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镍加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622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镍加药系统,包括高效沉淀A池和高效沉淀B池,所述高效沉淀A池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混合搅拌区,所述高效沉淀B池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混合搅拌区,还包括PAC加药桶、除镍加药桶、控制系统、PAC药剂进药管、除镍药剂进药管、PAC药剂总出药管、除镍药剂总出药管、PAC药剂出药分管A、PAC药剂出药分管B、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发的除镍加药系统,通过除镍加药系统实现药剂自动控制、精准投加且投药稳定,降低运行工的劳动强度,减少机修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降低药剂投加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确保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同时确保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同时确保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镍加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除镍加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镀行业各类生产工序中会使用镍,镍作为惰性金属可对待镀金属起到保护作用,而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含镍废水,尤其在化学镍废水中存在。随着国家环保的要求日益严格,处理要求不断提高,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镍的去除也成为研究热点。
[0003]目前,工业废水除重金属镍的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膜法和电渗析法。化学沉淀法,可以往废水中注入絮凝剂,或者氢氧化物形成一些沉淀物,达到去除的效果,去除率能到百分之七八十,沉淀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但是有些镍是络合物,需要先进行破络,然后再进行处理;离子交换法,这个方法适用于低浓度的含镍废水处理,并且可以达到一个很好去除效果;反渗透膜法,可以使用反渗透膜处理镍离子,也能达到去除目的,但是膜对于金属的拦截率不是很高,去除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后期维护成本较大,且反渗透膜容易被污染;电渗析法,此法可以达到很好金属去除率,能达到很好的处理效果。但是此法能耗较高,应用不是非常广泛。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除镍加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以解决现有的工业废水除重金属镍的技术运行成本高、药剂投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除镍加药系统,包括高效沉淀A池和高效沉淀B池,所述高效沉淀A池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混合搅拌区,所述高效沉淀B池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混合搅拌区,还包括PAC加药桶、除镍加药桶、控制系统、PAC药剂进药管、除镍药剂进药管、PAC药剂总出药管、除镍药剂总出药管、PAC药剂出药分管A、PAC药剂出药分管B、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
[0007]所述PAC加药桶的出药口通过PAC药剂进药管与控制系统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的第一出口与PAC药剂总出药管一端口连通,所述PAC药剂总出药管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PAC药剂出药分管A的进口、PAC药剂出药分管B的进口连通,所述PAC药剂出药分管A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混合搅拌区,所述PAC药剂出药分管B的出口连通至第二混合搅拌区;
[0008]所述除镍加药桶的出药口通过除镍药剂进药管与控制系统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的第二出口与除镍药剂总出药管一端口连通,所述除镍药剂总出药管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的进口、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的进口连通,所述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混合搅拌区,所述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的出口连通至第二混合搅拌区。
[0009]本技术开发的除镍加药系统,通过除镍加药系统实现药剂自动控制、精准投加且投药稳定,降低运行工的劳动强度,减少机修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降低药剂投加成
本,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确保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0010]优选地,所述PAC加药桶顶部设有加药口,所述PAC加药桶的加药口通过PAC药剂原液进药管与PAC药剂原液储存装置连通;所述PAC药剂原液进药管为PVC管。
[0011]优选地,所述除镍加药桶顶部设有加药口,所述除镍加药桶的加药口通过除镍药剂原液进药管与除镍药剂原液储存装置连通;所述除镍药剂原液进药管为PVC管。
[0012]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计量泵、第一浮球开关、第一压力泵、第一电磁流量计、第二计量泵、第二浮球开关、第二压力泵和第二电磁流量计;
[0013]所述第一计量泵的进口与PAC药剂进药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计量泵的出口与PAC药剂总出药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浮球开关连接至第一计量泵上,所述第一压力泵连接至第一计量泵上,所述第一电磁流量计安装在PAC药剂总出药管上;第一浮球开关用于控制第一计量泵的启停,而第一计量泵和第一电磁流量计的设置,可用于控制PAC药剂的投加流量;
