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振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6209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振检测装置,其应用于晶体振荡器,其包括控制座,所述控制座上固定卡合设有真空筒;所述真空筒的一侧贯通连接设有氦气罐,所述氦气罐的下端活动卡合在控制座上;所述真空筒的内侧设有晶体振荡器,所述晶体振荡器活动卡合在控制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晶振卡合到真空筒的内侧,使得晶振的针脚与检测设备处理器的对接端连接,检测晶振的频率和阻抗值,检测后通过氦气罐往真空筒内注入高压氦气,随后通过加热板进行加热,使得惰性的高温高压氦气对晶振进行挤压,若晶振上有裂缝存在,高温高压氦气挤入晶振内侧后,晶振的频率与阻抗值会出现较大的变化,通过前后检测值对比从而能够判断晶振是否出现裂缝,操作方便、检测准确。检测准确。检测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振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晶体振荡器
,特别是涉及了一种晶振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晶振即为晶体振荡器,是很多电子产品经常用到的元器件之一,对电子产品性能有很大影响,由于晶振基座一般采用陶瓷材料制成,而陶瓷具有比较脆的特点,因此在受力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微小裂纹,这种微裂通常需要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才能看到,不易被发现,检测难度较大,往往在做成模组成品后才能体现出来,造成很大的浪费,且现有的检测设备体积较大,不方便移动检测。
[0003]如公开号为(CN212844200U)公开了一种晶体振荡器密封性测试装置,该方案通过向晶体振荡器注入高压气体,使得气体经由晶体振荡器的裂缝排向风力传感器,从而检测晶体震荡器是否出现缝隙。
[0004]然而,本专利技术人具体实施此装置时,发现存在以下缺陷:该方案通过风力传感器进行风力检测,由于晶体振荡器体积较小,且不容易被发现的裂缝更叫细小,从裂缝中喷出的气体的流速同样较小,因此通过风力传感器检测不够准确,且晶体振荡器出现的裂缝不一定贯穿晶体振荡器,因此通过风速检测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振检测装置,其应用于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座(1),所述控制座(1)上固定卡合设有真空筒(2);所述真空筒(2)的一侧贯通连接设有氦气罐(3),所述氦气罐(3)的下端活动卡合在控制座(1)上;所述真空筒(2)的内侧设有晶体振荡器(4),所述晶体振荡器(4)活动卡合在控制座(1)上;所述控制座(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内侧固定设有真空设备(12),所述真空设备(12)的一端贯通连接在真空筒(2)上,所述底座(11)的内侧固定设有检测设备(13),所述晶体振荡器(4)的下端活动卡合在检测设备(13)的内侧,所述检测设备(13)的上端外侧固定设有加热板(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上固定设有控制面板(111),所述控制面板(111)的一侧设有控制按钮(112),所述底座(11)上开设有排气孔(113),所述排气孔(113)贯通连接真空设备(12),所述底座(11)的顶面开设有卡槽(114),所述氦气罐(3)的下端活动卡合在卡槽(114)的内侧,所述底座(11)的顶面开设有安装槽(115),所述真空筒(2)的下端固定卡合在安装槽(115)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15)包括限位槽(1151),所述限位槽(1151)的底面开设有螺纹槽(1152),所述限位槽(1151)的底面开设有密封槽(115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晶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设备(12)包括抽气设备(121),所述抽气设备(121)贯通连接排气孔(113),所述抽气设备(121)上贯通连接设有抽气管(122),所述抽气管(122)的上端贯通连接设有单向气阀(123),所述单向气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平李达明胡湘康飞旺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仁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