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8109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水路技术领域,具体为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包括发生器本体和水槽,还包括:导出组件,所述导出组件设于水槽内,用于将水槽内的冷却水导出,且导出组件上设有用于对发生器本体内的阴极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所述水槽内设有用于将冷却之后的冷却水重新导回水槽内的导回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通过对发生器本体的阴极、中间极和阳极进行冷却,从而避免了发生器本体电极会被快速烧蚀,同时各密封组件也会被烧坏,丧失密封性,防止发生器本体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体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体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水路
,具体为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等离子体炬广泛应用于特殊金属的冶炼、颗粒的细化和改进表面性能,在环境保护方面,等离子体炬被用于熔融、燃烧或气化易燃与不易燃的有毒废物、低放射性废物、焚化炉的灰烬或全氟化合物,在环保领域起着极大的作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处在运行状态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因为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极之间会产生等离子体电弧,电弧中心温度极高,达上万摄氏度,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存在三个电极,分别为阴极、中间级电极、阳极。
[0003]现有的技术中,还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在发生器气体电弧室中,电弧将通入的水蒸气电离,形成水蒸气等离子体射流,所以需要外循环冷却系统对等离子体发生器进行冷却,否则发生器电极会被快速烧蚀,同时各密封组件也会被烧坏,丧失密封性,导致等离子体发生器将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鉴于此,我们提出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包括发生器本体和水槽,还包括:
[0007]导出组件,所述导出组件设于水槽内,用于将水槽内的冷却水导出,且导出组件上设有用于对发生器本体内的阴极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所述水槽内设有用于将冷却之后的冷却水重新导回水槽内的导回组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导出组件包括设于水槽内的第一水泵,且第一水泵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导出管,所述第一导出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第一输入管,且第一输入管与冷却组件之间通过输送管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定于输送管一端的第一导入管,且第一导入管上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管,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均与第一导入管互通,且第一导入管与输送管之间设有密封组件。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于输送管上的密封圈,且第一导入管上设有与密封圈相互匹配的密封槽,所述密封圈上设有多个并排排列的凸环,且密封槽的内壁设有与凸环相互匹配的环形槽。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第一输出管,且第一输出管上设有用于对发生器本体的中间极进行冷却的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上设有用于将冷却水汇聚在同一管道内的第一分流管。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槽内设有第二水泵,且第二水泵的进水口处与第一分流管连接,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二分流管,且第二分流管的两端均设有第三导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导管的一端设有第二输出管,且第二输出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出管,所述第二导出管的一端设有用于对发生器本体内的阳极进行冷却的第二连接管。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回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连接管上的第二导入管,且第二导入管的一端设有第二输入管,所述第二输入管的一端位于水槽的内部,另一端与第二导入管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通过打开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开关,第一水泵将水槽内的冷却水从水槽内导出至第一导出管内,从第一导出管内导出至第一导管内,从第一导管导出至第一输入管内,从第一输入管内导出至输送管内,从输送管内导出至第一导入管内,从第一导入管内导入至第一连接管内,使第一连接管内的水对发生器本体的阴极进行冷却,冷却之后的水从第一连接管内导入至第一输出管内,从第一输出管内导入至第二导管内,从第二导管内导入至第一分流管内,通过第二导管和第一分流管的内的冷却水对发生器本体的中间极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从第一分流管内导入至第二水泵内,从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处导出至第二分流管内,从第二分流管内导出至第三导管内,从第三导管内导出至第二输出管内,从第二输出管内导出至第二导出管内,从第二导出管内导出至第二连接管内,从第二连接管内导出至第二导入管内,通过第二连接管和第二导入管内的冷却水对发生器本体的阳极进行冷却,冷却之后的水从第二导入管导入至第二输入管内,从第二输入管导回水槽内,从而使冷却水可循环利用,减少了对发生器本体进行冷却的用水量,通过对发生器本体的阴极、中间极和阳极进行冷却,从而避免了发生器本体电极会被快速烧蚀,同时各密封组件也会被烧坏,丧失密封性,防止发生器本体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3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4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三。
[0021]图中:
[0022]1、发生器本体;
[0023]2、水槽;
[0024]21、进水斗;211、导水管;
[0025]22、第一水泵;221、第一导出管;222、第一导管;223、第一输入管;224、输送管;
[0026]23、第一导入管;231、第一连接管;232、第一输出管;233、第二导管;234、第一分流管;
[0027]24、第二水泵;241、第二分流管;242、第三导管;243、第二输出管;244、第二导出管;245、第二连接管;246、第二导入管;247、第二输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来详述上述技术方案:
[0031]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包括发生器本体1和水槽2,还包括:
[0032]导出组件,导出组件设于水槽2内,用于将水槽2内的冷却水导出,且导出组件上设有用于对发生器本体1内的阴极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水槽2内设有用于将冷却之后的冷却水重新导回水槽2内的导回组件。
[0033]在本实施例中,导出组件包括设于水槽2内的第一水泵22,且第一水泵22的出水口处固定安装有第一导出管221,第一导出管2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导管222,第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包括发生器本体(1)和水槽(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出组件,所述导出组件设于水槽(2)内,用于将水槽(2)内的冷却水导出,且导出组件上设有用于对发生器本体(1)内的阴极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所述水槽(2)内设有用于将冷却之后的冷却水重新导回水槽(2)内的导回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组件包括设于水槽(2)内的第一水泵(22),且第一水泵(22)的出水口处设有第一导出管(221),所述第一导出管(221)的一端设有第一导管(222),所述第一导管(222)上设有第一输入管(223),且第一输入管(223)与冷却组件之间通过输送管(224)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定于输送管(224)一端的第一导入管(23),且第一导入管(23)上设有多个相互对称的第一连接管(231),两个所述第一连接管(231)均与第一导入管(23)互通,且第一导入管(23)与输送管(224)之间设有密封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蒸气等离子体发生器的冷却水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于输送管(224)上的密封圈,且第一导入管(23)上设有与密封圈相互匹配的密封槽,所述密封圈上设有多个并排排列的凸环,且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余德平张金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帕斯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