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衢州学院专利>正文

漂行物清理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455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申请提供一种漂行物清理装置,包括:第一采集组件和导轨;导轨包括导轨第一端;第一采集组件具有用于收集目标液面上的第一漂行物于其中的第一采集口;第一采集口的朝向方向朝向于导轨第一端;第一采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之上;导轨用于设置于目标液面上或目标液面中;第一采集组件配置为在导轨上朝导轨第一端滑动,以采集目标液面上的第一漂行物。本申请提供的漂行物清理装置通过在设置于目标水面的导轨上可滑动设置的具有第一采集口的第一采集组件,并进一步通过该第一采集组件沿其第一采集口朝向方向的移动,对目标液面的漂行物进行收集,实现了高效率地、低成本地对目标液面上漂行物的清理。标液面上漂行物的清理。标液面上漂行物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漂行物清理装置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物体清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漂行物清理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关于对液面上漂行物的清理通常包括两种方式,一者是人工清理,例如人工乘船至液面,并利用相应工具进行打捞;另一者是采用例如水面垃圾清理器等进行清理。
[0003]关于前者,显然其清理的效率较低。关于后者,通过相应的垃圾清理器对漂行物进行清理,虽然提高了一定的清理效率,但是这类装置本身往往比较昂贵,并且清理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能源。这也就导致了清理成本较高。
[0004]综上所述,目前对液面上漂行物的清理还未能兼顾成本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漂行物清理装置及系统,通过在设置于目标水面的导轨上设置的具有采集口的采集组件,并进一步通过该采集组件在导轨的滑动,将漂行物从采集口收集到采集组件中。以降低清理成本并提高清理效率。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漂行物清理装置,包括:第一采集组件和导轨;导轨包括导轨第一端;第一采集组件具有用于收集目标液面上的第一漂行物于其中的第一采集口;第一采集口的朝向方向朝向于导轨第一端;第一采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之上;导轨用于设置于目标液面上或目标液面中;第一采集组件配置为在导轨上朝导轨第一端滑动,以采集目标液面上的第一漂行物。
[0007]上述漂行物清理装置,通过在设置于目标水面的导轨上可滑动设置的具有第一采集口的第一采集组件,并进一步通过该第一采集组件沿其第一采集口朝向方向的移动,对目标液面的漂行物进行收集,实现了高效率地、低成本地对目标液面上漂行物的清理。
[0008]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第一采集组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第一导轨通过第一底板支撑第一采集组件;第一侧板沿相交于第一采集口的朝向方向分布、并连接于底板的边缘,第一背板分别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其中,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中未连接的边缘形成第一采集口。
[0009]上述漂行物清理装置,通过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这几个简易的零部件便构成了第一采集组件,原理与制造过程都较为简单,进而降低了第一采集组件的成本。也即是降低了对目标液面中漂行物进行清理所需的成本。
[0010]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第一采集组件还包括第一升降滑轨;第一背板通过第一背板滑块与第一升降滑轨滑动连接;第一升降滑轨的底端与导轨可滑动连接;导轨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前斜导轨和第一后斜导轨;第一前斜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第一后斜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以及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平行;第一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与第一前斜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不共面,且与第一后斜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不共面;第一前斜导轨的一端与第一导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后斜导轨的一端连接;第一后斜导轨的另一端与第一导轨连接;第
一前斜导轨靠近第一后斜导轨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其远离第一后斜导轨的一端的高度;第一后斜导轨靠近第一前斜导轨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其远离第一前斜导轨的一端的高度;第一前斜导轨和第一后斜导轨配置为在第一升降滑轨在导轨端滑动的过程中,供第一底板于其之上滑动。
[0011]上述漂行物清理装置,通过在导轨第一端设置第一前斜导轨与第一后斜导轨,在第一采集组件运动至导轨第一端的情况下,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底板、使得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的组合体的高度增加,进而便于人工或其他方式将第一采集组件中的第一漂行物进行转移。
[0012]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第一底板与第一背板旋转连接,其旋转轴线平行于第一底板所在平面以及第一背板所在平面;第一底板配置为在第一底板滑动至第一前斜导轨上远离导轨的一端的情况下,向下翻转以倾卸第一漂行物;或向上翻转以收集第一漂行物。
[0013]上述漂行物清理装置,通过在导轨的导轨第一端设置第一前斜导轨和第一后斜导轨,在第一采集组件沿第一采集口的朝向方向在导轨第一端移动的过程中,使得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的组合体的高度会逐渐增加,并在到达最高点之后,第一底板便会绕其与背板连接的边缘向下翻转,使得第一采集组件中所采集的第一漂行物被泻出。相反的过程中,第一底板便会向上翻转以便再次收集第一漂行物。进而,实现了无需额外能源的驱动的情况下,对所收集的第一漂行物的自动卸载。进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漂行物清理装置的清理效率,减少了漂行物清理装置在对目标液面进行清理的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和/或能源。
[0014]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前斜导轨上远离导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部;第一限位部配置为避让第一采集组件在第一前斜导轨上的滑动;以及在第一底板滑动至第一前斜导轨上远离导轨的一端的情况下,与第一抵接部抵接以限制第一侧板的下降。
[0015]上述漂行物清理装置,在第一抵接部与第一限位部的抵接作用下,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不会随第一底板的下翻而下降。而在没有配置该第一抵接部和第一限位部的方案中,由于第一底板与第一前斜导轨的最高点所形成的相当于杠杆结构,而在第一底板下翻的状态下,相当于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在杠杆的作用下被翘起。既然是基于杠杆原理,那么如果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的重量过大的话,很有可能导致第一底板不能下翻。因此,在配置了可以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部与第一限位部的情况下,由于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会在第一抵接部与第一限位部的抵接作用下被限制下降,进而在设计、制造漂行物清理装置的过程中,就第一底板能否实现下翻这个问题上无需考虑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的重量。也即是,在设计、制造漂行物清理装置的过程中,具有更宽的选择范围。
