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车用床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369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公开了一种房车用床体,包括由支脚支撑的床板,且床板可分体,床板一侧固定有靠背,所述床板上安装有可折叠的书写台;所述床板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定板、第一动板;相互套接的第二定板、第二动板,所述第一定板、第二定板底面安装有驱动部件,且驱动部件传动连接第一动板、第二动板,所述第一动板上设有套接第二动板的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床体的床板可以分离,分离后的床板一半可以当做沙发(卡座)使用,另一半可以当做茶几或坐凳,启动驱动部件即可完成床板分体,来客人时,可转变为卡座,实现了一床多用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房车床体功能单一的缺陷,使用此床体能也为房车卧室区域预留更多的使用空间。房车卧室区域预留更多的使用空间。房车卧室区域预留更多的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车用床体


[0001]本技术涉及房车装饰品
,具体涉及一种房车用床体。

技术介绍

[0002]房车,又称"车轮上的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但其属性还是车,是一种可移动、具有居家必备的基本设施的车种。房车是由国外引进的时尚设施车种,其车上的居家设施有:卧具、炉具、冰箱、橱柜、沙发、餐桌椅、盥洗设施、空调、电视、音响等家具和电器,可分为驾驶区域、起居区域、卧室区域、卫生区域、厨房区域等,其中卧室区域床的布置是必不可少的,普通房车的使用面积一般比较紧凑,一般布置一张床后卧式的面积所剩无几,其它家具很难摆放,如何在有限房车卧式面积中设计一种功能多样的床体是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多样的房车用床体,以解决现有技术房车中床体功能单一的缺陷。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房车用床体,包括由支脚支撑的床板,且床板可分体,床板一侧固定有靠背,所述床板上安装有可折叠的书写台;
[0005]所述床板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定板、第一动板;相互套接的第二定板、第二动板,所述第一定板、第二定板底面安装有驱动部件,且驱动部件传动连接第一动板、第二动板,所述第一动板上设有套接第二动板的腔体。
[0006]所述书写台包括依次铰链连接的一号板、二号板、三号板;所述第二定板上设有容纳槽,容纳槽一侧设有锁紧孔,所述三号板远离铰链端的一侧转轴连接于容纳槽的另一侧,所述一号板远离铰链端的一侧竖向插接固定于锁紧孔内。
[0007]所述一号板、二号板、三号板尺寸相同。
[0008]所述一号板、二号板、三号板的边部均设有光滑倒圆角。
[0009]所述第二定板底面靠近第二动板的边部设有至少一个抽屉。
[0010]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右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右驱动组件和左驱动组件结构相同,且相对安装于第一定板、第二定板的底面;
[0011]右驱动组件包括转轴,转轴通过两个带座轴承转动安装在第一定板底面,所述转轴靠近靠背的一端装配有一号齿轮,所述转轴靠近第一动板的一端连接有丝杆,且丝杆与第一动板反面上的螺母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靠背或第一定板上还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二号齿轮,二号齿轮与一号齿轮啮合。
[0012]所述丝杆在第一定板垂直投影面区域上设有滑口。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0014]本技术设计的床体的床板可以分离,分离后的床板一半可以当做沙发(卡座)
使用,另一半可以当做茶几或坐凳,且分体方法十分简单,启动电机即可完成床板分体,本床体不仅适合睡觉使用,来客人时,也可转变为卡座,实现了一床多用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房车床体功能单一的缺陷,使用此床体也为房车卧室区域预留更多的使用空间。
[0015]此外可折叠的书写台设置在第二定板上,也节省了布置写字台的空间,折叠后的书写台能有效的隐藏在第二定板中,使用方便、快捷,可以给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床板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床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其中: 1床板、2靠背、3书写台、4一号板、5二号板、6三号板、7收纳槽、8锁紧孔、9一号齿轮、10转轴、11二号齿轮、12电机、13带座轴承、14螺母、15丝杆、16抽屉、101第一定板、102第一动板、103第二动板、104第二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房车用床体,其包括由支脚支撑的床板1,且床板1可分体,床板1一侧固定有靠背2,所述床板1上安装有可折叠的书写台3;所述床板1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定板101、第一动板102;相互套接的第二定板104、第二动板103,所述第一定板101、第二定板104底面安装有驱动部件,且驱动部件传动连接第一动板102、第二动板103,所述第一动板102上设有套接第二动板103的腔体。
