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566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造容易且适于片材输送的辊。辊(10)在芯(12)的外周部安装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状摩擦部件(14)。芯(12)具有沿所述芯(12)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连续地或断续地设置的两个限制部(24)。环状摩擦部件(14)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通过由所述两个限制部(24)限制筒状基材(30)的轴向两端侧部分而使处于所述两端侧部分之间的环状摩擦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弹性变形。因此,环状摩擦部件的制造极其容易。另外,由于环状摩擦部件已弹性变形,故而能够与片材接触并给予该片材足够的输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圓形或D形或扇形的芯的外周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状 摩擦部件的及具备该辊的装置。
技术介绍
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具备将要转印图像的片材或以转印 有图像的片材向目的方向输送的机构。 一般地,片材输送机构具有被旋转自 如地支承的轴、固定在轴上且被轴支承的多个辊。各辊通常具有固定在轴上 的芯、被安装且保持在芯的外周面的环状橡胶部件。通常,橡胶部件具有比 辊的外周长小的内周长,利用其自身的弹性力安装且保持在辊的外周面。这种片材输送机构中,若橡胶摩擦部件的外周面与片材一端接触,或设 于一个轴上的多个辊以不同的压接力与片材接触,则导致片材歪斜(偏斜)。 因此,必需严格管理轴相对于设备的安装精度或辊相对于轴的安装精度、橡 胶部件与片材接触的压力。但是,目前,专利文献l、 2中提出有所谓的轮胎型辊。这种轮胎型辊的 结构一般是将由外周圓筒部和一体地设于该外周圓筒部的两侧的环状凸缘构 成的轮胎(摩擦部件)安装在未图示的轮子上。然而,轮胎型辊的轮胎是以 完全或几乎不承受负荷的状态(即非变形状态)安装在轮子上的。虽然与片 材接触而容易变形,但不能以足够的接触压与片材接触,故而有片材的输送 性差的缺点。另外,轮胎型辊的轮胎由模具一体形成,但由于从外周圆筒部 的两端向内侧伸出有一对环状凸缘,故而有模具(分型模)的设计困难、起 模操作非常繁杂的问题。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第32381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曰本)专利第34960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适于片材输送的新的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辊在芯(12)的外周部安装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状摩擦部件(14)。芯(12)具有沿所述芯(12)外周的至少一部分 连续地或断续地设置的两个限制部(24)。环状摩擦部件(14)的至少一部分 形成为,通过由所述两个限制部(24)限制筒状基材(30)的轴向两端侧部 分,使处于所述两端侧部分之间的所述环状摩擦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外 侧突出并弹性变形。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辊,其环状摩擦部件由筒状基材构成,使该筒状基 材弹性变形后将其安装于芯的外周。因而,环状摩擦部件的制造极其容易。 另外,由于环状摩擦部件已弹性变形,所以能够与片材接触并给予片材足够 的输送力。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l的辊的正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辊的侧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辊的剖面图4(a) ~ (c)是表示构成摩擦部件的摩擦基材、芯及它们的组装状态 的图5是说明摩擦部件和辊的制造工序的图6(a) ~ (d)是表示使摩擦部件预备变形的夹具及其工序的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辊与片材的接触状态的图8是将轮胎型辊的一部分切除后的立体图9是轮胎型辊的剖面图IO是表示轮胎型辊与片材的接触状态的图ll(a) ~ (d)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辊与片材的接触状态的图12(a) ~ (d)是表示轮胎型辊与片材的接触状态的图13是实验1中使用的辊A、 B的剖面图14是实验1中使用的装置的结构图15(a) ~ (c)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辊的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辊的变形例的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辊的另一变形例的图18 (a)、 (b)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辊的4图19(a)、 (b)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辊的图20(a) ~ (d)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辊的变形例的图21 (a)、 (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其他方式的辊的图22是表示空气通路的其他方式的图23是表示芯的其他方式的图24(a) ~ (c)是表示具有分割芯的实施方式4的辊的图; 图25 (a)、 (b)是表示分割芯的连接结构的图26是表示包括中央部具有凹部的弹性变形摩擦部件的实施方式5的辊 的圓;图27 (a)、 (b)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辊与片材的接触状态的图28是实施方式6的片材输送装置的立体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片材输送装置的变形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辊12:芯14:环状摩^"部件 16:中心轴 18:芯主体 20:贯通孔 22:环状槽24:环状凸缘(外侧限制部)26:突部(内侧限制部)28:定位槽30:摩擦基材32:中心轴34:内周面36:外周面38:环爿犬端面40:槽(滚花)42:长圆筒体42:中央部44环状定位槽的底面46空间48空气孔50圓筒夹具52圓弧形状54轴56片材58圓筒外周面60环状凸缘62轮胎性摩擦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iJi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多个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 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 实施方式1图1 ~图3表示实施方式1的辊10。辊10是组装到例如输送纸、塑料片、 照片等片材材料的机构并且通过摩擦接触来输送片材材料的部件。片材材料 包括薄、硬度低且具有柔软性的片材(例如薄纸、塑料薄膜、照片、布、无 纺布)、厚、硬度高且具有自立性的片材(厚纸、塑料卡)。因而,辊10可以 应用于例如在纸或塑料薄膜的表面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打印 机、传真机、组合机、印刷机等)、具备输送纸币及塑料卡的功能的现金处理 装置、在薄或厚的基板的表面涂敷材料(主要为液体材料)的装置的基板输 送机构等。参照图3,辊IO具有具备一定形状的芯12、通过从外部施加力而变形的 环状摩擦部件14。芯12由聚乙烯、聚丙烯、聚缩醛等(类)树脂或铝、不锈钢等金属一体 形成,具有以中心轴16为中心的筒状或环状的芯主体18。参照图3,芯主体 18具有以轴16为中心的圓筒状贯通孔20。实施方式中,贯通孔20具有圓形 横截面,但其横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其它的多边形) 或椭圓形。芯主体18的外周部具有以轴16为中心的环状槽22和隔着环状槽 22在轴向上相对向的一对凸缘(外侧限制部)24。凸缘24沿周向可以连续地设置,也可以断续地设置。实施方式中,在环状槽22的中央沿周向连续地或断续地形成有自该环状槽22的底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突部(内侧限制部)26, 在突部26和两侧凸缘24之间分别形成有环状定位槽28。实施方式中,凸缘 24、突部26、环状定位槽28沿周向连续地,没置,4旦也可以断续地设置。摩擦部件14例如由乙烯-丙稀-二烯烃橡胶(EPDM )、硅酮、聚氨酯、 氯化聚乙烯形成,如后文说明,在安装到芯12上之前形成笔直的圓筒形状, 在安装到芯12的外周时发生弹性变形。具体地说,如图4 (a)所示,弹性变 形前的摩擦部件(以下称作"摩擦基材"。)30为直管状的圓筒体,具有以中 心轴32为中心的内周面34及外周面36、连接内周面34和外周面36的端部 的环状端面38。如图1、 2所示,也可以在外周面36形成沿轴向延伸的多个 槽(滚花)40。如图5所示,摩擦基村30例如将使用模具成型的长圆筒体42以规定长 度切断而得到。如图4所示,被切断成规定长度的摩擦基材30沿中心轴32 的方向从两端面48被加压,变形成内周面34和外周面36的中央部43 (参照 图4)向径向外侧突出(鼓出)的状态(拱形、截面U形),并且将两端侧部 分38嵌入芯主体18的环状定位槽28中,从而安装在芯12上。如图所示,被安装在芯12上的摩擦部件14通过其自身的弹性恢复力将 两端侧部分(尤其是两端侧外周部分39 )压接在相对向的凸缘24上而被稳定 地保持在凸缘24之间。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10),其在芯(12)的外周部安装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状摩擦部件(14),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12)具有沿所述芯(12)外周的至少一部分连续地或断续地设置的两个限制部(24), 所述环状摩擦部件(14)的至少一部分形成 为,通过由所述两个限制部(24)限制筒状基材(30)的轴向两端侧部分,使处于所述两端侧部分之间的所述环状摩擦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向径向外侧突出并弹性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将义庄司芳晴石川理惠菊田觉史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