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储能电池保护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储能电池保护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储能电池应用比较广泛,储能锂电池包主要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电站、调峰调频电力辅助服务、数码类产品、动力产品、医疗和安防、和UPS电源上等。市场上的储能电池集装包基于先进的锂电池技术,配置标准化变流设备和监控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储能需求,但是成本极高。而低成本储能电池保护板反应速度慢,很少有能同时检测集成电池中各个电池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状态,不能很好的保护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4]新型储能电池保护板,包括PCAB板,所述PCAB板电连接三串锂电池组,每组锂电池组均耦接有对应的控制芯片U1、控制芯片U2、控制芯片U3及相应的检测电路,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DW01,输入正极P+耦接第一个电池组B1的正极,输入正极P+、三极管Q5的导通端、电阻R12、三极管Q4的导通端依次电连接后与第一个电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储能电池保护板,储能电池为三串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PCAB板,所述PCAB板电连接三串锂电池组,每组锂电池组均耦接有对应的控制芯片U1、控制芯片U2、控制芯片U3及相应的检测电路,所述控制芯片的型号为DW01,输入正极P+耦接第一个电池组B1的正极,输入正极P+、三极管Q5的导通端、电阻R12、三极管Q4的导通端依次电连接后与第一个电池组B1的负极和第二个电池组B2的正极电连接,电阻R12、电阻R11、三极管Q3的导通端依次电连接后与第二个电池组B2的负极和第三个电池组B3的正极电连接,输出负极P
‑
耦接保护控制电路后与第三个电池组B3的负极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电池组B1的检测电路包括与控制芯片U1的第2引脚分别电连接的电容C3、电阻R3,电容C3电连接第一个电池组B1、第二个电池组B2的中间极,电阻R3电连接第一个电池组B1的正极,控制芯片U1的第4引脚电连接电阻R9后与三极管Q5的控制端电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5引脚电连接电阻R8后与第一个电池组B1、第二个电池组B2的中间极电连接,控制芯片U1的第1引脚电连接第一个电池组B1、第二个电池组B2的中间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个电池组B2的检测电路包括与控制芯片U2的第2引脚分别电连接的电容C2、电阻R2,电容C2电连接第二个电池组B2、第三个电池组B3的中间极,电阻R2电连接第一个电池组B1、第二个电池组B2的中间极,控制芯片U2的第4引脚电连接电阻R7后与三极管Q4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远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达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