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和减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483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取烧结机排出的一部分烟气作为循环烟气进行补氧并再次鼓入烧结机进行循环利用;取另一部分烟气作为待减排烟气进入环冷机一段并与环冷机一段的料层进行接触,待减排烟气中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从而得到减排烟气;减排烟气全部进入主烟道并在被净化后排出。系统主要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的结构。该方法和系统能够有效降低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减轻烟道净化处理系统负荷,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的环保效果。的环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和减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烧结烟气CO治理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和减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烧结烟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等污染物及一定量的余热,实际生产采用烧结烟气循环技术实现烧结污染物减量化及余热的回收利用,具体而言,从烧结烟气中提取其中的一部分通过除尘、加压后返回烧结机料面上方区域,利用热烧结烟气替代大部分空气提供烧结过程所需氧化剂,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并使得余热再次被利用。但是该方法存在如下不足:由于循环烟气温度偏低,为了提高烟气循环节能效果,通常由环冷机抽取部分热空气掺混进入循环烟气中,以提高料面上部气体温度,由于烧结所需氧化剂总量一定,这种做法减少了烧结烟气的循环数量,最终导致烟气循环率降低、主烟道环保治理系统负荷加大、运行成本增加,并且不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例如,现有烧结烟气循环工艺只能将烧结烟气中CO浓度降低至6000

8000mg/Nm3,全国烧结机系统每年放散的CO折合成高炉煤气高达800亿Nm3,这既污染环境,又浪费大量优质能源。因此,如何进一步实现一氧化碳的减排,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减轻烟道净化处理系统负荷,具有良好的环保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取烧结机排出的一部分烟气作为循环烟气进行补氧并再次鼓入烧结机进行循环利用;步骤S2:取烧结机排出的另一部分烟气作为待减排烟气进入环冷机一段并与环冷机一段的料层进行接触,待减排烟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被料层中的铁基催化剂催化而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从而得到减排烟气;步骤S3:所述减排烟气全部进入主烟道并在被净化后排出,或者一部分减排烟气进入主烟道并在被净化后排出,另一部分减排烟气汇入所述循环烟气并在被补氧后排入烧结机。
[0005]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待减排烟气为烧结机排入到主烟道内的一部分烟气,或者为取自烧结机与主烟道相连的分支管路内的低温烟气或低温烟气与高温烟气的混合烟气。
[0006]优选的,所述低温烟气的温度为100

