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9295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此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主要由玻璃系统、窗框、遮阳机构和监控机构构成,利用监控机构中的太阳辐射传感器和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室外的太阳辐射数据及空气温度数据,并将数据输送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基于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并根据太阳辐射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值,同时提取外窗几何参数,以确定卷膜展开程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保障建筑室内全年的热环境与采光效果,并降低建筑空调与采暖能耗。并降低建筑空调与采暖能耗。并降低建筑空调与采暖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遮阳装置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研究表明,通过外窗的热损失占围护结构总热损失的40%~50%,是建筑整体传热的薄弱环节。在夏季,太阳辐射透过外窗进入室内,使得室内升温从而导致热环境恶化并且空调能耗攀升。
[0003]目前,Low

E玻璃等节能玻璃大量应用,虽然降低了建筑夏季的空调能耗,但是由于其无法调节其保温与遮阳性能,在冬季恶化了室内被动采暖和天然采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的控制方法。此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控制方法可实现外窗光热性能的动态调节,保障了建筑室内的热环境和采光效果,且还降低了能耗。
[0005]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中央处理器根据计时器确定运行时长,并根据时钟模块确定系统的工作时间,将工作时间与设定的上班时间进行对比;
[0008]S2、若系统的工作时间处于上班时间,中央处理器接收来自太阳辐射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太阳辐射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值,同时提取外窗几何参数,调用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计算对应时刻的卷膜目标开度H1,并根据卷膜目标开度H1以调整卷膜的实际展开程度;
[0009]S3、若系统的工作时间不处于上班时间,则判断工作时间是否处于采暖季:
[0010]若工作时间处于采暖季,则说明建筑夜间有保温需求,中央处理器输出信号至电机转轴,控制卷膜向下完全展开,使卷膜与玻璃之间形成稳定的调节空气层,增大其热阻以保温;
[0011]若工作时间不处于采暖季,则说明建筑夜间有散热需求,中央处理器输出信号至电机转轴,控制卷膜向上完全收起,降低其热阻以散热;
[0012]S4、计时器经过设定步长后,重复步骤S1~S3。
[0013]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下:
[0014]A1、在能耗模拟软件中建立各热工分区对应的典型建筑模型,并输入对应的气象数据;
[0015]A2、为典型建筑模型的外窗与幕墙设置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通过调整遮阳系统的参数产生N种遮阳面积比例SR,并对N种工况进行批量能耗模拟;
[0016]A3、编写程序自动获取N种工况模拟后生成的全年逐时建筑能耗E、室内眩光指数DGI和室外环境参数,并以DGI小于19且E最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逐时最佳的SR;
[0017]A4、针对每个热工分区,基于筛选出来的8760组数据,通过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SR与室外空气温度T
a
的数学关系式,从而得到不同热工分区对应的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
[0018]优选的,室外空气综合温度T
sa
与室外太阳辐射I和室外空气温度T
a
存在以下关系:
[0019][0020]式中ρ
s
为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α
e
为围护结构外表面总换热系数,W/(m2·
K)。
[0021]优选的,所述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以室外空气综合温度T
sa
为自变量,所述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在不同热工分区具有不同的表态式:
[0022]在温和地区,表达式为:
[0023][0024]在夏热冬暖地区,表达式为:
[0025]SR≥70%(T
sa
≥34℃),
[0026]在夏热冬冷地区,表达式为:
[0027][0028]在寒冷地区,遮阳装置位于东南西向时,表达式为:
[0029][0030]在寒冷地区,遮阳装置位于北向时,表达式为:
[0031][0032]优选的,步骤S2中根据卷膜目标开度H1以调整卷膜的实际展开程度包括以下具体过程:
[0033]系统中的位移传感器检测卷膜实际开度H2,并将信号传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计算卷膜开度差ΔH=H2‑
H1;
[0034]若ΔH>0,则中央处理器输出信号至电机,控制卷膜向上收起,卷膜收起开度为ΔH;
[0035]若ΔH=0,则说明卷膜此时开度满足要求,无需动作;
[0036]若ΔH<0,则中央处理器输出信号至电机,控制卷膜向下展开,卷膜开度为

ΔH。
