有双球头杆,所述的双球头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远离双球头杆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的第二安装块固定安装在凸轮侧面。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双重调节组件还设置有竖直轴,所述的竖直轴固定安装在固定板侧面,所述的进口盘转动安装在竖直轴外表面上,所述的进口盘上表面滑动安装有第四插管,所述的第四插管与输入管道相连,所述的第一插管滑动安装在进口盘下表面,所述的出口盘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安装块,所述的第三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第四连杆,所述的第四连杆远离第三安装块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四安装块,所述的第四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滑动板侧面。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出口盘和进口盘结构一致,所述的出口盘侧面设置有多个圆形孔洞,各个所述出口盘的圆形孔半径不等,所述的出口盘的圆形孔洞眼顺时针方向半径逐渐增加。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升降组件和输送调节机构的配合实现了根据需求自动调节输送气体的速率,进而调节输送量;(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
重储存机构将由于输送量猛然提升的部分气体储存起来,避免气体泄漏;(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出调节机构根据输送量自动调节进出口的出口口径大小,进而将备用储存机构储存的气体重新送回泵体。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吸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推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漏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空心盒与伸出杆连接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板与空心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空心轴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空心盒与空心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间筒与封闭筒连接关系示意图;图13为图7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为图7中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5本专利技术活塞板与漏杆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包括吸入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吸引器还包括动力机构(2)、中间筒(3)、运动机构(4)和调节机构(5),吸入机构(1)设置有吸管(101)和固定板(103),动力机构(2)设置有滑动板(203)和升降组件,运动机构(4)设置有空心盒(401)、分离组件和推动组件,中间筒(3)安装在固定板(103)和滑动板(203)之间,吸管(101)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03)上侧,固定板(103)上设置有缺口,升降组件安装在固定板(103)的缺口内,升降组件安装在滑动板(203)上侧;分离组件安装在中间筒(3)内,分离组件设置有空心盒(401),空心盒(401)安装在中间筒(3)内部,中间筒(3)外表面设置有弧形通孔,推动组件设置有伸出杆(403),伸出杆(403)固定安装空心盒(401)外侧,伸出杆(403)滑动安装在中间筒(3)弧形通孔内;所述的调节机构(5)设置有出口盘(501)、进口盘(512)、备用仓(518)和双重调节组件,所述的双重调节组件与升降组件相连,所述的出口盘(501)和进口盘(512)分别与双重调节组件相连,备用仓(518)与中间筒(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吸入机构(1)设置有支撑柱(104),支撑柱(104)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03)下侧,滑动板(203)滑动安装在支撑柱(104)外表面上,升降组件设置有凸轮(201)和电机(205),凸轮(201)转动安装在支撑柱(104)侧面,凸轮(201)固定安装在电机(205)输出端,电机(205)固定安装在支撑柱(104)侧面,凸轮(201)外表面与滑动板(203)下表面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入机构(1)还设置有支撑杆(102),支撑杆(10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03)上侧,所述的第一插管(105)固定安装在吸管(101)远离固定板(103)的一端,支撑柱(104)固定安装在吸气装置(202)上侧,升降组件还设置有出气管(206),吸气装置(202)下侧与出气管(206)相连,出气管(206)动力机构(2)上侧安装有通管(204),通管(204)与出气管(206)连通,所述的吸管(10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404),所述的支撑板(404)下侧固定安装有滑动杆(405),所述的滑动杆(405)外表面滑动安装有跟随杆(406),所述的跟随杆(406)固定安装在滑动板(203)上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其特征在于:固定板(103)上表面形心处设置有通孔,固定板(103)通孔的轴线方向为重力方向,所述的分离组件设置有空心轴(407),空心轴(407)与固定板(103)通孔同轴心,空心轴(407)侧面设置有通孔,空心盒(401)滑动安装在空心轴(407)下侧,空心轴(407)位于中间筒(3)内部,空心轴(407)为阶梯轴,空心轴(407)内部中空,空心轴(407)内表面设置有锥形通孔,空心轴(407)锥形通孔一半侧面设置有圆形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输送量可控的气力输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组件还设置有封闭筒(408)和活塞板(410),封闭筒(408)和活塞板(410)均安装在中间筒(3)内部,活塞板(410)与中间筒(3)同轴心,中间筒(3)下侧设置有一大两小三个圆形通孔,中间筒(3)下侧较大圆形通孔轴线与中间筒(3)下表面形心重合,中间筒(3)下侧两个较小圆形通孔半径相等,封闭筒(408)与中间筒(3)下侧一个较小圆形同轴心,封闭筒(408)内壁半径与中间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煌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派力克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