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91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03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包括停车场路面、位于停车场路面的侧部的生态植草沟、位于生态植草沟下方的雨水收集池以及位于生态植草沟一侧的溢流井,停车场路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保持地下水平衡层、保水层、碎石疏水层、透水混凝土垫层和面层,雨水从面层向下依次渗透到透水混凝土垫层、碎石疏水层和保水层,保水层饱和后流入雨水收集池里进行收集利用,具有高透水性、保水性好的特点,可实现快速排水,避免路面积水;来不及从面层下渗的雨水流入生态植草沟,通过生态植草沟净化下渗到雨水收集池里,雨水收集池的水到达排水管的位置后,通过排水管流入溢流井里,溢流井里的雨水可直接利用。可直接利用。可直接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


[0001]本技术涉及城市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海绵生态系统指的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可逐步改善并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然而,现有城市海绵生态系统的室外停车场路面普遍采用封闭式的硬化路面,如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透水性差;当降雨量过大时,雨水只能通过室外停车场的下水管道排走,大大加重了室外停车场的排水设施的负担,易出现积水的问题,导致人们出行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实现停车场能够高排水,同时提高水的利用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包括停车场路面、位于所述停车场路面的侧部的生态植草沟、位于所述生态植草沟下方的雨水收集池以及位于所述生态植草沟一侧的溢流井,所述雨水收集池通过排水管与所述溢流井连通;所述停车场路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保持地下水平衡层、保水层、碎石疏水层、透水混凝土垫层和面层,所述雨水收集池和所述溢流井分别安装在所述保持地下水平衡层的上方。
[0005]进一步地,所述面层均匀铺设有多个植草砖,所述植草砖的四周设有多个透水砖。
[0006]进一步地,所述面层与透水混凝土垫层之间设有过渡层,所述过渡层为砂土层或砂质土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透水混凝土垫层与所述碎石疏水层之间设有第一透水土工布。
[0008]进一步地,所述碎石疏水层为内部铺设有第一透水盲管。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水层为聚氨酯胶粘剂与大粒径碎石混合层,所述保水层与所述雨水收集池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保持地下水平衡层为粘性土层,所述保持地下水平衡层与所述保水层之间铺设有不透水土工布。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生态植草沟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砾石层、生物过滤介质层和植草面层,所述砾石层内还设有第二透水盲管;所述生物过滤介质层为砂质土与腐殖质混合层:所述砾石层与所述生物过滤介质层之间铺设有第二透水土工布,所述砾石层与所述雨水收集池之间设有第三透水土工布。
[0012]进一步地,所述雨水收集池由多个PP模块组装而成,所述雨水收集池安装在所述保持地下水平衡层上,所述雨水收集池与所述保持地下水平衡层之间设有第三不透水土工布。
[0013]进一步地,所述溢流井的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外
部水管连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运用海绵生态系统理念,将停车场路面自下而上依次铺设保持地下水平衡层、保水层、碎石疏水层、透水混凝土垫层和面层,雨水从面层向下依次渗透到透水混凝土垫层、碎石疏水层和保水层,保水层饱和后流入雨水收集池里进行收集利用,具有高透水性、保水性好的特点,可实现快速排水,避免路面积水;来不及从面层下渗的雨水流入生态植草沟,通过生态植草沟净化下渗到雨水收集池里,雨水收集池的水到达排水管的位置后,通过排水管流入溢流井里,溢流井里的雨水可直接用于绿化用水、卫生用水、消防用水、景观用水等,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同时保持地下水平衡层可减少地下水的流失或蒸发,提高其耐候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9]图中所标各部件的名称如下:
[0020]1、停车场路面;2、生态植草沟;3、雨水收集池;4、溢流井;5、排水管;6、保持地下水平衡层;7、保水层;8、碎石疏水层;9、透水混凝土垫层;10、面层;11、植草砖;12、透水砖;13、过渡层;14、砾石层;15、生物过滤介质层;16、植草面层;17、潜水泵;18、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2]实施例:如图1

2所示,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包括停车场路面1、位于停车场路面1的侧部的生态植草沟2、位于生态植草沟2下方的雨水收集池3以及位于生态植草沟2一侧的溢流井4,雨水收集池3和溢流井4分别安装在停车场路面1的保持地下水平衡层6的上方。雨水收集池3通过排水管5与溢流井4连通,雨水经停车场路面1和生态植草沟2下渗到雨水收集池3进行收集,待雨水收集池3到达一定溢流水位后,通过排水管5流到溢流井4。生态植草沟2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砾石层14、生物过滤介质层15和植草面层16,植草面层16的截面呈凹陷状,边缘高度低于停车场路面1的面层10,生物过滤介质层15为砂质土与腐殖质混合层,满足植草面层16生长需求,植草面层16和生物过滤介质层15的结合,可对汇入到生态植草沟2的雨水进行净化过滤;砾石层14与生物过滤介质层15之间铺设有第二透水土工布,砾石层14与雨水收集池3之间设有第三透水土工布,透水土工布具有优良的过滤和防护作用,且抗拉强度高、渗透性好,当雨水由生物过滤介质层15经第二透水土工布流入砾石层14和由砾石层14经第三透水土工布流入雨水收集池3时,利用透水土工布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使雨水通过的同时有效地截流土颗粒,细沙、小石料等;砾石层14内还设有第二透水盲管,
第二透水盲管采用透水土布包覆使用,透水盲管具有集水性、排水性、耐压性、柔性好的特点,可适应土体变形,下渗到砾石层14的雨水通过第二透水盲管进一步净化过滤然后流到雨水收集池3进行收集利用;雨水收集池3安装在保持地下水平衡层6上,雨水收集池3由多个PP模块组装而成,多个PP模块拼接好,用卡扣固定连接好,然后将不透水土工布包裹在雨水收集池3内部的周围,形成地下储水池,PP模块的组合式安装使得雨水收集池3可适应各种场所,形成各种形状。雨水收集池3与保持地下水平衡层6之间设有第三不透水土工布,不透水土工布具有优异的不透水性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渗透;溢流井4的底部设有潜水泵17,潜水泵17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8与外部水管连通,溢流井4里的雨水可通过潜水泵17的动力作用下通过出水管18输送到外部水管,通过外部水管直接用于绿化用水(浇灌花草树木)、卫生用水、消防用水、景观用水(引入人工湖)、其他用水(洗车、道路清洗、空调冷却水)等,雨水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0023]停车场路面1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保持地下水平衡层6、保水层7、碎石疏水层8、透水混凝土垫层9和面层10,面层10均匀铺设有多个植草砖11,植草砖11的四周设有多个透水砖12,多个植草砖11形成的空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场路面(1)、位于所述停车场路面(1)的侧部的生态植草沟(2)、位于所述生态植草沟(2)下方的雨水收集池(3)以及位于所述生态植草沟(2)一侧的溢流井(4),所述雨水收集池(3)通过排水管(5)与所述溢流井(4)连通;所述停车场路面(1)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有保持地下水平衡层(6)、保水层(7)、碎石疏水层(8)、透水混凝土垫层(9)和面层(10),所述雨水收集池(3)和所述溢流井(4)分别安装在所述保持地下水平衡层(6)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0)均匀铺设有多个植草砖(11),所述植草砖(11)的四周设有多个透水砖(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0)与透水混凝土垫层(9)之间设有过渡层(13),所述过渡层(13)为砂土层或砂质土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垫层(9)与所述碎石疏水层(8)之间设有第一透水土工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生态停车场,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疏水层(8)为内部铺设有第一透水盲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生态停车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振燕黄敏莉熊科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