[0014]所述第二计量泵的进口与除镍药剂进药管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计量泵的出口与除镍药剂总出药管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浮球开关连接至第二计量泵上,所述第二压力泵连接至第二计量泵上,所述第二电磁流量计安装在除镍药剂总出药管上;第二浮球开关用于控制第二计量泵的启停,而第二计量泵和第二电磁流量计的设置,可用于控制除镍药剂的投加流量。
[0015]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箱控制柜,所述第一计量泵、第一浮球开关、第一压力泵、第一电磁流量计、第二计量泵、第二浮球开关、第二压力泵和第二电磁流量计均与电箱控制柜电连接。
[0016]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的装置也可应用于去除其他重金属或污染物的药剂投加,可按所需比例将药剂稀释后实现不同药剂自动稳定投药,安装简单,管理方便,避免人工频繁到现场观察药剂是否正常投加并通过阀门手动粗略调整药剂投加量大小,若药剂原液投加量比较小,使用该装置可节约药剂用量。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计量泵和第二计量泵均设有两个,一个正常使用,另一个作为备用。
[0018]优选地,所述PAC药剂进药管、除镍药剂进药管、PAC药剂总出药管、除镍药剂总出药管、PAC药剂出药分管A、PAC药剂出药分管B、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均为PVC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本技术开发的除镍加药系统,通过除镍加药系统实现药剂自动控制、精准投加且投药稳定,降低运行工的劳动强度,减少机修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降低药剂投加成本,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确保了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0021]本技术设计的装置也可应用于去除其他重金属或污染物的药剂投加,可按所需比例将药剂稀释后实现不同药剂自动稳定投药,安装简单,管理方便,避免人工频繁到现场观察药剂是否正常投加并通过阀门手动粗略调整药剂投加量大小,若药剂原液投加量比较小,使用该装置可节约药剂用量。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除镍加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说明:
[0025]1、高效沉淀A池;101、第一混合搅拌区;2、高效沉淀B池;201、第二混合搅拌区;3、PAC加药桶;4、除镍加药桶;5、控制系统;501、第一计量泵;502、第一浮球开关;503、第一压力泵;504、第一电磁流量计;505、第二计量泵;506、第二浮球开关;507、第二压力泵;508、第二电磁流量计;6、PAC药剂进药管;7、除镍药剂进药管;8、PAC药剂总出药管;9、除镍药剂总出药管;10、PAC药剂出药分管A;11、PAC药剂出药分管B;12、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3、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
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镍加药系统,包括高效沉淀A池1和高效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镍加药系统,包括高效沉淀A池(1)和高效沉淀B池(2),所述高效沉淀A池(1)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混合搅拌区(101),所述高效沉淀B池(2)一侧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二混合搅拌区(20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AC加药桶(3)、除镍加药桶(4)、控制系统(5)、PAC药剂进药管(6)、除镍药剂进药管(7)、PAC药剂总出药管(8)、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PAC药剂出药分管A(10)、PAC药剂出药分管B(11)、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和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所述PAC加药桶(3)的出药口通过PAC药剂进药管(6)与控制系统(5)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5)的第一出口与PAC药剂总出药管(8)一端口连通,所述PAC药剂总出药管(8)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PAC药剂出药分管A(10)的进口、PAC药剂出药分管B(11)的进口连通,所述PAC药剂出药分管A(10)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混合搅拌区(101),所述PAC药剂出药分管B(11)的出口连通至第二混合搅拌区(201);所述除镍加药桶(4)的出药口通过除镍药剂进药管(7)与控制系统(5)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5)的第二出口与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一端口连通,所述除镍药剂总出药管(9)另一端口通过三通管分别与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的进口、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的进口连通,所述除镍药剂出药分管A(12)的出口连通至第一混合搅拌区(101),所述除镍药剂出药分管B(13)的出口连通至第二混合搅拌区(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镍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AC加药桶(3)顶部设有加药口,所述PAC加药桶(3)的加药口通过PAC药剂原液进药管(301)与PAC药剂原液储存装置连通;所述PAC药剂原液进药管(301)为PVC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镍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镍加药桶(4)顶部设有加药口,所述除镍加药桶(4)的加药口通过除镍药剂原液进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辉宋飞飞刘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城水业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