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学信号可调控的液晶聚合物薄膜传感基底的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85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信号可调控的液晶聚合物薄膜传感基底的制备,并且通过对可卡因分子的检测,探究该传感基底的响应性能。该薄膜的制备包括不同粒径二氧化硅颗粒的合成及纯化、液晶聚合物预聚液的制备,反蛋白石结构成型模板以及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制备的液晶聚合物薄膜用于生物液晶传感器的制备,以及对可卡因分子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液晶聚合物薄膜材料的光学信号可以利用核酸适配体调节液晶分子的有序度实现,成功地解决了传统液晶传感器光学信号不稳定,液晶薄膜难以重复利用,不能对目标分子进行定量分析的缺点,对可卡因的检测表现出很好的选择性,对可卡因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0pM,满足了实际应用中对检测灵敏度的要求。的要求。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信号可调控的液晶聚合物薄膜传感基底的制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传感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学信号可调控的液晶聚合物薄膜传感基底的制备。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是一种在一定温度范围呈现出不同于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殊物质态,它的形成以分子长程取向与液体的流动性结合为前提,因此液晶兼有液相和固相的特性,既具有各向异性的晶体所特有的双折射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液晶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物理性质的材料,作为媒介信号构建了液晶生物传感器,通过液晶对偏振光的双折射性,通过监测液晶分子取向变化所引起的相关光学信号,实现对生物信号的迅速检测,且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生物传感技术。根据液晶基底的不同,液晶生物传感器可分为三类,固相型液晶生物传感器,液晶

液相型生物传感器和液滴型生物传感器,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的特色以及优缺点,利用不同物质对液晶分子不同的诱导作用力,使液晶分子取向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液晶分子的双折射率改变,通过偏光显微镜进行观察,利用显微镜图像的直观性,进行简单准确的判断,从而达到检测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信号可调控的液晶聚合物薄膜传感基底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单分散SiO2纳米颗粒的合成a.SiO2种子合成在250mL三口瓶中加入80mL无水乙醇,然后加入10~25mL浓度为1~5%的氨水,以200

400rpm的速度搅拌混合均匀,待缓慢加热到40~60℃后,再加入2~5mL的正硅酸乙酯(TEOS),继续反应12~24h,最后得到淡蓝色的半透明SiO2种子溶液;b.SiO2种子的生长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120mL无水乙醇和10~25mL质量分数为20~50%浓氨水,在转速为300~500rpm搅拌下混合均匀,然后滴加0.5~1.5mL SiO2种子,保持55℃恒温油浴及搅拌速度不变。10min后用注射泵向锥形瓶中缓慢滴加体积比为1:(2~5)的TEOS/乙醇溶液,速度为0.1mL/min;通入时间为3~7h,之后反应12h得到单分散SiO2纳米颗粒分散液;(2)单分散SiO2纳米颗粒的纯化,具体的纯化步骤如下:首先将步骤(1)合成的SiO2颗粒分散液在11000rpm下离心5~20min,去掉上清液,然后加入超纯水,超声、离心至离心管底部SiO2粒子呈现出明亮的彩虹色,取SiO2分散液于烘箱中干燥,待质量不再变化,称量干燥后SiO2的质量;(3)蛋白石光子晶体模板的制备首先将载玻片用新配的Piranha溶液在60~80℃下浸泡3~4h,然后分别用大量的超纯水清洗2~3次,乙醇冲洗1~3次,用氮气吹干,放入90~120℃烘箱中烘干2~3h后备用;将两块洗净的载玻片放入盛有质量体积比为0.4

1.4%的SiO2分散液中,在50

65℃的烘箱中垂直沉积6

12h,沉积好的蛋白石光子晶体模板在50

80℃烘箱中干燥2

4h后备用。(4)液晶聚合物薄膜预聚液的制备液晶聚合物薄膜预聚液由以下成分组成:质量体积比为15

20%的4

[(6

丙烯酰氧基)己氧基]

4'

氰基联苯,质量体积比为15

20%的丙烯酸,质量体积比为5

10%的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阳王世红朱安苹陈千山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