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SR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221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可提供:下述液晶取向膜,其具有作为液晶取向膜所需的高水平的各种性能、特别对密封剂具有优良粘附性;并且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中应用液晶滴下方式(ODF)时具有液晶能快速濡湿扩展的性质的液晶取向剂;以及电学性能优良、并且显示出很高的显示品质的液晶显示元件。上述液晶取向剂含有(a)选自聚酰胺酸及其酰亚胺化聚合物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以及(b)分子内具有两个环氧基和一个以上氟原子的化合物。上述液晶显示元件具有由上述液晶取向剂形成的液晶取向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取向剂和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液晶显示元件,已知具有所谓TN型(扭曲向列)液晶盒的TN型液晶显示元件,其在设置了透明导电膜的基板表面上形成由聚酰胺酸、聚酰亚胺等形成的液晶取向膜,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用的基板,将两块该基板相对向地设置,在其间隙内形成具有正介电各向异性的向列型液晶层,构成夹层结构的盒,液晶分子的长轴从一块基板向另一块基板连续地扭转90度。并且,还开发了与TN型液晶显示元件相比能够实现高对比度的STN(超扭曲向列)型液晶显示元件和视角依赖性小的IPS(面内切换)型液晶显示元件、VA(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视角依赖性小同时视频画面高速响应性优良的光学补偿弯曲(OCB)型液晶显示元件(参考专利文献1~3和非专利文献1)。 作为这些液晶显示元件中的液晶取向膜的材料,以前已知聚酰亚胺、聚酰胺和聚酯等有机膜,特别是聚酰亚胺,由于其耐热性、与液晶的亲和性、机械强度、电学性能等优良,而被用于大部分液晶显示元件中(参考专利文献4)。 通常,为制作液晶显示元件,必须经过向形成液晶取向膜的两块基板间隙(盒间隙)中注充液晶的工序。这种液晶的注充通常采用利用大气压与真空的压力差,向液晶显示元件基板间填充液晶的真空注入方式,但是,由于向仅仅3~6微米的基板间间隙内流入液晶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因此制造工序需要消耗很长时间,对于特大型面板来说需要缩短制造过程。 作为解决上述真空注入方法中的问题的新的液晶填充方式,开发了液晶滴下方式(ODF方式)。其是通过在形成液晶取向膜的基板上滴下必需量的液晶,并使其在真空下与另一块基板贴合后,将密封液晶的密封剂进行UV固化,使整块面板都能填充液晶的技术(参考专利文献5)。该技术是有望能够大幅缩短液晶填充工序所需的时间的技术。但是,若对具有以前已知的液晶取向膜的基板应用ODF工序,则液晶分子在液晶取向膜上的濡湿扩展速度不够快,出现液晶填充工序的时间缩短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并且,近年来,由于液晶显示元件的薄型化趋势和显示面积的扩大化趋势,已进行了基板上外缘处不形成像素的区域(本领域技术人员之间通常称为“框架区域”)的狭窄化技术即框架狭窄化技术的应用的研究。若应用框架狭窄化技术,必需减小粘合两块玻璃基板的密封剂的涂敷面积,因此出现基板间粘合强度下降的倾向。并且,最近,为了框架进一步狭窄化的目的,对在基板上形成的液晶取向膜上涂敷密封剂进行粘合的技术进行了研究。此时,液晶取向膜对基板和密封剂的粘合强度成了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已知通常有机膜与密封剂的界面粘合强度比玻璃基板与密封剂的界面粘合强度还要小的倾向,如上所述,为了达到框架的进一步狭窄化,必需提高液晶取向膜-密封剂界面的粘合强度(粘附性)。 但是,作为液晶取向膜的粘附性的研究,对玻璃基板或透明导电膜的粘附性的相关研究例子较多,对密封剂的粘附性的研究例子基本上没有,有关对密封剂的粘合性与作为液晶取向膜原本要求的各种性能兼备的研究报告的例子还是未知的。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536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0-1070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5860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2-16562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17482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6-22236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6-281937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5-107544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SID’94 Digest p.927(1994)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中应用液晶滴下方式(ODF)时液晶能快速濡湿扩展的性质的液晶取向剂。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够形成具有作为液晶取向膜所需的各种性能、同时对密封剂具有特别优良的粘附性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 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电学性能优良、并且显示出很高的显示品质的液晶显示元件。 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由以下的说明看出。 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优点,第一,由一种液晶取向剂达成,其含有(a)选自聚酰胺酸及其酰亚胺化聚合物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以及(b)分子内具有两个环氧基和一个以上氟原子的化合物。第二,由一种液晶显示元件达成,其具有由上述液晶取向剂形成的液晶取向膜。 若是由本专利技术的液晶取向剂形成液晶取向膜,则能够充分地缩短采用ODF方式的液晶填充工序的时间。并且,由本专利技术液晶取向剂形成的液晶取向膜,具有很高水平的作为液晶取向膜所需的各种性能,同时对密封剂的粘附性特别优良。 本专利技术的液晶取向剂可适用于TN型、STN型、VA型、IPS型、OCB型、铁电性、反铁电性等各种液晶显示元件。 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元件电学性能优良,显示出很高的显示品质。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液晶显示元件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各种装置,例如可适用于计算器、手表、台钟、计数显示屏、文字处理器、个人计算机、液晶电视机等的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专利技术的液晶取向剂含有(a)选自聚酰胺酸及其酰亚胺化聚合物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以及(b)分子内具有两个环氧基和一个以上氟原子的化合物(以下称为“具有氟原子的环氧基化合物”)。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液晶取向剂中含有的各种成分进行说明。 (a)聚合物 本专利技术的液晶取向剂含有的(a)聚合物为选自聚酰胺酸及其酰亚胺化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聚酰胺酸> 上述聚酰胺酸可以通过使四羧酸二酐与二胺反应而合成。 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酰胺酸的合成中所用的四羧酸二酐,可以列举例如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3-二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3-二氯-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四甲基-1,2,3,4-环丁烷四羧酸二酐、1,2,3,4-环戊烷四羧酸二酐、1,2,4,5-环己烷四羧酸二酐、3,3’,4,4’-二环己基四羧酸二酐、2,3,5-三羧基环戊基醋酸二酐、3,5,6-三羧基降冰片烷-2-醋酸二酐、2,3,4,5-四氢呋喃四羧酸二酐、1,3,3a,4,5,9b-六氢-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5-甲基-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5-乙基-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7-甲基-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7-乙基-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8-甲基-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8-乙基-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呋喃-1,3-二酮、1,3,3a,4,5,9b-六氢-5,8-二甲基-5-(四氢-2,5-二氧代-3-呋喃基)-萘-呋喃-1,3-二酮、5-(2,5-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含有: (a)选自聚酰胺酸及其酰亚胺化聚合物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聚合物,以及 (b)分子内具有两个环氧基和一个以上氟原子的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晓谏山纯林英治
申请(专利权)人:JSR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