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结构围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24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管结构围堰,包括钢管架、挡土板、防水布和多个配重砂袋。钢管架包括多对支撑钢管、水平横向钢管和多根水平纵向钢管;每对支撑钢管均呈斜向地交叉连接;多对支撑钢管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地平行设置,每对支撑钢管的下部插入河底土体中;水平横向钢管包括一根设在多对支撑钢管的相交点的上水平横向钢管和一对一一对应地设在多对支撑钢管的腰部之间的下水平横向钢管;多根水平纵向钢管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跨接在一对下水平横向钢管之间;挡土板覆盖在钢管架的迎水面上;防水布覆盖在挡土板上;多个配重砂袋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地压在位于河底部分的防水布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牢固稳定,装拆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结构围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管结构围堰。

技术介绍

[0002]在河道内源清淤过程中,通常需要修筑临时围堰进行分段清淤疏浚。传统的围堰通常采用土袋或砂袋。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土袋或砂袋围堰的稳定性差,在水中长期浸泡后会出现土袋溃烂、局部漏水的情况,维修也较为困难。同时,土袋或砂袋围堰受施工场地、取土源、土壤渗透系数以及河道水位变化的影响以至于使用条件受到限制。
[0003]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钢管结构围堰,它的结构简单,牢固稳定,搭建和拆卸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管结构围堰,包括钢管架、挡土板、防水布和多个配重砂袋,其中,
[0006]所述钢管架包括多对支撑钢管、水平横向钢管和多根水平纵向钢管;
[0007]每对支撑钢管均呈斜向设置且呈倒V形交叉连接;多对支撑钢管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地平行设置,每对支撑钢管的下部插入河底土体中,且每对支撑钢管中的一根支撑钢管朝着围堰内倾斜,另一根支撑钢管朝着迎水面倾斜;
[0008]所述水平横向钢管包括一根设在多对支撑钢管的相交点的上水平横向钢管和一对一一对应地设在多对支撑钢管的腰部之间的下水平横向钢管;所述上水平横向钢管与每对支撑钢管的交叉点通过钢管扣件连接;一对下水平横向钢管与每对支撑钢管的腰部通过钢管扣件连接;
[0009]多根水平纵向钢管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跨接在一对下水平横向钢管之间,每根水平纵向钢管的两头均通过钢管扣件与一对下水平横向钢管连接;
[0010]所述挡土板覆盖在所述钢管架的迎水面上;
[0011]所述防水布覆盖在所述挡土板上,防水布的上部通过扎带与所述上水平横向钢管固定,防水布的下部平铺于河底;
[0012]多个配重砂袋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地压在位于河底部分的防水布上。
[0013]上述的钢管结构围堰,其中,所述钢管架还包括多根以与所述上水平横向钢管垂直相交的方式并间隔地竖向插在河底土体中的定位钢管,每根定位钢管的上部通过钢管扣件与上水平横向钢管连接。
[0014]上述的钢管结构围堰,其中,多对支撑钢管的布置间距400~500mm;每根支撑钢管插入河底的深度为500~1000mm。
[0015]上述的钢管结构围堰,其中,多根水平纵向钢管的布置间距为800~1000mm。
[0016]上述的钢管结构围堰,其中,所述挡土板的材质为木板,板厚为20mm。
[0017]上述的钢管结构围堰,其中,所述防水布铺设在河底的纵向宽度不小于1500mm。
[0018]上述的钢管结构围堰,其中,多个配重砂袋的布置间距为1000~2000mm;每个配重砂袋的重量为30~40kg。
[0019]本技术的钢管结构围堰具有以下特点:
[0020]1.本技术不受施工场地的限制,与土袋或砂袋围堰相比,钢管材料相比于袋装土、砂的运输更加快捷和轻便,可应用在更加狭窄的河道;
[0021]2.相比于土袋或砂袋围堰搭设及拆除方便,本技术无需大型机械设备,通常只需3~4个工人1天就可以完成安装;
[0022]4.钢管材料可多次周转使用,减少了材料浪费少,有助于节约成本;
[0023]5.本技术相比于土袋或砂袋围堰结构简单、牢固,止水、防渗效果更好。
[0024]6.本技术的基本构造为三角形,背水面钢管承受压应力,随着迎水面水压力增加,背水侧钢管入土深度也会随之增加,所以钢管围堰的整体稳定性好,围堰失稳、垮塌的风险较小。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的钢管结构围堰的轴测图;
