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无锡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517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属于水体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垃圾收集装置和射流器,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水中,射流器设置在水面上,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过滤装置和抽水泵,垃圾过滤装置顶端开口且位于水面以下,抽水泵的抽水端与垃圾过滤装置底端连通,抽水泵的排水端与射流器的输入端连通,射流器的输出端朝向垃圾收集装置;通过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内桶和外桶进行结合,进行水面垃圾在抽水泵吸力作用下流入内桶进行收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维护,降低多点布设成本,抽水泵将过滤后的水流输送至射流器,进行水流的循环,射流器输出的水流的不仅能够加快水面垃圾流向垃圾收集装置,而且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而且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而且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体环境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垃圾清理是水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不仅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水面漂浮的固体废弃物,如塑料垃圾、树叶、木片、泡沫、藻类、甚至餐厨、厨余垃圾等,不仅对水环境的美观产生影响,对水质的恶化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现有水面垃圾多是以人工打捞为主,成本高、效率低、安全性差。虽然市场上也出现了部分水面垃圾清理装置,但是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垃圾收集装置不能自动升起用以更换滤袋或垃圾袋,仍需人工下水更换,成本高,安全性差;随着水位的变化,无法确保垃圾收集装置位于水位以下;装置固定于位于水下,检修维护不便,耗费人力物力,安全性差;水面流动性差,容易造成河道污染物的堆积。
[0003]现有技术CN201910296217.4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清理机构以及带动清理机构上下移动的上下调节机构,上下调节机构上安装有清理机构,清理机构包括均为圆筒状结构的外桶体和内桶体,外桶体的上端设有入水口,外桶体的底端中部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水泵连接,排水口上设置有环形支架,环形支架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环形支架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多根支撑筋,多根支撑筋固定在外桶体的底端,并且各支撑筋之间的间隙形成过滤通道。清理机构内水面与待清理水域水面形成液位差,使得水流带动周围垃圾进入垃圾收集网内,达到收集垃圾的目的;该装置通过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设置能够降低导流盖对水的阻力,但是导致整体结构复杂,垃圾容易造成装置堵塞,不易进行清理维护;
[0004]综上,现有技术的装置用于清理水面垃圾,不便于对收集的垃圾进行清理,收集装置结构复杂,容易被垃圾所堵塞,且人工不易维护,只能依靠水泵进行提高流动性,垃圾清理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装置和射流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水中,所述射流器设置在水面上,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过滤装置和抽水泵,所述垃圾过滤装置顶端开口且位于水面以下,所述抽水泵的抽水端与垃圾过滤装置底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排水端与射流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射流器的输出端朝向垃圾收集装置。
[0006]优选的,抽水泵选用自吸泵,型号为DUS

50,吸程为5m,流量为20m3/h,功率为2.2kW,扬程为15m。
[0007]优选的,所述垃圾过滤装置包括内桶和外桶,所述外桶套设在内桶外且与内桶滑动连接,所述内桶底部开设有透水孔与外桶内部连通,所述内桶顶部开口,所述外桶底部与抽水泵的抽水端连通。
[0008]优选的,内桶和外桶为不锈钢材质,内桶内径为300

500mm,内桶高度为400

550mm,外桶内径为310

510mm,外桶高度400

550mm。透水孔的孔径为20

30mm。
[0009]优选的,所述外桶上端与内桶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0]优选的,所述外桶底部通过水泵连接管与抽水泵连通,所述抽水泵设置在地面上。
[0011]优选的,水泵连接管采用钢丝软管、UPVC管或碳钢管,管径为DN32。
[0012]优选的,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还包括安装架和高度调节装置,所述安装架内侧沿高度方向开设有滑轨,所述外桶与安装架连接,
[0013]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内桶连接件、钢丝绳、滑轮和电机,所述内桶连接件两端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内桶连接件与内桶连接,所述滑轮和电机均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钢丝绳绕设在滑轮上,且钢丝绳一端与内桶连接件固定连接,钢丝绳另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0014]优选的,输送安装架高度为1500

5000mm,宽度为300

600mm。
[0015]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下部沿高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插入定位杆,所述外桶通过外桶连接件与安装架活动连接,所述外桶连接件两端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杆插入外桶连接件下方的调节孔内,所述定位杆用于支撑外桶连接件。
[0016]优选的,还包括液位传感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液位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接收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机、抽水泵电连接。液位传感器采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量程为0

5m。
[0017]优选的,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和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及其支架、逆变器、蓄电池、控制器、连接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设备,不再赘述。
[0018]优选的,所述抽水泵与垃圾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输入端与垃圾过滤装置的底端连通,所述过滤器的输出端与抽水泵的输入端连通。
[0019]优选的,过滤器采用篮式过滤器,过滤器顶部采用螺栓撬装,便于打开清理内部滤网的细小垃圾,滤网的网孔尺寸为1mm。
[0020]优选的,所述射流器通过浮床设置在水面上。
[0021]优选的,输送射流器的出水孔为10

20mm,设置数量为3

10个,射流孔间距5

10cm。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通过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内桶和外桶进行结合,进行水面垃圾在抽水泵吸力作用下流入内桶进行收集,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维护,降低多点布设成本,抽水泵将过滤后的水流输送至射流器,进行水流的循环,射流器输出的水流的不仅能够加快水面垃圾流向垃圾收集装置,而且能够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通过设置高度调节装置,能够调整内桶及外桶的位置,使其处于水面以下,也便于进行垃圾收集时,将内桶提升至水面以上,方便清理;通过设置液位传感器和控制模块,进行水面液位信息的识别,由控制模块驱动电机进行内桶高度的调整,实现自动化适用水面液位的涨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垃圾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垃圾收集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滑轨位置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垃圾收集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00、水体;200、污泥层;1、垃圾收集装置;2、射流器;3、垃圾过滤装置;4、抽水泵;5、安装架;6、高度调节装置;7、液位传感器;8、控制模块;9、过滤器;10、浮床;11、太阳能供电装置;12、蓄电池;301、内桶;302、外桶;303、透水孔;304、水泵连接管;501、滑轨;502、调节孔;503、定位杆;601、内桶连接件;602、钢丝绳;603、滑轮;604、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收集装置(1)和射流器(2),所述垃圾收集装置(1)设置在水中,所述射流器(2)设置在水面上,所述垃圾收集装置(1)包括垃圾过滤装置(3)和抽水泵(4),所述垃圾过滤装置(3)顶端开口且位于水面以下,所述抽水泵(4)的抽水端与垃圾过滤装置(3)底端连通,所述抽水泵(4)的排水端与射流器(2)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射流器(2)的输出端朝向垃圾收集装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过滤装置(3)包括内桶(301)和外桶(302),所述外桶(302)套设在内桶(301)外且与内桶(301)滑动连接,所述内桶(301)底部开设有透水孔(303)与外桶(302)内部连通,所述内桶(301)顶部开口,所述外桶(302)底部与抽水泵(4)的抽水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302)上端与内桶(30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302)底部通过水泵连接管(304)与抽水泵(4)连通,所述抽水泵(4)设置在地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1)还包括安装架(5)和高度调节装置(6),所述安装架(5)内侧沿高度方向开设有滑轨(501),所述外桶(302)与安装架(5)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6)包括内桶连接件(601)、钢丝绳(602)、滑轮(603)和电机(604),所述内桶连接件(601)两端与滑轨(501)滑动连接,所述内桶连接件(601)与内桶(30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顾枫陈子超吴湘婷杨丹婷钟延圣付红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