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结构及用于变压器结构的绝缘座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56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变压器结构及用于变压器结构的绝缘座体,该变压器结构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且包括:一绕线组,其包括绕线架、主级绕线及次级绕线,绕线架用以缠绕主级绕线及次级绕线,而主级绕线具有至少一第一出线端;一磁芯组,其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绕线组设置于第一磁芯及第二磁芯之间;以及一绝缘座体,其包括容置空间及至少一接脚,绕线组及磁芯组容收于容置空间中,而绕线组的主级绕线的第一出线端与接脚相连,以通过接脚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化了变压器的组装工艺和成本,并提高了变压器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结构,尤指一种具有绝缘座体的变压器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结构的绝缘座体。
技术介绍
变压器为电器设备中常见的磁性元件,其利用电能、磁能转换感应原理而调整电 压,使电压达到电器设备能够适用的范围。请参阅图1,其为公知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变压器1包括绕线架 10,主级绕线及次级绕线(未图示)缠绕于绕线架10上,并在主级、次级绕线外包覆绝缘胶 带12,主级绕线的第一出线端131可缠绕于从绕线架10延伸而出的接脚101上,而次级绕 线的第二出线端141为以套管142套附的飞线。同时变压器1还包括磁芯组11,该磁芯组 11组装于缠绕了主级、次级绕线的绕线架10上,最后在磁芯组11外围再包覆数层绝缘胶带 12,以确保变压器1符合安全规定,而公知的变压器1可利用接脚101和次级绕线的第二出 线端141与电路板(未图示)电性连接。然而,公知的变压器1由于外围缠绕数层绝缘胶带12,缠绕绝缘胶带12的步骤不 仅耗费工时,且变压器1的体积会因绝缘胶带12的缠绕而增加,外观也不易控制,因而当变 压器1设置于电路板(未图示)上时,便会对电路板的整体布局造成负面影响。举例而言 绝缘胶带12相对于变压器1凸出的折角121可能压迫电路板上邻近的电子元件,且变压器 1也会因体积增加而触碰到电路板上的其他电子元件,又由于变压器1的主级绕线的第一 出线端131必须缠绕于绕线架10的接脚101上,不但理线不易,且容易因导线缠绕体积过 大而彼此触碰或触碰到邻近的电子元件,这都会造成短路现象。另外,公知的变压器1的每 个主级绕线的第一出线端131必须额外套附套管132,以防止第一出线端131彼此重叠压 线,并避免第一出线端131与接脚101焊接时发生窜锡而烫破主级绕线绝缘层,但逐一对主 级绕线的第一出线端131套附套管132的制造工艺繁琐,且还会相对提高变压器1的制造 成本;而由于次级绕线的第二出线端141为飞线,故当变压器1设置于电路板(未图示)上 时也存在定位不易而难以对应地插置于电路板上默认的插孔等问题。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具有绝缘座体的变压器,以解决公知技术的诸多缺点,实 为相关
的人员目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变压器结构及用于变压器结构的绝缘座体,该变压 器结构利用绝缘座体取代公知的缠绕于变压器外围的绝缘胶带,以节省工时并避免因绝缘 胶带的缠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变压器还利用绝缘座体的第一延伸部的沟 槽引导主级绕线的第一出线端以便与接脚缠绕,并通过绝缘座体的第二延伸部的孔洞定位 次级绕线的第二出线端,同时以绝缘座体配合绕线架的容置槽和凹槽等结构而简化变压器 的组装工艺和成本,并提高变压器的合格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较广义的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变压器结构,其设置 于电路板上,并且该变压器结构包括绕线组,其包括绕线架、主级绕线及次级绕线,绕线架 用以缠绕主级绕线及次级绕线,而主级绕线具有至少一第一出线端;磁芯组,其包括第一磁 芯和第二磁芯,绕线组设置于第一、第二磁芯之间;以及绝缘座体,其包括容置空间及至少 一接脚,绕线组及磁芯组容收于容置空间中,而绕线组的主级绕线的第一出线端与接脚相 连,以通过接脚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绝缘座体还包括一侧壁,其设有开口以及凹 部;底面, 其与侧壁共同定义出容置空间;第一延伸部,其由开口边缘延伸而出,而接脚设置于第一延 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其实质上对应于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绝缘座体的第一延伸部还包括至少一沟槽,而第二延伸 部还包括至少一孔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绕线组的主级绕线的第一出线端穿过绝缘座体的侧壁的 