[0026]图2是本技术的钢管结构围堰的侧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的钢管结构围堰中的钢管架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9]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钢管结构围堰,包括钢管架1、挡土板2、防水布3和多个配重砂袋4。
[0030]钢管架1采用Φ48mm
×
3.5mm建筑钢管,钢管架1包括多对支撑钢管11、水平横向钢管、多根水平纵向钢管13和多根定位钢管(图中未示),其中,
[0031]每对支撑钢管11均呈斜向设置且呈倒V形交叉连接;多对支撑钢管11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400~500mm地平行设置,每对支撑钢管11的下部插入河底土体中,插入深度为500~1000mm,每对支撑钢管11中的一根支撑钢管朝着围堰内倾斜,另一根支撑钢管朝着迎水面倾斜,且两根支撑钢管的倾斜角度要相同;
[0032]水平横向钢管包括一根设在多对支撑钢管11的相交点的上水平横向钢管121和一对一一对应地设在多对支撑钢管11的腰部之间的下水平横向钢管122;上水平横向钢管121与每对支撑钢管11的交叉点通过钢管扣件14连接;一对下水平横向钢管122与每对支撑钢管11的腰部通过钢管扣件连接;
[0033]多根水平纵向钢管13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800~1000mm地跨接在一对下水平横向钢管122之间,且每根水平纵向钢管13的两头各自通过钢管扣件14与一对下水平横向钢管122连接;
[0034]多根定位钢管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为4m地竖向插在河底土体中,且每根定位钢管与上水平横向钢管121垂直相交;每根定位钢管的上部通过钢管扣件与上水平横向钢管121连接。
[0035]挡土板2覆盖在钢管架1的迎水面上,挡土板2材质为木板,板厚为20mm。
[0036]防水布3覆盖在挡土板2上,防水布3的上部通过扎带30与上水平横向钢管121固定,防水布3的下部平铺于河底10,期铺设的纵向宽度不小于1500mm。
[0037]多个配重砂袋4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1~2m地压在位于河底部分的防水布3上,每个配重砂袋4的重量为30~40kg。
[0038]本技术的钢管结构围堰,钢管架1的抗冲击能力强,挡土板1的止水效果好,并通过防水布3进一步防渗。本技术的钢管结构的围堰,结构简单,牢固稳定,搭建和拆卸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有助于节约成本。
[0039]在搭建本技术的钢管结构围堰时,包括以下步骤:
[0040]S1,材料准备,包括备齐钢管、钢管扣件、挡土板、防水布和配重砂袋;
[0041]S2,测量定位;
[0042]S3,根据测量定位,沿围堰的轴线方向每隔4m打入一根定位钢管;
[0043]S4,将上水平横向钢管121与每根定位钢管的顶部通过钢管扣件14拉结;
[0044]S5,沿围堰的轴线方向每隔400~500mm打入一对支撑钢管11,并将每对支撑钢管11的顶部通过钢管扣件与上水平横向钢管121连接;支撑钢管11采用人工施打,施打时要求先轻击支撑钢管11,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结构围堰,包括钢管架、挡土板、防水布和多个配重砂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架包括多对支撑钢管、水平横向钢管和多根水平纵向钢管;每对支撑钢管均呈斜向设置且呈倒V形交叉连接;多对支撑钢管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地平行设置,每对支撑钢管的下部插入河底土体中,且每对支撑钢管中的一根支撑钢管朝着围堰内倾斜,另一根支撑钢管朝着迎水面倾斜;所述水平横向钢管包括一根设在多对支撑钢管的相交点的上水平横向钢管和一对一一对应地设在多对支撑钢管的腰部之间的下水平横向钢管;所述上水平横向钢管与每对支撑钢管的交叉点通过钢管扣件连接;一对下水平横向钢管与每对支撑钢管的腰部通过钢管扣件连接;多根水平纵向钢管沿围堰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跨接在一对下水平横向钢管之间,每根水平纵向钢管的两头均通过钢管扣件与一对下水平横向钢管连接;所述挡土板覆盖在所述钢管架的迎水面上;所述防水布覆盖在所述挡土板上,防水布的上部通过扎带与所述上水平横向钢管固定,防水布的下部平铺于河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大英沈阳张文峰王宏进王成龙焦宇晨刘杰万辉张炳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