[0024]本技术初始状态可作为睡觉用的床铺,启动驱动部件可将第一动板102和第二动板103分开,形成卡座和茶几可供招待客人使用,一床多用,结构相对简单,容易制造,有效提高了房车卧室区域的利用率。
[0025]其中书写台3的结构可观察图1、4,所述书写台3包括依次铰链连接的一号板4、二号板5、三号板6;所述第二定板104上设有容纳槽7,容纳槽7一侧设有锁紧孔8,所述三号板6远离铰链端的一侧转轴连接于容纳槽7的另一侧,所述一号板4远离铰链端的一侧竖向插接固定于锁紧孔8内;此外一些实施例对一号板4、二号板5、三号板6的形状进行的限定,本实施例中一号板4、二号板5、三号板6的尺寸相同,三块板折叠后可以最大程度的吻合置于容纳槽7中,处于安全考虑在一号板4、二号板5、三号板6的边部均设置光滑倒圆角,由于房车卧式区域面积较小,使用者行走不免会出现磕碰,光滑倒圆角可减少使用者发生磕碰带来的损伤。
[0026]参考附图3和附图5,图中给出了驱动部件的结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右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右驱动组件和左驱动组件结构相同,且相对安装于第一定板101、第二定板104的底面;右驱动组件包括转轴10,转轴10通过两个带座轴承13转动安装在第一定板101底面,所述转轴10靠近靠背2的一端装配有一号齿轮9,所述转轴10靠近第一动板102的一端连
接有丝杆15,且丝杆15与第一动板102反面上的螺母14螺纹配合连接,所述靠背2或第一定板101上还设有电机12,且电机12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二号齿轮11,二号齿轮11与一号齿轮9啮合,相同方法安装左驱动组件,左驱动组件对称安装在第二定板104底面即可,其中左驱动组件中的电机固定在第二定板104;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做出了优化,丝杆15在第一定板101垂直投影面区域上设有滑口,滑口增大螺母14移动行程,第一动板102、第一动板102分离后间距更大。
[0028]具体使用:在房车中寻找到合适的位置将此床体布置好,初始状态时三号板6在最上方,上拉三号板6的同时一号板4、二号板5也跟随打开,再将三号板6的端部插接在收纳槽7的锁紧孔8中,此时三号板6被固定,继而一个弓形的书写台搭建完成,收纳时相反操作即可,需要分体床板1时,启动床板1底部的两侧电机12,左、右驱动组件中的二号齿轮11带动丝杆15转动,最终带动对应的第一动板102、第二动板103做相离运动,至此完成可床板1的分体,离后的床体一半可以当做沙发(卡座)使用,另一半可以当做茶几或坐凳,实现了一床多用的功能,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车用床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支脚支撑的床板(1),且床板(1)可分体,床板(1)一侧固定有靠背(2),所述床板(1)上安装有可折叠的书写台(3);所述床板(1)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定板(101)、第一动板(102);相互套接的第二定板(104)、第二动板(103),所述第一定板(101)、第二定板(104)底面安装有驱动部件,且驱动部件传动连接第一动板(102)、第二动板(103),所述第一动板(102)上设有套接第二动板(103)的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车用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书写台(3)包括依次铰链连接的一号板(4)、二号板(5)、三号板(6);所述第二定板(104)上设有容纳槽(7),容纳槽(7)一侧设有锁紧孔(8),所述三号板(6)远离铰链端的一侧转轴连接于容纳槽(7)的另一侧,所述一号板(4)远离铰链端的一侧竖向插接固定于锁紧孔(8)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房车用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板(4)、二号板(5)、三号板(6)尺寸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车用床体,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为建何德荣周晓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罗曼特斯房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