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雨勤专利>正文

铣刀研磨砂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3094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刀研磨砂轮,包括基体(1)、涂覆于所述基体外缘端面以及四周表面的磨料层(2)。所述基体(1)由与铣刀刀刃形状适配的圆柱体以及两个圆锥台轴向叠合构成。通过在砂轮上设置两处研磨后斜角的圆锥台,可以实现不用更换砂轮即可研磨φ2~φ12的所有刀具,提高了铣刀再研磨的效率,克服了频繁更换砂轮而影响研磨精度的缺陷。(*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加工刀具刃口的磨具,尤其涉及一种铣刀研磨的磨具。
技术介绍
利用现有铣刀研磨机进行铣刀研磨时,通常是将铣刀放在高速转动砂轮相应的位置,再分别对铣刀的刀刃角、前斜角、后斜角进行研磨。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由于现有的砂轮加工铣刀后斜角的位置只有一处,而刀具直径大小的不同需要的后斜角的宽度不一样,对于研磨较大直径(4)8 4)12)的刀具,需用后斜角位置较宽的砂轮来研磨,对于研磨小直径的刀具,需要从新更换后斜角位置较窄的砂轮来研磨。但是,更换砂轮需拆开研磨机面罩,并做好灰尘清扫等工作。现有铣刀研磨机使用不方便,效率低下。且经常拆卸,容易影响装配精度,从而影响刀具的研磨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高效高精度的铣刀研磨砂轮。本技术提出的铣刀研磨砂轮,其包括基体、涂覆于基体外缘端面以及四周表面的磨料层。基体由与铣刀刀刃形状适配的圆柱体以及圆锥台轴向叠合构成。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基体包括两个小端相对的圆锥台、设于两圆锥台之间的第一圆柱体、连接于一圆锥台外端面的第二圆柱体。较优的,设于第一圆柱体与第二圆柱体之间的圆锥台的楔形角小于另一圆锥台的楔形角。所述基体由可以钢材或铝材制作。所述的磨料层可以是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层或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层。本技术通过在砂轮外圆上设置两个不同楔形角的圆锥台,小楔形角的圆锥台可用于研磨小直径(4>2 45)刀具的后斜角103,大楔形角的圆锥台用于加工大直径(4>6 <H2)的刀具的后斜角103。从而实现不用更换砂轮便可研磨》2 cH2的所有规格的刀具,提高了铣刀再研磨的效率,克服了频繁更换砂轮而影响研磨精度的缺陷。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砂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铣刀头的立体视图8为铣刀刀刃角、前斜角、大直径铣刀后斜角和小直径铣刀后斜角研磨工作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3、图4示出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基本结构,所述的铣刀研磨砂轮,包括铝材基体1、涂覆于该基体外缘端面以及四周表面的树脂结合剂金刚石磨料层2。基体还可以由钢材制作,磨料层2可采用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层。根据需要,集体也可以由其他金属材料制作,如,铝材。磨料层2可采用其他材料制作,如,金属结合剂立方氮化硼层、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层或树脂结合剂立方氮化硼层等等。基体l由与铣刀刀刃形状适配的圆柱体以及两个圆锥台轴向叠合构成。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基体l包括两个小端相对的圆锥台2K 22、设于两圆锥台之间的第一圆柱体20,连接于上面的圆锥台21外端面的第二圆柱体23。位于上面的圆锥台21的楔形角a和楔形角尖顶形成的轴向宽度C均小于下面的圆锥台22的楔形角b和楔形角尖顶形成的轴向宽度D。根据需要,位于上面的圆锥台21的楔形角a和楔形角尖顶形成的轴向宽度C也可以大于下面的圆锥台22的楔形角b和楔形角尖顶形成的轴向宽度D (图中未示出)。请参阅图7,砂轮外圆上设置两个不同楔形角的圆锥台,小楔形角的圆锥台21可用于研磨小直径(4>2 4>5)铣刀的后斜角103,大楔形角的圆锥台22用于研磨大直径(巾6 铣刀的后斜角103、刀刃角101、前斜角102。如图6、图7、图8所示,使用时主要是将砂轮安装在研磨机上,通过马达带动砂轮旋转。将铣刀摆放在铣刀3所在位置,并使铣刀3和砂轮上端面IO形成一定的角度(研磨刀刃角101所需要的角度),利用砂轮上端面IO对铣刀3的刀刃角101进行研磨。将铣刀摆放在铣刀4所在位置,并使铣刀4和砂轮上端面IO形成一定的角度(研磨前斜角102所需要的角度),利用砂轮上端面10对铣刀4的前斜角102进行研磨。将铣刀摆放在铣刀5的位置,使铣刀平行于砂轮平面,并偏离砂轮中心一定的距离(研磨后斜角103所需的距离),利用下面的圆锥台22的大楔形角,对大直径刀具(4>6 4>12)的后斜角103进行研磨。将铣刀摆放在铣刀6的位置,使铣刀平行于砂轮平面,并偏离砂轮中心一定的距离(研磨后斜角103所需的距离),利用上面的圆锥台21的小楔形,对小直径刀具(4>2 4)5)的后斜角103进行研磨。上述铣刀位置的定位可以利用研磨机上的工装来定位。通过在砂轮上设置两处研磨后斜角的圆锥台,可以实现不用更换砂轮即可研磨小2 4) 12的所有刀具,提高了铣刀再研磨的效率,克服了频繁更换砂轮而影响研磨精度的缺陷。权利要求1、一种铣刀研磨砂轮,包括基体(1)、涂覆于所述基体外缘端面以及四周表面的磨料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由与铣刀刀刃形状适配的圆柱体以及两个圆锥台轴向叠合构成。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研磨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1)包括两个小端相对的圆锥台(21、 22)、设于两圆锥台之间的第一圆柱体(20)、连接于一圆锥台(21)外端面的第二圆柱体(23)。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刀研磨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第一圆柱体(20)与第二圆柱体(23)之间的圆锥台(21)的楔形角(a)和楔形角尖顶形成的轴向宽度(C)均小于另一圆锥台(22)的楔形角(b)和楔形角尖顶形成的轴向宽度(D)。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刀研磨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于第一圆柱体(20)与第二圆柱体(23)之间的圆锥台(21)的楔形角(a)和楔形角尖顶形成的轴向宽度(C)均大于另一圆锥台(22)的楔形角(b)和楔形角尖顶形成的轴向宽度(D)。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刀研磨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由钢材或铝材制作。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铣刀研磨砂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料层(2)是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层、金属结合剂立方氮化硼层、树脂结合剂金刚石层或树脂结合剂立方氮化硼层的任一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刀研磨砂轮,包括基体(1)、涂覆于所述基体外缘端面以及四周表面的磨料层(2)。所述基体(1)由与铣刀刀刃形状适配的圆柱体以及两个圆锥台轴向叠合构成。通过在砂轮上设置两处研磨后斜角的圆锥台,可以实现不用更换砂轮即可研磨φ2~φ12的所有刀具,提高了铣刀再研磨的效率,克服了频繁更换砂轮而影响研磨精度的缺陷。文档编号B24B3/02GK201405226SQ200920130420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冯雨勤 申请人:冯雨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刀研磨砂轮,包括基体(1)、涂覆于所述基体外缘端面以及四周表面的磨料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由与铣刀刀刃形状适配的圆柱体以及两个圆锥台轴向叠合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雨勤
申请(专利权)人:冯雨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