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5848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包括:翻车机煤斗,其适于接收翻车机从火车车厢上翻卸下的煤;基槽,其开挖在翻车机煤斗的一侧,并与翻车机煤斗相连通;刮板输送系统,其设置在基槽内,并包括至少一台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系统的运输方向的末端与翻车机煤斗相连。因此,火车的空车厢内的余煤被人工清卸下后能够通过刮板输送系统被输送到翻车机煤斗内,由此借助刮板输送机方便快捷地进入到输煤系统,无需人工驾驶车辆进行接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避免了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且能够降低火车余煤的运输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火车运煤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车运煤广泛应用于钢铁、燃煤发电企业的燃料运输,翻车机系统是矿山、码头和电力等企业接卸厂区火车来料时普遍采用的一种卸料方式。翻车机系统在翻卸完车厢后,车厢内的煤被翻入到翻车机煤斗内,空车厢被送往空车线集合。但由于物料湿度、密度、温度、粘结性等因素影响,往往会有部分余煤粘结于空车厢的下部底板处,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在车厢外侧硬化一片区域,当空车厢集结于此时,劳动人员进入车厢内部,将车厢内部的余煤清理到地面上。当余煤堆积至一定量后通过装载机配合运煤车辆将余煤转运至附近的煤场。
[0003]然而,这种清理方式不但导致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而且造成了转运环节繁琐的问题,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且运输成本高昂,每套翻车机系统余煤转运费用高达一百多万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火车余煤清理方法造成的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转运环节繁琐,车辆行驶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且运输成本高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其能够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简化了余煤清理过程中的转运步骤,避免了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且能够降低火车余煤的运输成本。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包括:翻车机煤斗,其适于接收翻车机从火车车厢上翻卸下的煤;基槽,其开挖在翻车机煤斗的一侧,并与翻车机煤斗相连通;刮板输送系统,其设置在基槽内,并包括至少一台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系统的运输方向的末端与翻车机煤斗相连。
[0006]进一步地,刮板输送系统包括:
[0007]第一刮板输送机,其延伸方向与翻车机系统的空车中心线相平行,并位于翻车机的重车中心线与空车中心线之间;
[0008]第二刮板输送机,第二刮板输送机的运输方向的始端与第一刮板输送机的运输方向的末端相连,第二刮板输送机的运输方向的始端与翻车机煤斗相连。
[0009]进一步地,基槽上与第一刮板输送机对应处铺设有煤篦。
[0010]进一步地,第一刮板输送机的运输方向的首端铺设有首端盖板;和/或,第一刮板输送机的运输方向的尾端铺设有尾端盖板。
[0011]进一步地,刮板输送系统还包括适于将余煤导入到第一刮板输送机上的挡煤结构。
[0012]进一步地,挡煤结构包括:
[0013]第一下挡板和第二下挡板,其分别连接在第一刮板输送机的两侧,由下自上,第一下挡板和第二下挡板朝背离第一刮板输送机的方向延伸并与基槽的侧壁相抵;
[0014]第一上挡板和第二上挡板,其分别形成在煤篦的两侧,第一上挡板适于罩设在第一下挡板与基槽的侧壁的搭接处,第二上挡板适于罩设在第二下挡板与基槽的侧壁的搭接处。
[0015]进一步地,第一刮板输送机的高度高于第二刮板输送机,刮板输送系统还包括:
[0016]漏斗,其设置在第二刮板输送机的上方,适于接收来自第一刮板输送机的余煤;
[0017]落煤管,其连接在漏斗与第二刮板输送机之间。
[0018]进一步地,第二刮板输送机外罩设有第一防尘罩,落煤管与第一防尘罩的上侧相连。
[0019]进一步地,火车余煤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防尘罩,第二防尘罩罩设在翻车机煤斗、翻车机和刮板输送系统外。
[0020]进一步地,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包括至少两组余煤清理组,每个余煤清理组包括对应设置的翻车机煤斗,以及设置在翻车机的重车中心线与空车中心线之间刮板输送系统。
[002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技术的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主要在翻车机煤斗的一侧开挖形成了基槽,并在基槽内设置了刮板输送系统,刮板输送系统的运输方向的末端与翻车机煤斗相连。因此,火车的空车厢内的余煤被人工清卸下后能够通过刮板输送系统被输送到翻车机煤斗内,由此借助刮板输送机方便快捷地进入到输煤系统,无需人工驾驶车辆进行接卸。因此,本技术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避免了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且能够降低火车余煤的运输成本。
[0023]另外,由于刮板输送机自身体积较小,这使得基槽的尺寸也能够被设置的较小,这不仅减少了在开挖基槽过程中的劳动量,还使得在已经建成的翻车机系统内也能够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开挖基槽并增设本实施例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若使用皮带输送机对余煤进行输送,则由于皮带输送机自身体积过大,导致了基槽所需占用的空间也较大,不仅增加了火车余煤回收装置所占用的体积,增加了开挖基槽过程中的劳动量,还导致了需要在翻车机系统内预留较大的空间才能设置本实施例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在现已建成的翻车机系统内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用于增设火车余煤回收装置。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的地下部分的示意图;
[0027]图3为沿图1中的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的A

A线处的剖视图;
[0028]图4为沿图1中的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的B

B线处的剖视图;
[0029]图5为沿图2中的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的C

C线处的剖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翻车机煤斗;2、基槽;31、第一刮板输送机;32、第二刮板输送机;33、漏斗;34、落煤管;4、煤篦;51、首端盖板;52、尾端盖板;61、第一下挡板;62、第二下挡板;63、第一上挡板;64、第二上挡板;7、第一防尘罩;81、空车中心线;82、重车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翻车机系统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车机煤斗(1),其适于接收翻车机从火车车厢上翻卸下的煤;基槽(2),其开挖在所述翻车机煤斗(1)的一侧,并与所述翻车机煤斗(1)相连通;刮板输送系统,其设置在所述基槽(2)内,并包括至少一台刮板输送机,所述刮板输送系统的运输方向的末端与所述翻车机煤斗(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输送系统包括:第一刮板输送机(31),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翻车机系统的空车中心线(81)相平行,并位于所述翻车机的重车中心线(82)与空车中心线(81)之间;第二刮板输送机(32),所述第二刮板输送机(32)的运输方向的始端与所述第一刮板输送机(31)的运输方向的末端相连,所述第二刮板输送机(32)的运输方向的始端与所述翻车机煤斗(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槽(2)上与所述第一刮板输送机(31)对应处铺设有煤篦(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刮板输送机(31)的运输方向的首端铺设有首端盖板(51);和/或,所述第一刮板输送机(31)的运输方向的尾端铺设有尾端盖板(5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输送系统还包括适于将余煤导入到所述第一刮板输送机(31)上的挡煤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车余煤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煤结构包括:第一下挡板(61)和第二下挡板(62),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刮板输送机(31)的两侧,由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超张战胜金津津牛兴旺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