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式炒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737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筒式炒药机,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通过支撑件转动设置有炒药筒体,炒药筒体的外侧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环,第一齿轮与固定在安装底座上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炒药筒体内转动设有空心螺杆,空心螺杆的右端穿过炒药筒体的右侧壁后通过旋转接头与热风管转动连接,空心螺杆位于炒药筒体内的部分设有若干个出风孔,炒药筒体的右侧壁外侧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齿轮,空心螺杆上套设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环,炒药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条形隔板,空心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与炒药筒体内侧壁滑动接触的推板,推板上设有与条形隔板适配的缺口,炒药筒体的左侧铰接有开合门。合门。合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筒式炒药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材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滚筒式炒药机。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材炮制后入药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点,而最常用的炮制方法为炒制法,中药炒制的目的是增强疗效,缓和或改变药物性能,降低毒性,减少刺激性,便于制剂和利于贮藏。目前对中药材进行炒制常会采用滚筒式炒药机,但现有的滚筒式炒药机在炒药后难以将中药从炒药机内取出,在专利公开号为CN217311173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出料的中药材滚筒式炒药机,通过出料电机带动调节丝杆转动与限位杆配合推动出料推板在炒药筒体的内部由右向左移动,进而将炒药筒体内部炒好的中药材推出炒药筒体,同时避免部分中药材残留在炒药筒体内部,进而实现快速出料,提高该中药材滚筒式炒药机的工作效率。但采用此种方式时,炒药筒体的内部未设置任何翻转机构,仅仅依靠炒药筒体的旋转对中药材进行简单的翻滚,容易使药材堆中心处的药材始终位于中心处,而药材堆外侧与炒药筒体接触的部分在炒药筒体的内壁上滑动始终与炒药筒体的内壁接触,翻炒均匀度较差,造成炒制出的药材成品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既能够方便出料又能够保证炒制质量的滚筒式炒药机。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滚筒式炒药机,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通过支撑件转动设置有炒药筒体,所述炒药筒体的外侧套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齿轮与固定在安装底座上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所述炒药筒体内转动设有空心螺杆,所述空心螺杆的右端穿过所述炒药筒体的右侧壁后通过旋转接头与热风管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螺杆位于所述炒药筒体内的部分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炒药筒体的右侧壁外侧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空心螺杆上套设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二齿环,所述炒药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条形隔板,所述空心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炒药筒体内侧壁滑动接触的推板,所述推板上设有与所述条形隔板适配的缺口,所述炒药筒体的左侧铰接有开合门。
[0005]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螺杆的中轴线与所述炒药筒体的中轴线重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条形隔板沿着所述炒药筒体的周向均匀布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条形隔板倾斜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炒药筒体的右侧壁上固定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电机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靠近所述第二齿环的一侧开设有条孔,所述第二齿轮的一部分穿过条孔与第二齿环啮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炒药筒体的右侧壁上设有密封轴承,所述空心螺杆套设在所述密封轴承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推板的中心处固定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与所述空心螺杆螺
纹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环沿着所述炒药筒体的轴向对称设置有两组。
[0012]采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炒药筒体内设置条形隔板,可使中药材在条形隔板的作用下沿着炒药筒体的周向方向上升,并转动至高处时落下,避免中药材堆中心处以及与炒药筒体接触的外侧部分的相对位置未发生变化的情况,提高中药材在炒制筒体内的翻炒均匀度,提高成品质量。通过将空心螺杆与热风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使热空气通过热风管、空心螺杆经出风孔灌入炒药筒体内,并通过与条形隔板的配合,使中药材从高处落下时与热空气接触,进一步提高中药材的炒制效率,缩短炒制时间。再者,通过推板与空心螺杆的螺纹连接、以及条形隔板对推板的限位,使得空心螺杆转动时,推板能够在空心螺杆上做往复直线运动,使推板从炒药筒体的左侧移动至右侧,将炒药筒体内的中药材推出,即可方便在炒制完成后将中药材取出。通过本技术,即可保证中药材的翻炒均匀度,又可方便出料。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的A的细节放大图。
[0018]附图中:100

安装底座,101

支撑件,200

炒药筒体,201

第一齿环,202

条形隔板,203

开合门,204

密封轴承,300

第一电机,301

第一齿轮,400

空心螺杆,401

旋转接头,402

热风管,403

第二齿环,500

第二电机,501

第二齿轮,502

安装座,5021

条孔,600

推板,601

缺口,603

螺纹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0020]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滚筒式炒药机的实施例,一种滚筒式炒药机,包括安装底座100,安装底座100用于支撑炒药筒体200,炒药筒体200包括加热机构和内筒,加热机构对内筒进行加热对中药材进行炒制。所述安装底座100上通过支撑件101转动设置有炒药筒体200,此时支撑件101可设置两组,支撑件101的上端设有与炒药筒体200的外侧壁相配合的弧形支撑槽。所述炒药筒体200的左侧铰接有开合门203,便于将中药材放入到炒药筒体200内或炒药筒体200内的中药材排出,开合门上可设置排烟机构,以减小炒制过程中烟雾对炒制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0021]所述炒药筒体200的外侧套设有与第一齿轮301啮合连接的第一齿环201,所述第一齿轮301与固定在安装底座100上的第一电机300的输出端固定,此时,第一电机300驱动第一齿轮301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齿环201带动炒药筒体200转动,炒药筒体200转动时带动炒药筒体200内的中药材翻转,对中药材进行炒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环201沿着所述炒药筒体200的轴向对称设置有两组,此时,可提高炒药筒体200转动的稳定性。
[0022]所述炒药筒体200内转动设有空心螺杆400,所述空心螺杆400的右端穿过所述炒
药筒体200的右侧壁后通过旋转接头401与热风管402转动连接,此时,热风管402可与热风机连接,热风管402上还可设置电磁阀,以控制热风管402的进风。此时热风管402还可与炒药筒,200的排烟系统连通,对炒药筒体200在炒制时产生的烟气进行处理后,使热空气循环进入炒药筒体内200,可提高本技术的能源利用率。所述空心螺杆400位于所述炒药筒体200内的部分设有若干个出风孔,进一步地,出风孔上可设置滤网,避免中药材的药渣通过出风孔进入空心螺杆400内。此时,当炒药筒体200对中药材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式炒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00),所述安装底座(100)上通过支撑件(101)转动设置有炒药筒体(200),所述炒药筒体(200)的外侧套设有与第一齿轮(301)啮合连接的第一齿环(201),所述第一齿轮(301)与固定在安装底座(100)上的第一电机(300)的输出端固定,所述炒药筒体(200)内转动设有空心螺杆(400),所述空心螺杆(400)的右端穿过所述炒药筒体(200)的右侧壁后通过旋转接头(401)与热风管(402)转动连接,所述空心螺杆(400)位于所述炒药筒体(200)内的部分设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炒药筒体(200)的右侧壁外侧固定有第二电机(500),所述第二电机(500)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齿轮(501),所述空心螺杆(400)上套设有与第二齿轮(501)啮合的第二齿环(403),所述炒药筒体(200)的内侧壁上设有轴向延伸的条形隔板(202),所述空心螺杆(400)上螺纹连接有与所述炒药筒体(200)内侧壁滑动接触的推板(600),所述推板(600)上设有与所述条形隔板(202)适配的缺口(601),所述炒药筒体(200)的左侧铰接有开合门(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树云彭启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启隆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