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连接方法和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2708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了一种提供软管管件连接的新方法,其中最初管件(2)具有增大的端部(4)。套筒(10)被导入柔性软管(3)的端部(5)。套筒(10)具有与软管(3)的内径(9)相同的内径(11)。优选地当软管(3)的端部(5)已经放置在套筒上时,使套筒(10)的内径增大。然后与套筒(10)安装在一起的软管被导入管件(2)的增大端(4)。然后将增大端(4)压褶而固定套筒(10)和软管(3),并提供不透流体的和机械坚固的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将柔性软管件连接到管套的方法,尤其用 于将柔性软管件连接到管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将柔性软管件连接到 管套或管件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应用中特别是在机动车应用中,柔性软管和刚性管件用于传送 流体如油、水、空气和/或气体。柔性软管常常连接到其它部件例如端部配 件、装置或管件。柔性软管典型地由包括塑料、弹性体、橡胶、线、金属 丝或类似物等的不同材料复合而制成。该连接技术应该提供可靠的和密封 的连接。US 2,902,299提到一种具有截锥形金属套筒的软管联接组件,该金属 套筒插入该软管的端部中并设有向外压制成的沿周向延伸的圓状凸缘。该 凸缘与包围软管端部的内阶梯状的外套筒的肩部相接触。外套筒设有外螺 紋或形成螺帽,以便能够提供可以紧扣在一起的两个互补的外套筒。US 5,476,291公开了另一种联接组件,其具有能够相互螺紋连接的凸 部件和凹部件。通过各具有用于容纳软管端的轴向孔的套筒或套管,两个 軟管端可以分別固定到凸部件和凹部件上。WO 01/46611 Al公开了 一种用于联接两个管件的联4委组件。 一联冲妄件 具有接管,该联接件通过该接管的径向扩大部被插入并且附接到塑料管件 上。螺母被连接到该接管上。 一联接件旋进金属管件并且设有外螺紋以便 拧到该螺母上。WO/2006/040082公开了 一种使用特别形状的管件端部的导管连接, 该管件端部插入到软管的开口端。保持器用于将软管端固定到导管端。该 保持器固定到导管的凸缘并且包括两个轴向延伸的保持翼片,该保持翼片 通过紧固带而被固定在导管的外侧上。该保持翼片位于导管的外侧与紧固 带之间且被夹在在它们之间。4虽然这个组件提供可靠的和廉价的且易于生产的导管与软管的连才妄, 然而流体通道的内径可能在导管与软管的过渡处改变。这是由于管件和软 管的直径不同造成的。从另 一方面来说,如果使用相同内径的导管和软管, 特定的轮廓的管件端部不得不被推进软管的开口端,这可能需要大的轴向 力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问题。虽然这个组件大体上是可靠的,但是去除会影响流体流动的任何内肩 部或内径变化的管件连接装置是所希望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平坦的内部形状的管件-软管连接。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和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装置来实现。本专利技术使用具有管状部的套筒,该管状部起初具有减小的直径。在已 将这个管状部插入到软管的开口端以后,该管状部将被扩张,直到它的内 径等于软管的内径。该被固定在管套里面的组件提供具有平坦内壁的管 道。该套筒形成有一接管,该接管的外径大于软管的内径。柔性软管特别 地可以包括钢编织层或纱线编织层。虽然这些编织软管总体上是柔性的, 但是它们通常硬到可以抵抗所有扩宽它们的尝试。这种情况由于以下原因特别适用管包括内部的非柔性的衬里,例如由塑料制成。这类衬里常用 在这样的管中该管用于腐蚀性流体或者另外地用于将会溶解或渗透该管 的弹性体的流体。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提供一种将接管放置在软管里面的方式, 同时一旦接管和软管被扩张,接管和软管的轴向相对运动是不需要的。该 方法提供一种具有平坦无阶梯的内壁和一致内径的组件。该接管还可以包括连接机构如凸缘、内螺紋或外螺紋等等。所以它可 以流体连接地连到装置和组件的其它软管、管件、流体管道。该接管可以固定在外壳里面或管套里面。在优选实施例中,该管套由 张开的管件端所限定,该管件端容纳软管与位于其中的至少部分地被扩宽 的套筒。在对管件端的区域压缩之后,软管和套筒在管套中被固定住。优 选地管件的内径等于扩宽后的套筒的内径。简而言之,连接装置由可压缩 的管件端管套、带凸缘的可扩张的套筒和夹在其间的软管所形成。特别地软管管件连接装置将避免流体流动的任何限制,并且产生非常 低的压降。它可以用于机动车的空气调节系统。