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边坡工程的拉剪耗能的减震锚杆
[0001]本技术属于边坡支护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坡工程的拉剪耗能的减震锚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逐渐向山区发展,由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公路路基的开挖形成大量的深挖路堑边坡。锚杆作为一种快捷的锚固构件,可使边坡岩土体形成一个复合整体,具有施工便利、稳定性好、适用岩土范围广泛等优点,因此在边坡防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遭遇边坡内部围岩松散、存在大量节理、裂隙的情况,边坡内部极易形成多条滑动带,传统锚杆为整体杆体结构,其刚度过大,在抵抗变形、剪切能力不足,当边坡发生较大剪切位移变形时,锚杆容易在剪切带附近发生脆性断裂,使边坡支护结构遭到破坏,无法对边坡进行有效锚固支护。因此仅依靠锚杆的锚固作用无法达到有效控制边坡围岩的抗剪变形目的。同时,现有锚杆设计对于边坡减震问题的考虑不足,在发生地震时,锚杆由于刚度太大,缓冲能力不足,在剪应力和轴向应力的双重作用下遭到破坏,失去锚固作用,造成边坡锚固失效,极易发生塌方、滑坡等一系列灾害。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边坡工程的拉剪耗能的减震锚杆,所述减震锚杆设置在锚杆洞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固段(1)、自由段(2)和外端部(3);自锚杆洞内至外依次连接的第一螺纹直杆(4)、一个或多个直杆(6)和第二螺纹直杆(10),在所述第二螺纹直杆(10)上设置有刚性板(8)和螺母(9),所述螺母(9)旋紧在第二螺纹直杆(10)上并将刚性板(8)紧固在锚杆洞外表面;轴向减震装置(5),设置在直杆(6)之间,也能够设置在第一螺纹直杆(4)与直杆(6)连接处或直杆(6)与第二螺纹直杆(10)连接处;所述轴向减震装置(5)用于锚杆遭受轴向力时能够产生轴向变形耗散地震能量,轴向减震装置(5)设置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切向减震装置(7),设置在第一螺纹直杆(4)上或直杆(6)之间,也能够设置在第一螺纹直杆(4)与直杆(6)连接处或直杆(6)与第二螺纹直杆(10)连接处;所述切向减震装置(7)用于在锚杆遭受剪切应力时能够发生剪切变形耗散地震能量,所述切向减震装置(7)设置数量为一个或多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工程的拉剪耗能的减震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向减震装置(7)包括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在所述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一封板(73)、交替叠放的橡胶层(75)和钢板层(76)和第二封板(74),所述第一封板(73)、橡胶层(75)、钢板层(76)和第二封板(74)中心处均设置有同心圆孔,在圆孔处设置有连接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的铅芯(78),在所述第一封板(73)、交替叠放的橡胶层(75)和钢板层(76)和第二封板(74)外侧设置有保护套(77);在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形凹槽(712)和第二球形凹槽(722),所述第一球形凹槽(712)和第二球形凹槽(722)的数量相等、位置相对应且均不少于四个;在每组对应的第一球形凹槽(712)和第二球形凹槽(72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79),连接杆(79)通过两端设置的圆球头(791)分别嵌入第一球形凹槽(712)和第二球形凹槽(722)内,当切向减震装置(7)产生径向位移时,所述圆球头(791)能在第一球形凹槽(712)和第二球形凹槽(722)转动;在第一连接板(71)和第二连接板(72)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减震锚杆其他部件与切向减震装置(7)连接的多个螺纹孔(7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边坡工程的拉剪耗能的减震锚杆,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浩,左伟俊,李瀚,林宇亮,郭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