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对耳耳机、无线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4523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4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对耳耳机、无线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第一耳机被配置为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基于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智能设备的WIFI连接相关信息;与第二耳机建立第二蓝牙连接,并将WIFI连接相关信息通过第二蓝牙连接发送给第二耳机;根据WIFI连接相关信息与智能设备建立第一WIFI连接;基于第一WIFI连接和/或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来自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第二耳机配置为基于WIFI连接相关信息建立与智能设备的第二WIFI连接;基于第二WIFI连接和/或第二蓝牙连接,接收来自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如此,能降低接收音频数据的时延并且平衡好接收音频数据的功耗。且平衡好接收音频数据的功耗。且平衡好接收音频数据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对耳耳机、无线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耳机与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对耳耳机、无线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智能穿戴设备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产品呈现多样化,功能越来越丰富,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无线耳机发展迅速,出货量呈指数增长,发展前景非常好。TWS技术的实现是基于芯片技术的发展,是指手机通过连接主耳机,再由主耳机通过无线方式连接从耳机,实现真正的左右声道无线分离使用。
[0003]然而,现有的无线耳机由于蓝牙所在频段的拥挤,容易导致无线耳机收发音频数据的质量不高,而且,多需要用户手动操作无线耳机与智能设备建立WIFI连接,该过程中,可能要经过指定频道信息、跳过扫描阶段等等,极大地增加了无线耳机和智能设备之间音频数据传输的时延,降低了用户体验。此外,通常来说,只要接入通话,则播放的音乐就会立即中断。有时用户来不及去音乐播放APP上按下中断键,导致结束通话后,音乐会突兀地恢复播放,给用户带来不适的听音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无线对耳耳机、无线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其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就能够在WIFI连接的使用需求较高时自动让无线对耳耳机与智能设备建立WIFI连接,使得能够调用WIFI连接来提高接收来自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的音频质量,降低接收音频数据的时延并且平衡好接收音频数据的功耗,并且还能够让蓝牙连接和WIFI连接协同工作让听着音乐通话成为可能。
[0005]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无线对耳耳机,所述无线对耳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均支持蓝牙通信功能和WIFI通信功能;所述第一耳机被配置为:响应于无线对耳耳机中第一耳机的出盒或充电盒被打开,与支持蓝牙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基于所述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支持WIFI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的WIFI连接相关信息;并根据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第一WIFI连接;与所述第二耳机建立第二蓝牙连接,并将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通过第二蓝牙连接发送给第二耳机;基于所述第一WIFI连接和/或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来自所述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耳机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蓝牙连接,接收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建立与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二WIFI连接;基于所述第二WIFI连接和/或第二蓝牙连接/或侦听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来自所述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
[0006]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处理器、WIFI通信单元和蓝牙通信单元,所述蓝牙通信单元配置为:与支持蓝牙通信功能连同WIFI通信功能的无线对耳耳机建立蓝牙连接;所述WIFI通信单元配置为:与所述无线对耳耳机基于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建立WIFI连接;所述处理器配置为,在要播放
的音频数据包含音乐音频数据和通话语音数据的情况下:使得所述WIFI通信单元向所述无线对耳耳机传输音乐音频数据,使得所述蓝牙通信单元向所述无线对耳耳机传输通话语音数据,或者还使得所述WIFI通信单元向所述无线对耳耳机传输通话语音数据但以高于音乐音频数据的发送优先级参数来传输。
[0007]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处理器所执行的步骤。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对耳耳机通过与智能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并基于蓝牙连接接收来自智能设备的WIFI连接相关信息,根据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与智能设备建立WIFI连接,无需用户手动操作就能够在WIFI连接的使用需求较高时自动让无线对耳耳机与智能设备建立WIFI连接,使得能够调用WIFI连接来提高接收来自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的音频质量,降低接收音频数据的时延并且平衡好接收音频数据的功耗。
[0010]无线对耳耳机可以实现通过WIFI连接和/或蓝牙连接来接收来自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能够让蓝牙连接和WIFI连接协同工作让听着音乐通话成为可能。实现了无线对耳耳机与支持WIFI音频传输、不支持WIFI音频传输(但是支持蓝牙音频传输)的智能设备的回连,并且在实现与支持WIFI音频传输的智能设备的回连时,能够降低时延。
[0011]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说明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2]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类似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组件的不同示例。附图通过举例而不是以限制的方式大体上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这样的实施例是说明性和示例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方法、装置、系统或具有用于实现该方法的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穷尽或排他的实施例。
[0013]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对耳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对耳耳机接收来自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的流程图。
[0015]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智能设备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0017]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本申请中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
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在本申请中,各个步骤在图中所示的箭头仅仅作为执行顺序的示例,而不是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实施例中描述的执行顺序,执行顺序中的各个步骤可以合并执行,可以分解执行,可以调换顺序,只要不影响执行内容的逻辑关系即可。
[0018]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19]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对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对耳耳机包括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机和第二耳机均支持蓝牙通信功能和WIFI通信功能;所述第一耳机被配置为:响应于无线对耳耳机中第一耳机的出盒或充电盒被打开,与支持蓝牙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建立第一蓝牙连接;基于所述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支持WIFI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的WIFI连接相关信息;并根据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与所述智能设备建立第一WIFI连接;与所述第二耳机建立第二蓝牙连接,并将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通过第二蓝牙连接发送给第二耳机;基于所述第一WIFI连接和/或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来自所述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所述第二耳机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二蓝牙连接,接收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建立与所述智能设备的第二WIFI连接;基于所述第二WIFI连接和/或第二蓝牙连接/或侦听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来自所述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对耳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音频数据包含音乐音频数据和通话语音数据的情况下:所述无线对耳耳机中的任一耳机被配置为:基于所述第一WIFI连接或第二WIFI连接,接收来自智能设备的音乐音频数据,且基于所述第一蓝牙连接或第二蓝牙连接或侦听第一蓝牙连接,接收来自智能设备的通话语音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对耳耳机,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WIFI连接或第二WIFI连接,接收来自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且通话语音数据的发送优先级参数高于音乐音频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对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优先级参数包括最小争用窗口、最大争用窗口、仲裁帧间间隔数、最大传输机会历时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对耳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连接相关信息包括智能设备的软接入点相关信息或智能设备的WIFI直连相关信息;其中,所述软接入点相关信息包括服务集标识、加密设置、WIFI工作频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WIFI直连相关信息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伟峰陈俊黎骅
申请(专利权)人:恒玄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