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83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基基础锚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底部与锚杆的底部螺纹连接,锚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锚杆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的中部与顶部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通过第一转轴与锚杆转动连接,在对地下埋锚杆时,首先将锚杆整体埋在地下,利用锚杆与内部的升降杆的螺纹连接,使升降杆继续下降,升降杆继续深入地底,此时与转杆对应的升降杆下降到转杆竖直状态的中部,如第一伸缩杆对于第一转杆,利用六个伸缩杆的推进,使六个转杆展开,这样增大了受力面积,使其拉拔力更大。使其拉拔力更大。使其拉拔力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


[0001]本技术涉及地基基础锚杆
,具体为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

技术介绍

[0002]锚杆作为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它一端与工程构筑物连接,另一端深入地层中,整根锚杆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自由段是指将锚杆头处的拉力传至锚固体的区域,其功能是对锚杆施加预应力;锚固段是指水泥浆体将预应力筋与土层粘结的区域,其功能是将锚固体与土层的粘结摩擦作用增大,增加锚固体的承压作用,将自由段的拉力传至土体深处。
[0003]公开号为202210799854.5对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的摩阻结构,所述摩阻结构包括:套筒和螺旋箍筋,其中,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第一垫板,底部设有第二垫板,所述螺旋箍筋与所述第二垫板底面相接;所述套筒设置于目标孔体上方,所述第二垫板位于目标孔体顶端并完成目标孔体的封堵,且所述第二垫板上设有灌浆孔,第二垫板下方的螺旋箍筋伸入目标孔体并预埋于抗浮锚杆的混凝土结构体内;抗浮锚杆的底端贯穿于第一垫板、套筒、第二垫板并伸入目标孔体,预埋于目标孔体的混凝土结构体内设置;所述抗浮锚杆的顶端位于待固定结构的顶侧。通过螺旋状箍筋与第二垫板相结合,增强了锚杆顶部位置的混凝土结构体的刚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体的抗压、抗拉、抗剪性能。
[0004]该技术提出的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的摩阻结构,该装置的利用螺纹机构增加了摩擦力,可能仍存在摩擦力不足的状况,为了更大限度地增加摩擦,使锚杆的拉拔力增加,为此本技术继续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包括锚杆,所述锚杆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的底部与锚杆的底部螺纹连接,锚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锚杆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的中部与顶部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通过第一转轴与锚杆转动连接,位于第一滑槽的顶部,在升降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第一滑槽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通过第二转轴与锚杆转动连接,位于第一滑槽的顶部与中部之间,在升降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第一滑槽的中部与底部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三转杆,第三转杆通过第三转轴与锚杆转动连接,位于第一滑槽的底部与中部之间,在升降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三伸缩杆,第二滑槽的中部与顶部之间转动安装有第四转杆,第四转杆通过第四转轴与锚杆转动连接,位于第二滑槽的顶部,在升降杆上固定安装有第四伸缩杆,第二滑槽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五转杆,第五转杆通过第五转轴与锚杆转动连接,位于第二滑槽的顶部与中部之间,在升降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五伸缩杆,第二滑槽的中部与底部之间转动安装有第六转杆,第六转杆通过第六转轴与锚杆转动连接,位于第二滑槽的底部与中部之间,在升降杆上固
定安装有第六伸缩杆。
[0008]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尖端,升降杆的底部与中部之间开设有第一螺纹,升降杆的顶面开设有内六角槽,内六角槽的底部中心开设有中心通道,中心通道分别通过第一小通道、第二小通道、第三小通道、第四小通道、第五小通道和第六小通道与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第五伸缩杆和第六伸缩杆的内部相通。
[0009]优选的,所述锚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上开设有第一分通道、第二分通道、第三分通道,所述各分通道与第一滑槽相通。
[0010]优选的,所述锚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上开设有第四分通道、第五分通道、第六分通道,所述各分通道与第二滑槽相通。
