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排放机构及萃取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83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气排放机构及萃取塔,包括吸收罩,吸收罩内相向布置有循环罩,吸收罩与循环罩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吸附板,循环罩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吸附板,其中:第一螺旋吸附板之间形成进腔,第二螺旋吸附板之间形成出腔,循环罩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错位布置的第一导向罩、第二导向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尾气排放机构,通过尾气在错位布置的第一螺旋吸附板和第二螺旋吸附板作用下进行吸附再处理;且流动于进腔、出腔内的部分尾气分别经第一导向罩、第二导向罩而流向对流腔,使得这两部分尾气进行冲击并流向导流腔,以使导流腔内流动的雾化水汽对尾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收集并排出,实现尾气的高效处理。实现尾气的高效处理。实现尾气的高效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排放机构及萃取塔


[0001]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尾气排放机构及萃取塔。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行业中常会排出带有污染的尾气,而这部分尾气通常需要经尾气吸收塔进行吸收再排出,以减少排放到空气中的尾气污染。
[0003]根据公开(公告)号:CN110433605A,公开(公告)日:2019

11

12,公开了一种化工尾气治理吸收塔,包括:塔体,在所述塔体的下端一侧设置有废气进口,在所述废气进口上端的塔体内设置有下交换吸附层,在所述下交换吸附层上端的塔体内设置有中部交换吸附层,在所述中部交换吸附层上端的塔体内设置有上交换吸附层,在所述上交换吸附层上端的塔体内设置有液体吸收棉层,在所述液体吸收棉层上端的塔体上设置有排气口,在所述废气进口下端的塔体内设置有与塔体相互连通的交换液存储箱,在所述交换液存储箱的一端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一端伸入交换液存储箱内,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伸出交换液存储箱与换热机组相连接。
[0004]在包括上述专利的现有技术中,当吸收塔出现故障而导致吸收塔在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后还会存在一些污染物残留,而这部分污染物残留依旧会排放至空气中,造成污染物对空气产生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气排放机构及萃取塔,解决了吸收塔出现故障时,吸收塔排放至空气中的气体还会存在残留的污染物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尾气排放机构,包括吸收罩,所述吸收罩内相向布置有循环罩,所述吸收罩与循环罩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吸附板,所述循环罩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吸附板,其中:
[0007]所述第一螺旋吸附板之间形成进腔,所述第二螺旋吸附板之间形成出腔;
[0008]所述循环罩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错位布置的第一导向罩、第二导向罩,所述第一导向罩配合第二导向罩以形成对流腔;
[0009]所述循环罩上开设有导流腔,所述对流腔与导流腔相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对流腔分别连通于进腔、出腔,所述循环罩上开设有多个对称布置的通气孔,其中:
[0011]所述通气孔分别连通于对流腔、导流腔。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吸附板的螺距具体为五厘米,所述通气孔侧边与循环罩侧壁之间的夹角具体为30
°

[0013]优选的,所述吸收罩上固定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导流腔相配合。
[0014]优选的,所述吸收罩与循环罩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架。
[0015]优选的,所述循环罩上连通设置有对称布置的排污管。
[0016]优选的,所述吸收罩上固定套设有对接法兰。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旋吸附板具体为活性炭板。
[0018]一种萃取塔,包括上述方案中所述尾气排放机构。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尾气排放机构及萃取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尾气从吸收罩进入,并在第一螺旋吸附板作用下进行吸附,同时初步处理后的尾气向上流动并进入到循环罩内,并在第二螺旋吸附板作用下进行吸附,以实现对排出的尾气进行再处理;且流动于进腔内的部分尾气经第一导向罩作用而流向对流腔,同时流动于出腔内的部分尾气经第二导向罩作用而流向对流腔,使得这两部分尾气进行冲击并流向导流腔,以使导流腔内流动的雾化水汽对尾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收集并排出,实现尾气的高效处理,减少尾气中的污染物残留。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收罩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收罩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吸收罩;11、对接法兰;12、储水箱;21、循环罩;211、支架;22、进腔;221、第一螺旋吸附板;222、第一导向罩;23、出腔;231、第二螺旋吸附板;232、第二导向罩;24、对流腔;25、导流腔;251、通气孔;26、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7]如图1

3所示,一种尾气排放机构,包括吸收罩1,吸收罩1内相向布置有循环罩21,吸收罩1与循环罩2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吸附板221,循环罩21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吸附板231,其中:
[0028]第一螺旋吸附板221之间形成进腔22,第二螺旋吸附板231之间形成出腔23;
[0029]循环罩2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错位布置的第一导向罩222、第二导向罩232,第一导向罩222配合第二导向罩232以形成对流腔24;
[0030]循环罩21上开设有导流腔25,对流腔24与导流腔25相配合。
[0031]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吸收罩1与循环罩21截面均呈台形,且吸收罩1与循环罩21的开口保持相向布置。通过尾气从吸收罩1进入,并在第一螺旋吸附板221作用下进行吸附,同时初步处理后的尾气向上流动并进入到循环罩21内,并在第二螺旋吸附板231作用下进行吸附,以实现对排出的尾气进行再处理;且流动于进腔22内的部分尾气经第一导向罩222作用而流向对流腔24,同时流动于出腔23内的部分尾气经第二导向罩232作用而流
向对流腔24,使得这两部分尾气进行冲击并流向导流腔25,以使导流腔25内流动的雾化水汽对尾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收集并排出,实现尾气的高效处理,减少尾气中的污染物残留。
[0032]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一个实施例,对流腔24分别连通于进腔22、出腔23,循环罩21上开设有多个对称布置的通气孔251,其中:
[0033]通气孔251分别连通于对流腔24、导流腔25。
[0034]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进腔22、出腔23内的尾气流向错位布置的两个对流腔24,以使错位布置的对流腔24将尾气进行对流冲击,同时通气孔251可使对流腔24内冲击后的尾气进入到导流腔25内,并使导流腔25内的雾化水汽对尾气进行吸附处理。
[0035]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又一个实施例,第一螺旋吸附板221的螺距具体为五厘米,通气孔251侧边与循环罩21侧壁之间的夹角具体为30
°

[0036]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通过第一螺旋吸附板221所具有的螺距,可使吸收罩1内的尾气与第一螺旋吸附板221具有更大的吸附接触面,同时能够将尾气经多个进腔22作用下进行分隔处理,增加尾气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罩(1),所述吸收罩(1)内相向布置有循环罩(21),所述吸收罩(1)与循环罩(21)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吸附板(221),所述循环罩(21)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吸附板(231),其中:所述第一螺旋吸附板(221)之间形成进腔(22),所述第二螺旋吸附板(231)之间形成出腔(23);所述循环罩(2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错位布置的第一导向罩(222)、第二导向罩(232),所述第一导向罩(222)配合第二导向罩(232)以形成对流腔(24);所述循环罩(21)上开设有导流腔(25),所述对流腔(24)与导流腔(25)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气排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腔(24)分别连通于进腔(22)、出腔(23),所述循环罩(21)上开设有多个对称布置的通气孔(251),其中:所述通气孔(251)分别连通于对流腔(24)、导流腔(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强
申请(专利权)人:远大湖南再生燃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