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藜芦醇-硫酸化猴头菌β-葡聚糖-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97235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
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亲脂性多酚,广泛存在于藜芦、葡萄、大豆、樱桃、蓝莓和花生等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抗炎、保肝、抗癌、抗糖尿病等生物学活性。然而,白藜芦醇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水溶性较差、化学结构不稳定(在光、氧气、氧化酶等作用下降解和异构化)、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
[0003]为了解决上述困难,食品、药物领域已经开展了许多将白藜芦醇包埋制成纳米递送系统的研究,例如纳米颗粒、纳米乳液、纳米脂质体和水凝胶等,其中,纳米乳液参考:ZhuPP,HeJB,HuangSSetal.Encapsulationof resveratrolinzein

polyglycerolconjugatestabilizedO/Wnanoemulsions:Chemicalstability,invitrogastrointestinaldigestion,andantioxidantactivity[J].LWT,2021,149:112049;纳米脂质体参考:GhorbanzadeT,JafariSM,AkhavanS,etal.Nano

encapsulationoffishoilinnano

liposomesandits applicationinfortificationofyogurt[J].FoodChemistry,2017,216:146

152;纳米凝胶参考:BuosiFS,AlaimoA,DiSantoMC,etal.Resveratrol encapsulationinhighmolecularweightchitosan

basednanogelsforapplications inoculartreatments:ImpactonhumanARPE

19culturecells[J].International 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ules,2020,165:804

821。
[0004]然而,以上纳米递送系统多存在包埋率不高,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所得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和较高的包埋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将白藜芦醇的乙醇溶液与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溶液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复合物;
[0009]将壳聚糖溶液与所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复合物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
[0010]优选的,所述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的分子量M
w
=15000~30000g/mol,取代度Ds=1.3~1.8。
[0011]优选的,所述硫酸化猴头β

葡聚糖和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为2~12:1。
[0012]优选的,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M
w
=30000g/mol。
[0013]优选的,所述壳聚糖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将壳聚糖与乙酸钠缓冲溶液混合,调节所得混合液的pH值为4~6,得到壳聚糖溶液;
[0015]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0.5~3mg/mL。
[0016]优选的,所述壳聚糖与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复合物的质量比为1:3~9。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混合的速率为200~1000r/min。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包括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的白藜芦醇、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和壳聚糖。
[0019]优选的,所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粒径为191.07
±
1.52nm;所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中白藜芦醇的负载率为5.15~5.45wt%。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简写为DS

CS

RESNPs)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白藜芦醇的乙醇溶液与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溶液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复合物;将壳聚糖溶液与所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复合物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猴头菌β

葡聚糖可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生物活性,猴头菌β

葡聚糖硫酸化修饰后,其水溶性提高,免疫调节活性增强。壳聚糖为天然多糖甲壳素脱除部分乙酰基的产物,具有抑菌、抗癌、降脂、增强免疫等生理功能。本专利技术以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和壳聚糖为纳米载体,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自组装制备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白藜芦醇的乙醇溶液与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溶液进行第一混合,得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复合物;将壳聚糖溶液与所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复合物进行第二混合,得到白藜芦醇

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

壳聚糖纳米复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化猴头菌β

葡聚糖的分子量M
w
=15000~30000g/mol,取代度Ds=1.3~1.8。3.根据权利要求1或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化猴头β

葡聚糖和白藜芦醇的质量比为2~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的分子量M
w
=30000g/mol。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与乙酸钠缓冲溶液混合,调节所得混合液的pH值为4~6,得到壳聚糖溶液;所述壳聚糖溶液的浓度为0.5~3mg/mL。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杨焱葛梅丽吴迪李文陈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