[0011]优选的,所述锚杆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通孔,锚杆的顶部四周固定安装有气囊,通孔与气囊相通。
[0012]优选的,所述锚杆的内部底端开设有第二螺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中,在对地下埋锚杆时,首先将锚杆整体埋在地下,利用锚杆与内部的升降杆的螺纹连接,使升降杆继续下降,升降杆继续深入地底,此时与转杆对应的升降杆下降到转杆竖直状态的中部,如第一伸缩杆对于第一转杆,利用六个伸缩杆的推进,使六个转杆展开,这样增大了受力面积,使其拉拔力更大,通过对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内部灌送水泥,为了防止转杆转动时会与锚杆之间产生间隙,利用尖端方便了升降杆的下家,减少下降时的阻力,利用内六角槽,方便利用六角扳手对其进行转动,利用第一螺纹方便了与锚杆之间的螺纹转动连接,对中心通道灌送水泥,可以使水泥进入各个伸缩杆的内部,使伸缩杆撑起,当锚杆插入地下时,顶部有一段会位于地面上,利用通孔对气囊灌水泥,填补锚杆顶部与地面之间的空隙,利用气囊防止,水泥流到其他地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分通道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转杆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锚杆;2、升降杆;3、第一螺纹;4、尖端;5、第二螺纹;6、第一转轴;7、第一转杆;8、第一伸缩杆;9、第二转轴;10、第二转杆;11、第二伸缩杆;12、第三转轴;13、第三转杆;14、第三伸缩杆;15、第四转轴;16、第四转杆;17、第四伸缩杆;18、第五转轴;19、第五转杆;20、第五伸缩杆;21、第六转轴;22、第六转杆;23、第六伸缩杆;24、内六角槽;25、中心通道;26、第一小通道;27、第二小通道;28、第三小通道;29、第四小通道;30、第五小通道;31、第六小通道;32、第一通道;33、第二通道;34、第一分通道;35、第二分通道;36、第三分通道;37、第四分通道;38、第五分通道;39、第六分通道;40、通孔;41、气囊;42、第一滑槽;43、第二滑槽。
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包括锚杆1,所述锚杆1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杆2,升降杆2的底部与锚杆1的底部螺纹连接,锚杆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2,锚杆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43,第一滑槽42的中部与顶部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7,第一转杆7通过第一转轴6与锚杆1转动连接,位于第一滑槽42的顶部,在升降杆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8,第一滑槽42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10,第二转杆10通过第二转轴9与锚杆1转动连接,位于第一滑槽42的顶部与中部之间,在升降杆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1,第一滑槽42的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抗浮锚杆,包括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1)的内部安装有升降杆(2),升降杆(2)的底部与锚杆(1)的底部螺纹连接,锚杆(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42),锚杆(1)的另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43),第一滑槽(42)的中部与顶部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转杆(7),第一转杆(7)通过第一转轴(6)与锚杆(1)转动连接,位于第一滑槽(42)的顶部,在升降杆(2)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杆(8),第一滑槽(42)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杆(10),第二转杆(10)通过第二转轴(9)与锚杆(1)转动连接,位于第一滑槽(42)的顶部与中部之间,在升降杆(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1),第一滑槽(42)的中部与底部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三转杆(13),第三转杆(13)通过第三转轴(12)与锚杆(1)转动连接,位于第一滑槽(42)的底部与中部之间,在升降杆(2)上固定安装有第三伸缩杆(14),第二滑槽(43)的中部与顶部之间转动安装有第四转杆(16),第四转杆(16)通过第四转轴(15)与锚杆(1)转动连接,位于第二滑槽(43)的顶部,在升降杆(2)上固定安装有第四伸缩杆(17),第二滑槽(43)的中部转动安装有第五转杆(19),第五转杆(19)通过第五转轴(18)与锚杆(1)转动连接,位于第二滑槽(43)的顶部与中部之间,在升降杆(2)上固定安装有第五伸缩杆(20),第二滑槽(43)的中部与底部之间转动安装有第六转杆(22),第六转杆(22)通过第六转轴(21)与锚杆(1)转动连接,位于第二滑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林杨含爽王成忠肖英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