[0037]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的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包括玻璃系统、窗框、遮阳机构和监控机构,所述玻璃系统安装于窗框;所述遮阳机构包括电机、卷膜、导轨、重型下梁和底部封口,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扣盖安装于玻璃系统的上方,所述卷膜与电机连接,所述卷膜的下端与重型下梁连接,所述导轨玻璃系统的两侧,所述重型下梁的两端分别与相应的导轨连接,所述底部封口的一端与卷膜的下端连接,所述底部封口的另一端与玻璃系统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玻璃系统的两端设有边缘遮光槽,此边缘遮光槽、玻璃系统、卷膜和底部封口形成调节空气层;
[0038]优选的,所述监控机构包括太阳辐射传感器、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太阳辐射传感器和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玻璃系统的外侧,所述位移传感器安装于重型下梁,所述太阳辐射传感器、室外空气温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电机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0039]优选的,所述卷膜对入射的太阳辐射进行同光谱反射,并且在波长380~780nm的透射比≥70%。
[0040]优选的,所述玻璃系统包括第一玻璃、第二玻璃和高透薄膜,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形成封闭空气层,所述高透薄膜设置于封闭空气层内以将封闭空气层分隔形成两个独立封闭空气层。
[0041]优选的,所述封闭空气层填充惰性气体或进行抽真空处理。
[0042]优选的,所述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均采用超白玻璃。
[0043]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44]1、本专利技术的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装置可实现外窗光热性能的动态调节,保障建筑室内全年的热环境与采光效果,并降低建筑空调与采暖能耗。
[0045]2、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以建筑能耗最低和室内眩光为指标,建立了遮阳面积比与室外气象条件的预测模型,可最大限度改善室内的热环境与光环境,并保证建筑能源消耗最少。
附图说明
[004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的侧视图。
[004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玻璃系统的示意图。
[0049]图4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的室内热环境测试结果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中央处理器根据计时器确定运行时长,并根据时钟模块确定系统的工作时间,将工作时间与设定的上班时间进行对比;S2、若系统的工作时间处于上班时间,中央处理器接收来自太阳辐射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太阳辐射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值,同时提取外窗几何参数,调用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计算对应时刻的卷膜目标开度H1,并根据卷膜目标开度H1以调整卷膜的实际展开程度;S3、若系统的工作时间不处于上班时间,则判断工作时间是否处于采暖季:若工作时间处于采暖季,则说明建筑夜间有保温需求,中央处理器输出信号至电机转轴,控制卷膜向下完全展开,使卷膜与玻璃之间形成稳定的调节空气层,增大其热阻以保温;若工作时间不处于采暖季,则说明建筑夜间有散热需求,中央处理器输出信号至电机转轴,控制卷膜向上完全收起,降低其热阻以散热;S4、计时器经过设定步长后,重复步骤S1~S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的建立过程如下:A1、在能耗模拟软件中建立各热工分区对应的典型建筑模型,并输入对应的气象数据;A2、为典型建筑模型的外窗与幕墙设置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通过调整遮阳系统的参数产生N种遮阳面积比例SR,并对N种工况进行批量能耗模拟;A3、编写程序自动获取N种工况模拟后生成的全年逐时建筑能耗E、室内眩光指数DGI和室外环境参数,并以DGI小于19且E最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逐时最佳的SR;A4、针对每个热工分区,基于筛选出来的8760组数据,通过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SR与室外空气温度T
a
的数学关系式,从而得到不同热工分区对应的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室外空气综合温度T
sa
与室外太阳辐射I和室外空气温度T
a
存在以下关系:式中,ρ
s
为围护结构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α
e
为围护结构外表面总换热系数,W/(m2·
K)。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温与遮阳性能独立调节的遮阳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以室外空气综合温度T
sa
为自变量,所述遮阳面积比预测模型在不同热工分区具有不同的表达式:在温和地区,表达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林毛会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