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20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旨在解决当前钢网箱不便对齐装配的技术问题,包括支撑上盖及支撑下盖,支撑下盖与支撑上盖之间设有至少一组支撑件,支撑上盖的支撑板终端向内弯折形成装订部,装订部与支撑下盖的主板贴合固定,支撑上盖与支撑下盖连接处设有引导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支撑上盖的支撑板终端向内弯折形成装订部,利用装订部与支撑下盖的主板贴合后进行封装,使得棱边可快速对齐,相对现有技术边对边的对齐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多人协同固定,一人即可完成装配工作;并且支撑上盖与支撑下盖连接处还设有具有校对功能的引导结构,使得拼接面也可快速对齐,整体装配精度高,不易变形,装配后整体质量及美观度大大提高。度大大提高。度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的中空混凝土建筑构件在施工浇筑过程中,为了提高强度设置钢筋结构,主要采用制作成型模形成内模空腔的钢网箱。
[0003]现有钢网箱的结构通常包括上部构件、下部构件及装配于上部构件与下部构件之间的内支撑件,上部构件与下部构件主要为两侧向内弯折90度的有筋扩张网,当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对扣在一起时,用粘接或焊接或栓钉锚固或铁丝绑扎或卡扣连接的方式将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连接在一起成为网箱。
[0004]传统的上部构件和下部构件在对扣过程中,需要依赖人工主动贴边对齐,并且需要多人协同稳定对齐后的钢网箱,从而便于用粘接或焊接或栓钉锚固或铁丝绑扎或卡扣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不仅装配效率低,而且精度不高,易变形,影响美观。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以解决当前钢网箱不便对齐装配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包括支撑上盖及支撑下盖,所述支撑下盖与所述支撑上盖相互扣合形成具有填充腔的箱式结构,所述填充腔内设有至少一组支撑件;所述支撑上盖与所述支撑下盖均包括主板和对称设于所述主板两侧并与其为一体弯折成型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主板围成开口,所述支撑上盖与支撑下盖相对盖合,致使所述开口被所述支撑板遮挡;所述支撑上盖的支撑板终端向内弯折形成装订部,所述装订部与所述支撑下盖的主板贴合固定;所述支撑上盖与所述支撑下盖连接处设有引导结构。本技术通过将支撑上盖的支撑板终端向内弯折形成装订部,利用装订部与支撑下盖的主板贴合后进行封装,使得棱边可快速对齐,相对现有技术边对边的对齐方式,本技术无需多人协同固定,一人即可完成装配工作;并且支撑上盖与支撑下盖连接处还设有具有校对功能的引导结构,使得拼接面也可快速对齐,整体装配精度高,不易变形,装配后整体质量及美观度大大提高。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件包括若干等间距分布于所述填充腔内的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向下弯折并与所述支撑下盖底边接触,若干所述横向钢筋通过若干径向钢筋串接。本技术通过多组支撑件可有效提高填充腔的支撑强度。
[0008]优选地,所述装订部与所述支撑下盖的主板固定方式为粘接或焊接或栓钉锚固或铁丝绑扎或卡扣连接其中一种。
[0009]优选地,所述引导结构包括插接配合的导片及导槽;所述导片布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支撑上盖的主板一体弯折成型;所述导槽相对所述导片的位置布置于所述支撑下盖的
支撑板上,所述导槽经所述支撑下盖的支撑板上两个缺口连片一体弯折成型。本技术利用装订部与支撑板的直角关系,有利于钢网箱的径向对齐操作,再利用引导结构的插接配合,有利于钢网箱轴向对齐操作,提高装配效率。
[0010]优选地,所述导片为一侧边线与所述支撑上盖连接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其尖端与所述导槽内腔滑动接触。本技术采用等腰三角形结构的导片与导槽插接配合,在斜边的引导下,有利于居中对齐,提高装配精度。