由于压降减小,该装置有5助于将使用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系统的功效增加并减小能耗。这些系统可以是空 气调节系统、液压系统或类似物。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在高流速系统中特别有用。插入到软管的开口端的套筒限定出管件连接器的内壁。而且它为软管 的柔性壁提供内接合。管件端的管套部包括向内变形的区域,该区域将软 管壁压靠在套筒的外圆周表面上。从而软管被夹在套筒与管套之间并且将 被牢固地保持住。所以,本专利技术提供耐用的机械连接和不漏的密封。特别 地它确保管道的内径不会因管套部变形而减小。套筒将防止由于向内挤压 力的施加而导致软管塌陷或甚至减小管道的横截面积。优选地,管状延伸包括平坦的柱形内圆周表面。它也可以具有平坦的 柱形外表面。然而套筒的外表面可以设有固紧机构以用于将软管更好地固 定在套筒上。为此,外表面可以设有锯齿部、环形肋条、凸起、齿形部、 突出、压痕或类似物。凸缘可以设在套筒的一端上。该凸缘可以与管套部的压缩区域相接 合。这将有助于接合处抵抗轴向力、应力和振动,从而增加连接装置的可 靠性。可以有的密封件可以放置在套筒上的延长管状部和凸缘部的至少一 个上面。如果套筒、软管的内壁、管套和软管的外表面之间的接合面提供 有任何的流体不漏的密封,就可以省去密封零件。从附图、说明书描述或权利要求书中将得知本专利技术的更多细节和优选 实施方式。本说明书描述将紧扣本专利技术的主题和相关事实。附图说明参考附图,将以举例的方式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说明性的实施例,其中图l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的断面图2是变形前管件端部的断面图3是部分地张大用于形成管套部的管件端部;图4是软管端部的断面图5是具有缩径的管状延伸部的套筒的断面图6是插入到软管的套筒的断面图7是根据图6的装置在管状延伸部张大之后的断面图8是连接装置在管件端部的管套部压缩之前的断面图;和图9是本专利技术连接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断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说明了不可拆卸地连接管件2和软管3的导管连接装置。该管件 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例如薄壁钢管。它可以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制成, 例如钢、不锈钢、铜、铝或者任何其它可塑性变形的材料。软管3优选地 包括至少一层弹性材料,该弹性材料可选地由纺织材料、钢丝或类似物强 化而成。管件2和软管3都具有端部4、 5和>^人中延伸的管道6、 7。该管 道6和7各具有直径8、 9。直径8优选地与直径9相等。端部4形成管套, 该管套容纳并机械地固定所述端5在其中。管套的向外张开端4a在径向 上包围软管3并提供对该软管3的一些保护。端部4和5重叠并限定出连接区域。套筒10定位在连接区域里面和 管件2的端部4里面。套筒10包括通孔,具有限定出直径11的柱形壁。 直径11优选地与直径8和9相等。套筒的外圆周表面可以是平坦的。作 为替代,它可以设有保持机构,例如肋条、凸起、齿形部或者类似物,该 固定机构提供套筒和其上软管的形状配合的接合。套筒10包括环形凸缘12和设置在其上的截锥形的端面13。凸缘12 的外圆周由圆柱形表面14所限定。可选地至少一个密封件15可以i殳置在 横切外表面14的凹槽中。密封件15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密封件,优选是环 形密封件,例如O型圈或类似物。管状延伸部16从凸缘12延伸进入软管3的开口端5。管状端16优选 地在经倒圆的环形边纟彖17终止。肩部18可以i殳置在凸缘12与管状延伸 部16之间。管状延伸部16可以有地载带一个或几个密封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柔性软管件(3)连接到管套(4)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5)的所述软管件(3); 提供具有管状部(16)的套筒(10),该管状部(16)装入到所述软管件(3)的所述开口端(5); 将所述套 筒(10)的所述管状部(16)放置在所述软管(3)的所述开口端(5)里面; 扩张所述套筒(10)的所述管状部(16)和所述软管(3)的所述端(5); 提供刚性管件(2)的端部(4),并且扩张所述管件(2)端的所述端部(4)用于形 成管套(4),以便容纳所述软管端(5)与位在其中的至少部分地扩宽的套筒(10);和 将所述软管端(5)与所述套筒(10)引入所述管套(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Z扎克泽斯基AR希格特MA乌尔里奇RP默克尔
申请(专利权)人:伊顿流体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