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嗜几丁质属菌株及其在防治槟榔叶斑病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7229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嗜几丁质属菌株及其在防治槟榔叶斑病中的应用,所述嗜几丁质属菌的菌种保藏信息如下:保藏单位名称: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2021年7月9日,保藏编号:GDMCC No.61792,分类学命名:Chitinophagasp.。Chitinophagasp.。Chitinophagas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嗜几丁质属菌株及其在防治槟榔叶斑病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嗜几丁质属菌株及其在防治槟榔叶斑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槟榔拟茎点霉叶斑病也称叶枯病,是由Phomopsis palmicola引起的。发病初期,槟榔叶片上出现褪绿的小黄点,继续扩展成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的边缘呈黑褐色,病斑外围伴有黄色晕圈。后期多个病斑汇集成灰白色,叶片大面的死亡,最后导致槟榔树长势弱。病斑上散生许多分生孢子器,尤其在透光通风不良,湿度较大的槟榔园极易发生。在各个生长时期的槟榔中均有该病害发生,对槟榔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影响巨大。
[0003]现阶段治疗槟榔叶斑病主要手段为喷洒化学药物防治,但面临主要问题是污染性较高,食用性作物存在一定危险性,且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为了解决由拟茎点霉引起的槟榔叶斑病的绿色防控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株对拟茎点霉等病原真菌具有显著拮抗活性的嗜几丁质属菌株,且生防效果表明其可以延迟病害的发生且明显降低槟榔叶斑病的发病率,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鉴于槟榔叶斑病对槟榔产业的严重危害性,以及槟榔在海南经济作物的重要地位,该专利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嗜几丁质属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嗜几丁质属菌的菌种保藏信息如下:保藏单位名称: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2021年7月9日,保藏编号:GDMCC No.61792,分类学命名:Chitinophaga sp.。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嗜几丁质属菌在防治叶斑病中的应用。特别是在防治槟榔叶斑病中的应用。更特别地是在防治槟榔叶斑病菌拟茎点霉中的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剂以上述嗜几丁质属菌作为活性菌。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嗜几丁质属菌在制备生防菌剂中的应用或作为生防菌剂的应用。所述生防菌剂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尤其是用于防治槟榔叶斑病。所述槟榔叶斑病是由槟榔叶斑病拟茎点霉引起的。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嗜几丁质属菌株GDMCC No.61792与槟榔叶斑病菌拟茎点霉菌株的拮抗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槟榔叶斑病菌拟茎点霉菌株拮抗实验
[0010]将本专利技术所述嗜几丁质属菌株(GDMCC No.61792)分别转移至1mL新鲜的LB液体培养基中,并在恒温摇床(200rmp、30℃)振荡培养48h,获得分离菌株LB培养液,用于下游拮抗试验筛选;将槟榔叶斑病菌拟茎点霉菌株于PDA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待菌丝长满平板后,用0.5cm打孔器进行打孔,将含有槟榔叶斑病菌菌丝的菌饼放置于新鲜的PDA固体培养基平板中央培养2

3天,然后在距离菌丝边缘1.5cm左右,滴取0.5μL的待检测菌株的菌液,然后于30℃下培养2天,观察拮抗效果(图1);经多次平板拮抗试验验证,本专利技术所述嗜几丁质属菌株(GDMCC No.61792)拮抗槟榔叶斑病菌拟茎点霉菌株的能力稳定。
[0011]实施例2生物防治实验
[0012]步骤1:本专利技术所述嗜几丁质属菌株(GDMCC No.61792)的培养:将GDMCC No.61792单菌落分别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体积2L)中30℃,150rpm震荡培养48h,离心后弃去上清然后收集菌体,使用无菌水进行稀释,得生防菌悬液(吸光值OD
600
≈1.0),备用;
[0013]步骤2:槟榔叶斑病菌拟茎点霉的培养:将槟榔叶斑病菌拟茎点霉菌株先接种于PDA固体培养基中培养(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96h),加入一定量无菌水后用涂布棒刮取菌丝收集菌丝和孢子获得悬浮液,收集足量槟榔叶斑病菌拟茎点霉菌丝及孢子悬浮液后用于后续接种;
[0014]步骤3:无菌土的制备:在从未进行槟榔种植的地方收集土壤,除去地表土及杂物后取其地表部分以下10cm左右的土壤,然后将土壤经过2次高压蒸汽灭菌处理,以避免其它病原微生物干扰;
[0015]步骤4:生物防治实验:选取90株长势一致的健康槟榔苗,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具10株苗:一组仅对槟榔苗进行叶片进行伤口处理;一组对槟榔苗进行叶片进行伤口处理,然后在槟榔叶面喷洒拟茎点霉孢子悬浮液;一组对槟榔苗进行叶片进行伤口处理,然后在叶面先喷洒生防菌悬液(步骤1获得的),待叶面干燥后然后在槟榔叶面喷洒拟茎点霉孢子悬浮液。然后于30℃温室条件下培养,空气湿度未进行严格控制,统计时间为15天,每天观察并统计槟榔叶片的发病情况。表现出典型的萎蔫症状即统计为发病,即槟榔叶片上出现褪绿的小黄点,逐渐叶片和植株开始凋萎。同时以不接种槟榔叶斑病菌,不喷洒生防菌悬液,只添加无菌水作为对比例1;以接种槟榔叶斑病菌,不灌注生防菌悬液,作为对比例2;以接种槟榔叶斑病菌前先喷洒生防菌悬液,作为实施例。其中实施例中和对比例2中加入的菌悬液量一致,且槟榔苗的健康水平和株高一致,发病率=发病植株数/总接种植株数*100%。
[0016]表1:槟榔叶斑病发病率统计结果
[001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嗜几丁质属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嗜几丁质属菌的菌种保藏信息如下:保藏单位名称: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单位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日期:2021年7月9日,保藏编号:GDMCC No.61792,分类学命名:Chitinophaga sp.。2.权利要求1所述的嗜几丁质属菌在防治叶斑病中的应用。3.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防治槟榔叶斑病中的应用。4.权利要求2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孙警阳郑丽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