[0011]优选地,所述缺口连片为一侧斜边与所述支撑下盖连接的直角三角形结构,两个所述缺口连片间隙配合形成与所述导片尖端滑动接触的导腔,两个所述缺口连片向所述填充腔内弯折形成与所述导片插接配合的导槽。本实用利用两个缺口连片内折形成导槽,不仅有利于隐藏拼接结构,避免刮伤人员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体美观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本技术通过将支撑上盖的支撑板终端向内弯折形成装订部,利用装订部与支撑下盖的主板贴合后进行封装,使得棱边可快速对齐,相对现有技术边对边的对齐方式,本技术无需多人协同固定,一人即可完成装配工作;并且支撑上盖与支撑下盖连接处还设有具有校对功能的引导结构,使得拼接面也可快速对齐,整体装配精度高,不易变形,装配后整体质量及美观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导片与导槽插接结构局部剖面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上盖;2、支撑下盖;3、支撑件;4、装订部;5、引导结构;
[0020]501、导片;502、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实施例1:一种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参见图1至图5,包括支撑上盖1及支撑下盖2,支撑下盖2与支撑上盖1相互扣合形成具有填充腔的箱式结构,填充腔内设有至少一组支撑件3,支撑件3包括若干等间距分布于填充腔内的横向钢筋,横向钢筋向下弯折并与支撑下盖2底边接触,若干横向钢筋通过若干径向钢筋串接。
[0023]支撑上盖1与支撑下盖2均包括主板和对称设于主板两侧并与其为一体弯折成型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与主板围成开口,支撑上盖1与支撑下盖2相对盖合,致使开口被支撑板遮挡;支撑上盖1的支撑板终端向内弯折形成装订部4,装订部4与支撑下盖2的主板贴合固定,固定方式为粘接或焊接或栓钉锚固或铁丝绑扎或卡扣连接其中一种。本技术通过将支撑上盖1的支撑板终端向内弯折形成装订部4,利用装订部4与支撑下盖2的主板贴合后进行封装,使得棱边可快速对齐,相对现有技术边对边的对齐方式,本技术无需多人协同固定,一人即可完成装配工作。
[0024]值得注意的是,支撑上盖1与支撑下盖2连接处还设有引导结构5,利用该具有校对功能的引导结构5,使得支撑上盖1与支撑下盖2的拼接面也可快速对齐,整体装配精度高,不易变形,装配后整体质量及美观度大大提高。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本技术中引导结构5包括插接配合的导片501及导槽502;导片501对称布置两个,与支撑上盖1的主板一体弯折成型,具体的,导片501为一侧边线与支撑上盖1连接的等腰三角形结构,其尖端与导槽502内腔滑动接触。导槽502相对导片501的位置布置于支撑下盖2的支撑板上,导槽502经支撑下盖2的支撑板上两个缺口连片一体弯折成型,具体的,缺口连片为一侧斜边与支撑下盖2连接的直角三角形结构,两个缺口连片间隙配合形成与导片501尖端滑动接触的导腔,两个缺口连片向填充腔内弯折形成与导片501插接配合的导槽502。如图5所示,本技术在装配时,将支撑上盖1上的导片501向填充腔内弯折,略大于90即可,再将两个具有间隙的缺口连片也向填充腔内略微弯折,形成口袋结构,在导片501跟随支撑上盖1向支撑下盖2上相互盖合时,导片501可在导槽502的大头端向小头端滑入,在斜面的引导作用下,落入最低点时,形成居中安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包括支撑上盖及支撑下盖,所述支撑下盖与所述支撑上盖相互扣合形成具有填充腔的箱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腔内设有至少一组支撑件;所述支撑上盖与所述支撑下盖均包括主板和对称设于所述主板两侧并与其为一体弯折成型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主板围成开口,所述支撑上盖与支撑下盖相对盖合,致使所述开口被所述支撑板遮挡;所述支撑上盖的支撑板终端向内弯折形成装订部,所述装订部与所述支撑下盖的主板贴合固定;所述支撑上盖与所述支撑下盖连接处设有引导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若干等间距分布于所述填充腔内的横向钢筋,所述横向钢筋向下弯折并与所述支撑下盖底边接触,若干所述横向钢筋通过若干径向钢筋串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空心楼盖钢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订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锋严格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建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