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志祥专利>正文

饮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684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饮水设备,尤其是指一种有效汇聚水蒸气,通过净化过滤后从而转化为可直接饮用水的饮水机,其包括一容纳空间、一空气取水过滤装置、一衔接装置及一净水给水装置,其中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衔接装置及净水给水装置均安装收容于该容纳空间之内。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吸入空气并经由加热、吸湿、过滤等过程后成为高于常温的干燥无害空气排放出,而吸湿过程中水蒸气冷凝而成之冷凝水则储存于该衔接装置中,当储存水量达到设定值时,该衔接装置会将储存水导入该净水给水装置,经过净水给水装置消毒净化后即可直接饮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饮水设备,尤其是指一种能有效汇聚水蒸气,通过净化 过滤后从而转化为直接饮用水的饮水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活动、发展,对整个地球的环境资源而言是供不应求的,人类 过量的向地球摄取资源则造成地球的超重负荷,这包括开山伐林,填海筑路等一系列影响 生态平衡的活动,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对水资源的污染,众所周知,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 的重要物质,根据有关科学证明,人体细胞的重要成分是淡水,其占人体体重的60 70%, 因此淡水的重要地位紧次于氧气。据数据显示,地球表面有70%是被水覆盖,但其中的97. 5%是咸海水,而淡水资 源仅占2.5%,另,约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的淡水则分布于土 壤中或是深层的地下水,而不能被人类利用。也就是说,地球上只有不到的淡水或约 0. 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因此,珍惜淡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然,空气中包含多种物质,水蒸气是其中的一种,但水蒸气的含量会随季节、地区 和气候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对于温暖潮湿气候的南方来说,其湿度远比干燥气候的北方 大,也就是说,空气中的含水量是相当丰富的,而且,均属于淡水资源的一种,如何把这种资 源充分利用好呢?再者,对于居住南方的居民来说,潮湿的天气俗称“回潮”(一般出现在三、四月 份),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因为东风会夹带着饱含水蒸气的气流吹来,其所到之处会自 然的凝聚成雾气或小水滴,这不但在室内地面上形成,更甚者是汇聚在物品上,最后不得不 使人们祈祷这种“坏天气”赶快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有一台可以利用空气中丰富的水蒸气资源转化成饮用水的 机器就太理想了,这不但减少人们对陆地上珍贵的淡水资源的应用,而且,对于消费者来说 更是提供了一种既环保,又健康的饮水方式,可是目前市场上还没出现理想而有效的饮水 机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长期刻苦的研究所得,本技术提供一种饮水机,其完全解决上述之问题, 并可以有效的实施。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其具有收集空气中水蒸气之作用, 利用该水蒸气而汇聚成淡水资源。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其汇聚的淡水经过净化过滤后成 为饮用水,其有效利用空气中的水蒸气,进而减少对陆地上珍贵的淡水资源的开采。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饮水机,使其可以在有限的机体空间内, 有效汇聚水蒸气,通过净化过滤后从而转化为可直接饮用的水资源,其包括一容纳空间、一空气取水过滤装置、一衔接装置及一净水给水装置连接作用于该 空气取水过滤装置及该净水给水装置之间,其中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衔接装置及净水给 水装置均安装收容于该容纳空间之内。该容纳空间与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之出气口及进气 口分别有其对应的气道互通;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吸入空气并经由吸湿、加热、过滤等过程 后成为高于常温的干燥无害空气排放出,而吸湿过程中水蒸气冷凝而成之冷凝水则储存于 该衔接装置中,当储存水量达到设定值时,该衔接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在空气取水过程中水 蒸气冷凝而成的冷凝水储存的水箱,及一将该水箱储存的冷凝水泵入该净水给水装置的水 泵,经过净水给水装置消毒净化后即可直接饮用。