200℃,或所述混合烟气的温度为100

200℃。
[0007]优选的,所述低温烟气的温度为120

130℃,或所述混合烟气的温度为120

130℃。
[0008]优选的,所述待减排烟气经鼓风机加压后依次进入环冷机烧结烟气鼓风罩、环冷机、环冷机料层和吸风罩并在环冷机料层中被预热后所含的一氧化碳在炽热的料层表面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而变为减排烟气,然后经所述吸风罩进入余热锅炉放热。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减排烟气被分成两路,一路汇入主烟道并在被净化后排出,另一路汇入所述循环烟气中并用于为所述循环烟气加热。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减排系统,具体采取如下方案:一种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系统,包括烧结机和环冷机,烧结机的若干风箱分别经分支管路与主烟道相连,在若干分支管路上设有取气管路,取气管路与取气联箱相连,取气联箱经循环管路与烧结机相连,循环管路上设有补氧装置和鼓风机,所述主烟道或循环管路上设有待减排烟气管路,待减排烟气管路与环冷机烧结烟气鼓风罩相连,待减排烟气从烧结烟气鼓风罩进入环冷机的料层,发生反应后变成减排烟气并进入环冷机的减排烟气吸风罩,所述减排烟气吸风罩与减排烟气管路相连,减排烟气管路与主烟道相连或分别与主烟道和循环管路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主烟道上还设有除尘净化装置和主烟道风机,所述减排烟气管路与主烟道的交汇点位于所述除尘净化装置之前。
[0012]优选的,所述环冷机的一段与二段经隔板隔开,从而保证待减排烟气不进入二段,待减排烟气经所述环冷机烧结烟气鼓风罩进入环冷机的一段并经减排烟气吸风罩排出。
[0013]优选的,在所述取气联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取气管路上设有电控阀,所述传感器和所述电控阀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获取的取气联箱内烟气的温度控制不同取气管路上的电控阀的打开幅度从而使经过各取气管路进入到取气联箱内的烟气混合后的温度在预设范围内。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环冷机一段烧结矿高温及烧结矿中铁基材料的催化作用,可以高效去除引入环冷机一段的待减排烟气中的CO成分,从而最终大幅度降低主烟道中CO的浓度及绝对数量,实现一氧化碳的减排。
[0015]将减排烟气分出一路用于给循环烟气余热并利用纯氧调解补充循环烟气的含氧量,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循环烟气中的空气配入量,以便最大程度提高烧结烟气作为循环烟气的循环率,从而显著降低烧结烟气直接从烟囱排出量,减轻烧结烟气净化处理系统负荷,节约烧结烟气净化处理系统运行费用。此外,本方法还可以降低烧结烟气中其他污染物如SO
x
、NO
x
、二噁英等的排放量。经过本专利技术减法方法处理后,最后从烟囱排出的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低于4000mg/Nm3,甚至可低于3000mg/Nm3。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从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减排系统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以下实施例1以方法为主线进行说明,同时兼顾实现该方法的系统,实施例2以减排系统为主线同时兼顾所实施的方法,二者相互补充共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烧结料层7在烧结机6上被点火器8点火后进行烧结反应,烧结产生的烧结烟气进入烧结机烟箱5,一般而言,进入烧结机最后(机尾)3个左右烟箱的烟温较高,成为高温烟气,进入前部其他烟箱的则为低温烟气。常规环冷机的冷却介质为空气,由料层下部鼓入,换热后的热风由上部引出,整个环冷机按热风温度划分为5段的冷却区域和取气区域,烧结完毕的烧结红矿由烧结机卸料后依次进入1段、2段、3段、4段及5段冷却区,最终被冷却到150℃左右。本专利技术所用环冷机19与常规环冷机的区别在于,本专利技术环冷一段冷却区的冷却介质采用烧结的低温烟气替代空气,1段冷却区与2段冷却区经隔板隔开,2

5段冷却区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
[0019]本专利技术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由烧结机6的烧结机烟箱5中选择性提取若干低温烟气烟箱中的低温烟气,低温烟气经取气管路4进入烧结烟气取气联箱3,剩余未提取的低温烟气直接进入主烟道1。由烧结机6烟箱5中提取部分高温烟气烟箱中的高温烟气,提取的高温烟气经高温烟气提取支管27进入烧结烟气取气联箱3,剩余未提取的高温烟气首先进入高温烟气换热器13进行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取烧结机排出的一部分烟气作为循环烟气进行补氧并再次鼓入烧结机进行循环利用;步骤S2:取烧结机排出的另一部分烟气作为待减排烟气进入环冷机一段并与环冷机一段的料层进行接触,待减排烟气中所含的一氧化碳被料层中的铁基催化剂催化而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从而得到减排烟气;步骤S3:所述减排烟气全部进入主烟道并在被净化后排出,或者一部分减排烟气进入主烟道并在被净化后排出,另一部分减排烟气汇入所述循环烟气并在被补氧后排入烧结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待减排烟气为烧结机排入到主烟道内的一部分烟气,或者为取自烧结机与主烟道相连的分支管路内的低温烟气或低温烟气与高温烟气的混合烟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烟气的温度为100

200℃,或所述混合烟气的温度为100

20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烟气的温度为120

130℃,或所述混合烟气的温度为120

13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烟气中一氧化碳的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减排烟气经鼓风机加压后依次进入环冷机烧结烟气鼓风罩、环冷机、环冷机料层和吸风罩并在环冷机料层中被预热,然后所含的一氧化碳在料层表面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碳而变为减排烟气,然后经所述吸风罩进入余热锅炉放热。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东华王子兵袁俊强孟娜常宏松顾坤山曾斌阎志强卢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富莱尔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