[0016]结合第一方面,可选地,装置还包括与第一采集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二采集组件;导轨还包括导轨第二端;导轨第二端具有与导轨第一端一致的结构;第一采集组件与第二采集组件连接,且第二采集组件的第二采集口的朝向方向朝向于导轨第二端。
[0017]上述漂行物清理装置,通过为漂行物清理装置配置第二采集组件,使得在第一采集组件完成第一漂行物的收集与倾泻、并返回目标液面以及进行再次收集与倾泻的过程中,第二采集组件可以进行对第二漂行物的采集与倾泻,充分地利用了第一采集组件返回过程中人工或是驱动装置对其所施加的驱动力。进而通过第一采集组件与第二采集组件交
替地进行对漂行物的收集与倾泻,进一步地提高了对目标液面上漂行物进行清理的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漂行物清理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以及前面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漂行物清理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浮力构件、第一传动机构、第一引流组件以及第一排流组件;第一引流组件设置于目标液面的第一边岸,并配置为将目标液面中的第一流体引入第一排流组件当中;第一排流组件设置于目标液面的第二边岸,并配置为接收来自于第一引流组件的第一流体,以及排出第一流体以驱动漂行物清理装置;第一浮力构件设置于第一排流组件当中,并配置为基于第一流体的浮力作用下上升,以及在第一流体排出于第一引流组件的过程中,基于第一浮力构件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行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采集组件和导轨;所述导轨包括导轨第一端;所述第一采集组件具有用于收集目标液面上的第一漂行物于其中的第一采集口;所述第一采集口的朝向方向朝向于所述导轨第一端;所述第一采集组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之上;所述导轨用于设置于所述目标液面上或所述目标液面中;所述第一采集组件配置为在所述导轨上朝所述导轨第一端滑动,以采集所述目标液面上的第一漂行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行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组件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所述第一导轨通过所述第一底板支撑所述第一采集组件;所述第一侧板沿相交于所述第一采集口的朝向方向分布、并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第一背板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其中,所述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一背板中未连接的边缘形成所述第一采集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行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组件还包括第一升降滑轨;所述第一背板通过第一背板滑块与所述第一升降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滑轨的底端与所述导轨可滑动连接;所述导轨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前斜导轨和第一后斜导轨;所述第一前斜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第一后斜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以及所述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前斜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不共面,且与第一后斜导轨的导向所在平面不共面;所述第一前斜导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后斜导轨的一端连接;第一后斜导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第一前斜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后斜导轨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其远离所述第一后斜导轨的一端的高度;所述第一后斜导轨靠近所述第一前斜导轨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其远离所述第一前斜导轨的一端的高度;所述第一前斜导轨和第一后斜导轨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升降滑轨在所述导轨端滑动的过程中,供所述第一底板于其之上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漂行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背板旋转连接,其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底板所在平面以及所述第一背板所在平面;所述第一底板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底板滑动至所述第一前斜导轨上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的情况下,向下翻转以倾卸所述第一漂行物;或向上翻转以收集所述第一漂行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漂行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前斜导轨上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配置为避让所述第一采集组件在所述第一前斜导轨上的滑动;以及在所述第一底板滑动至所述第一前斜导轨上远离所述导轨的一端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一抵接
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侧板的下降。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漂行物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采集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二采集组件;所述导轨还包括导轨第二端;所述导轨第二端具有与所述导轨第一端一致的结构;所述第一采集组件与所述第二采集组件连接,且所述第二采集组件的第二采集口的朝向方向朝向于所述导轨第二端。7.一种漂行物清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漂行物清理系统包括驱动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漂行物清理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浮力构件、第一传动机构、第一引流组件以及第一排流组件;所述第一引流组件设置于目标液面的第一边岸,并配置为将所述目标液面中的第一流体引入所述第一排流组件当中;所述第一排流组件设置于所述目标液面的第二边岸,并配置为接收来自于第一引流组件的所述第一流体,以及排出所述第一流体以驱动所述漂行物清理装置;所述第一浮力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排流组件当中,并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流体的浮力作用下上升,以及在所述第一流体排出于所述第一引流组件的过程中,基于所述第一浮力构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降;所述第一传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目标液面的第三边岸,其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浮力构件连接,输出端通过第一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颖樊峰宇商宏烨岳成玉梁神成侯鑫帅丁艳辉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