因此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饮水机,其包括一容纳空间、一空气 取水过滤装置、一衔接装置及一净水给水装置,其中该容纳空间内设置有该空气取水过滤 装置、该衔接装置和该净水给水装置,而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吸入空气并经由加热、吸湿、 过滤等过程后成为高于常温的干燥无害空气排放出,在吸湿过程中,水蒸气冷凝而形成的 冷凝水则储存于该衔接装置中,当储存水量达到设定值时,该衔接装置把储存的水导入该 净水给水装置,经过净水给水装置消毒净化后即可直接饮用,其为一种电器产品,不但节省 空间,且其用途完全满足消费者的所需,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运作流程图。图2为技术之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内部正面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之内部背面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之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之内部构件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采用高分子材质的吸湿轮,其为空气取水过滤之主要过滤方式。与传 统式压缩冷煤之除湿机比较,本技术所使用的吸湿轮不但重量轻、易搬运、机具运作时 的噪音较小而且不受气候限制即使下雪也可以正常吸取空中的水蒸气。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之内容,附图1为一运作流程图显示了一种汇聚水 蒸气,通过净化过滤后从而转化为可直接饮用水的饮水机,其包括以下步骤(a)空气借由风机转动带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b)该空气穿过空气取水过滤装置之空气过滤网过滤空气中之悬浮物(此步骤并 未在图中显示);(c)该空气经过吸湿轮吸附空气中多余水分并将干燥空气排出机体;(d)吸收空气中多余水分的吸湿轮随着转动进入一高温区,将含湿热空气由吸湿 轮排出;(e)排出的含湿热空气进入冷凝器冷却并冷凝成冷凝水;(f)冷凝水滴入并储存于衔接装置之水箱(第一水箱)中;(g)储存于第一水箱中之冷凝水达到设定的上水位限制量时,触动水泵运作,并将冷凝水抽送到净水给水装置;(h)冷凝水经过活性炭层去除溶于水的有机相并除臭;(i)冷凝水经过钠滤层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及避免细菌的二次污染;(j)冷凝水经过紫外线灭菌氧化还原过程杀菌;(k)经过过滤后之饮用水进入并储存于净水给水装置之水箱(第二水箱)中。为了达成以上之运作步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较佳具体实施例,其包括一空气取水过滤装置10、一净水给水装置30、一衔接装置20连接作用于上述的空 气取水过滤装置10及净水给水装置30之间及一容纳空间40。其中,如附图2所示,上述 之空气取水过滤装置10,衔接装置20及净水给水装置30均安装收容于容纳空间40之内。 其中,该容纳空间40进一步包含一进气闸门41、一排气闸门及一饮用水阀43。请参考图3、4及6,本技术的空气取水过滤装置10进一步包括一进气口 11、 一风机12、一加热器13、一冷凝器14 一吸湿轮15其中之进气口相对应的与容纳空间之进 气闸门相互贴合连接及一出气口。此外,该吸湿轮15为一蜂巢状,蜂巢表面及孔内附着高 分子材质之吸湿剂。因此,当吸入的潮湿空气经由进气闸门41及与其接合的进气口 11流 通至吸湿轮15之蜂巢孔时,空气中的湿气会吸附于该高分子材质上微小的多孔处,借由此 方式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并将干燥热空气经由容纳空间40之排气闸门排入室内。于此同 时,吸附了空气中湿气的吸湿轮15会随着转动接受该加热器13加热产生之高温空气而将 湿气由该吸湿轮15排出,排出之含湿热空气再进入冷凝器14将此湿热空气冷却并冷凝成 冷凝水滴入并储存于衔接装置20之水箱(第一水箱)21中。值得一提的是,该容纳空间40与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10之出气口及进气口 11分 别有其对应的气道互通。附带一提,本技术在空气取水过滤装置10的进气口 11处设有一空气过滤网 借以过滤空气中的悬浮物。因此当空气被风机12吸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10进行抽湿过程 的同时,被吸入的空气也接受了清净过滤的效果,当干燥热空气排出本技术机具的同 时也等于把过滤后的空气排入室内。于抽湿的过程中顺带进行空气清净的过程,不但省时 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水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容纳空间、一空气取水过滤装置、一净水给水装置及一衔接装置连接作用于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及该净水给水装置之间,其中,该空气取水过滤装置,该净水给水装置及该衔接装置均安装收容于该容纳空间内,而该衔接装置进一步包括一在空气取水过程中水蒸气冷凝而成的冷凝水储存的水箱,及一将该水箱储存的冷凝水泵入该净水给水装置的水泵,再经过该净水给水装置的消毒净化后即可直接饮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志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