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状体相接触的电极-界面层复合结构、其制法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4672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网络状体相接触的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网络状体相接触的电极

界面层复合结构、其制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器件,具体涉及一种网络状体相接触的电极

界面层复合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基于该电极

界面层复合结构的光电器件,属于光电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柔性、轻质、色彩丰富以及适合于卷对卷工艺等诸多优点,在新一代光伏电池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有机半导体光电材料的不断开发以及界面工程的持续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已超过18%,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3]典型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是由共混的给、受体组成光活性层夹在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以及相应界面缓冲层之间制备而成。在制备过程中,各个功能层逐层沉积。其中,底电极通常采用预制备的ITO或者FTO等图案化电极,电子传输层采用ZnO,TiO2等金属氧化物,光活性层由给受体材料共混沉积,最后蒸镀MoO3空穴传输层以及金属顶电极Al。在有机太阳能电池商业化过程中,电池的大面积制备是一项基本要求。但是,采用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状体相接触的电极

界面层复合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金属纳米线网络,所述金属纳米线网络设置于活性层上;提供包含流体界面缓冲层材料;将所述流体界面缓冲层材料从作为顶电极的金属纳米线网络的顶部注入,使界面层在金属纳米线网络中形成贯通的结构,构建界面层与金属纳米线网络状体相接触的电极

界面层复合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界面缓冲层材料包括包含界面缓冲层材料的墨水,所述墨水包括流体界面缓冲层材料和溶剂,所述溶剂包括水和/或醇,所述醇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界面缓冲层材料包括聚合物、金属氧化物颗粒或溶胶

凝胶前驱体,所述流体界面缓冲层材料与空穴传输层或电子传输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吴送骆群马昌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