开口并通过第一延伸部的沟槽引导而与接脚连接,次级绕线的至少一第二出线端依序穿过 绝缘座体的侧壁的凹部及第二延伸部的孔洞而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绝缘座体的第一延伸部与底面之间具有一间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绝缘座体的容置空间中还包括定位结构,用以定位磁芯 组及绕线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绕线组的绕线架还包括本体;通道,其贯穿本体;以及 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其位于本体的两个相对侧,并与本体共同定义出绕线区,主级绕线及 次级绕线缠绕于绕线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绕线组的绕线架的第一、第二挡板分别包括多个凸块,第 一挡板的凸块定位磁芯组的第一磁芯,第二挡板的凸块定位磁芯组的第二磁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绕线组的绕线架的第一挡板还包括至少一容置槽,其实 质上对应于绝缘座体的第一延伸部,而第二挡板还包括至少一凹槽,其实质上对应于绝缘 座体的侧壁的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想,其中磁芯组的第一磁芯及第二磁芯各自包括平面、轴柱及两 个延伸壁,轴柱及延伸壁由平面延伸而出,轴柱容置于绕线组的绕线架的通道中,而平面及 延伸壁部分包覆于绕线组外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广义的实施形式为提供一种绝缘座体,其应用 于一变压器,该变压器设置于电路板上且包括绕线组以及磁芯组,绕线组包括绕线架以及 设置于绕线架上的主级绕线和次级绕线,主级绕线具有第一出线端,该绝缘座体包括容置 空间,其用以容收绕线组及磁芯组;以及至少一接脚,其与绕线组的主级绕线的第一出线端 相连,以使主级绕线的第一出线端通过接脚与电路板电性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的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变压器结构分解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图2所示的变压器的绝缘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图3A所示的绝缘座体的a-a’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所示的变压器组装完成并设置于电路板的示意图。图5为以本专利技术图4所示的变压器的a-a’剖面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分解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图6A所示的变压器组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C为本专利技术图6A所示的变压器的绝缘座体的a-a’剖面图。图6D为本专利技术图6B所示的变压器的a-a,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变压器1、2、4绕线架10、2O、40接脚101、221、421磁芯组11、21、41绝缘胶带 12折角121套管132、142、242、442本体 200、400通道201、401第一挡板202、402第二挡板203、403绕线区204、404第一凸块205a第二凸块205b第三凸块 205c第四凸块 205d容置槽206、406凹槽 207、407第一凹槽207a第二凹槽207b第一磁芯211、411第二磁芯212、412平面213、413轴柱214、414延伸壁215、415绝缘座体 22、42容置空间220、420定位结构2201、4201侧壁222、422底面223、423第一延 伸部224、4M沟槽2241、4241凸点2242、4242第二延伸部2邪、425孔洞2251、4251开口226、426凹部227、427主级绕线23、43第一出线端131、231、431次级绕线24、44第二出线端141、241、441绝缘介质25绕线组26、46组合结构27、47焊料28电路板3插孔31、32凸块405第一部分4邪2第二部分4253间距D接脚长度L孔径C、C,、C”高度差H具体实施例方式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结构,其设置于一电路板上,该变压器结构包括:一绕线组,其包括一绕线架、一主级绕线及一次级绕线,该绕线架用以缠绕该主级绕线及该次级绕线,而该主级绕线具有至少一第一出线端;一磁芯组,其包括一第一磁芯和一第二磁芯,该绕线组设置于该第一磁芯及该第二磁芯之间;以及一绝缘座体,其包括一容置空间及至少一接脚,该绕线组及该磁芯组容收于该容置空间中,而该绕线组的该主级绕线的该第一出线端与该接脚相连,以通过该接脚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錞靖林裕钦张治良陈诗云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