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93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包括天线、底盘、罩体、隔板、密封结构以及固定结构,所述底盘与所述罩体通过密封结构和固定结构连接形成一个容纳多频段MIMO天线的腔体;所述底盘包括过线口,所述隔板将底盘分为若干置线区,每一置线区设有置线槽,所述天线一部分置于置线槽内且另一部分穿过过线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独立组装使用,且拆装简便,当车内有空间时,可以根据车内环境情况安装在车内,当车内没有空间时,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改造,直接安装在车外即可,实现根据需要灵活安装。现根据需要灵活安装。现根据需要灵活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已开始在机车装车应用,如走行部监测系统、弓网监测系统、驾驶员行为分析系统等,以减缓机车运维需求急剧增大的压力。车辆状态信息、故障诊断结果等结构化数据可通过物联网在车辆运营过程中完成流转交互,而车载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如弓网监测、司机状态监控等),需要人工拷贝大带宽的库内无线传输系统。
[0003]大宽带的传输设备依赖天线,车载天线和轨旁天线之间要求无金属遮挡,并且在半功率角内才能发挥性能,现有技术中暂时没有能方便安装在车外的天线组件。因此,针对未投入市场的新车,在设计阶段需要预留安装位置;针对已购买的旧车而言,如果没有合适空间安装天线,甚至对需要车辆进行改装,时间成本高,实施复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拆装的天线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其具有便于安装的优点,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安装在车内还是车外,解决传统多频段MIMO天线不便灵活安装在车上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提供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其中,包括天线、底盘、罩体、隔板、密封结构以及固定结构,所述底盘与所述罩体通过密封结构和固定结构连接形成一个容纳多频段MIMO天线的腔体;所述底盘包括过线口,所述隔板将底盘分为若干置线区,每一置线区设有置线槽,所述天线一部分置于置线槽内且另一部分穿过过线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包括四个置线槽和供隔板插入的两个插槽,四个置线槽呈“X”型排布,所述过线口设在四个置线槽交汇位置,所述插槽设在相邻近的两个置线槽之间。
[0008]进一步的,所述罩体表面呈流线型且光滑。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盘和罩体之间设有绝缘垫。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柱、密封槽和第一密封件,所述密封槽设在罩体上,所述密封柱设在底盘上并嵌入密封槽内,第一密封件设在密封柱和密封槽之间形成第一密封面。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密封槽设有翻边沿和内槽壁,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在密封柱上且包括一体连接的水平部和竖直部,水平部夹设在底盘表面和翻边沿之间以形成第二密封面,竖向部设在密封槽内槽壁和密封柱外表面之间以形成第三密封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件为密封气囊,所述第二密封件采用橡胶材料制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组件采用独立组装使用,且拆装简便,当车内有空
间时,可以根据车内环境情况安装在车内,当车内没有空间时,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改造,直接安装在车外即可,实现根据需要灵活安装。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底盘仰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第一种实施例的罩体的仰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第二种实施例的部分截面图;
[0018]图5是本技术涉及图4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1组件,其中,包括天线1、底盘2、罩体3、隔板(图未示出)、密封结构以及固定结构,所述底盘2与所述罩体3通过密封结构和固定结构连接形成一个容纳多频段MIMO天线1的密封腔体;所述底盘2包括过线口,所述隔板将底盘2分为若干置线区,如此置线区不会互相干扰,每一置线区设有置线槽21,所述天线1一部分规整地置于置线槽21内且另一部分穿过过线口23与汽车内部系统连接。如此,本案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组件,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在车内或者车外,灵活易组装,十分便利。
[0022]作为本案的一种实施里,本案的天线1为四端口的MIMO天线1,每个端口能实现5150

5850MHz频带内的射频信号收发,如此会有同频电线收发。电线的接收端设在置线槽21内且发送端穿过过线口23,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底盘2整个区域呈类四方形区域,其包括四个置线槽21和供隔板插入的两个插槽22,四个置线槽呈“X”型排布,所述过线口23设在四个置线槽21交汇位置,所述插槽22设在相邻近的两个置线槽21之间,隔板设在两个天线1的接收端之间。由此,在有限空间内使各天线1的接收端尽量远离,并通过隔板隔开,从而有效改善同频干扰,并且发送端采用集中过线,可减少过线口23的设置,整个结构布局紧凑合理,其整体尺寸大概为长352mm,宽102mm,高81.6mm,重量小于1.8kg,整体轻型小巧,大大有利于安装。
[0023]优选的,所述罩体3表面呈流线型且光滑,罩体3表面洁净、无油污、无气泡、无裂纹,无硬伤、无划痕、无变形,流线型设计,符合空气动力学设计,受到的风阻小,且罩体3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和抗振动能力,遵循GB/T25119

2010要求,满足车体安装I类B级的试验要求,便于安装在车顶、车侧等车辆外部。
[0024]所述底盘2和罩体3之间还设有绝缘垫,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应能承受交流工频
电压715V1min,漏电流应小于10mA,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二者颜色无色差,本实施例中均为深灰色,色卡号为B01(符合GSB 05

1426

2001),外壳表面为咬面花纹。
[0025]本案的固定结构具体为螺栓,罩体3和底盘2设有螺栓孔4,螺栓将罩体3和底盘2锁紧并将二者锁固在车上,由于腔体内都是电线,因此,本案对密封性要求十分严格,要求满足IP68防护等级,按照GB4208

2008要求进行检测,其中防水要求为在1m深的水中浸泡72小时,天线1内部无水渍且天线1功能性能无下降。作为本案的第一种实施例,密封结构主要采用传统的密封胶或者密封橡胶圈,且只有单层防护,这样,如果密封胶长时间过后老化或者密封橡胶圈有所损坏,密封性就无法保障,电线会受到破坏。作为本案的第二种实施例,如图3

5所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柱51、密封槽52和第一密封件53,所述密封槽52设在罩体3上,所述密封柱51设在底盘2上并嵌入密封槽52内,第一密封件53设在密封柱51和密封槽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底盘、罩体、隔板、密封结构以及固定结构,所述底盘与所述罩体通过密封结构和固定结构连接形成一个容纳多频段MIMO天线的腔体;所述底盘包括过线口,所述隔板将底盘分为若干置线区,每一置线区设有置线槽,所述天线一部分置于置线槽内且另一部分穿过过线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四个置线槽和供隔板插入的两个插槽,四个置线槽呈“X”型排布,所述过线口设在四个置线槽交汇位置,所述插槽设在相邻近的两个置线槽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表面呈流线型且光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多频段MIMO天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和罩体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治学范坤曾铁江杨潇叶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智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