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上染率纳米液体染料的热熔染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129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印染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上染率纳米液体染料的热熔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涤纶织物在染色溶液中进行二浸二轧,所述染色溶液包括改性纳米液体染料、增稠剂、消泡剂和水;所述改性纳米液体染料为改性聚苯胺层包覆型纳米液体染料;S2、将浸轧后的涤纶织物进行烘干和焙烘处理;S3、最后进行后整理,得到涤纶染色制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纳米液体染料,其内杂质含量低,染料上色率高,在不洗的情况下色光能够达标,依托于改性聚苯胺层包覆型纳米液体染料展现出来的优异的染色均匀性和染色色牢度,通过采用热熔染色工艺流程,以及选择合适的后整理工艺使之不仅达到传统染色效果,并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并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上染率纳米液体染料的热熔染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印染的
,尤其涉及一种高上染率纳米液体染料的热熔染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液体染料特指液体分散染料,其定型轧染的原理是依托于液体染料展现出来的鲜艳色泽、优异的水泡牢度和摩擦牢度等特性,通过热熔染色工艺从而省去水洗工序,实现涤纶织物的“无水染色”,进而达到节约印染用水以及减少污水排放的目的,也因此在日益倡导环保的当下印染市场越来越流行。现有技术中使用纳米液体染料定型轧染改变传统的染缸染色工艺,套用热熔染色的工艺流程,不仅在染色时节约了染色用水,免水洗面料上节约了清洗用水,其最大的优势还在于生产速率高,能够极大的缩短交货周期。
[0003]但是,纯涤纶织物并不完全适用于热熔染色,因涤纶纤维的疏水性和表面光滑的结构,染料因缺乏较强的结合力而容易产生泳移,导致在烘干过程的高温热处理时产生染料发色不均匀现象,并且,现有的液体分散染料在高温中易出现粒径急剧变大的现象,甚至出现聚集和沉淀等现象,也将导致高温染色不均匀和易染花等问题的发生。另外,为提升染料在热熔染色时的分散均匀性,通常会加入分散剂,而分散剂的加入将不利于染料对纤维的固着结合性,导致涤纶织物表面的浮色染料较多,且分散剂与增稠剂的作用相悖,将在染液中起到降粘作用,从而降低染料的吸附量。因而,在纳米液体染料进行热熔染色过程中如何平衡染料分散性和结合性将是提高上染率的关键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上染率纳米液体染料的热熔染色方法,通过采用改性纳米液体染料和热熔染色工艺流程,以及选择合适的后整理工艺,有效提升染料分散性和结合性,使之不仅达到传统染色效果,并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高上染率纳米液体染料的热熔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涤纶织物在染色溶液中进行二浸二轧,所述染色溶液包括改性纳米液体染料、增稠剂、消泡剂和水;所述改性纳米液体染料为改性聚苯胺层包覆型纳米液体染料;S2、将浸轧后的涤纶织物进行烘干和焙烘处理;S3、最后进行后整理,得到涤纶染色制品。
[0006]本专利技术选用纳米液体染料,其内杂质含量低,染料上色率高,在不洗的情况下色光能够达标,依托于液体染料展现出来的优异的水泡牢度和摩擦牢度,通过采用热熔染色工艺流程,以及选择合适的后整理工艺使之不仅达到传统染色效果,并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染料更需要配套助剂的协同,需选用专用的免洗增稠剂及渗透剂、消泡剂,使达到合格的颜色和布面效果及布面风格手感。
[0007]并且,为了避免纳米液体染料在高温中易出现的聚集和沉淀现象,提升其与涤纶
纤维之间的结合性,避免产生染料泳移,本专利技术采用改性聚苯胺包覆纳米液体染料。聚苯胺不仅能够提升染料的耐热性和高温稳定性,而且其分子链中含有的大量苯环能够利用其较强的π

π作用力而锚定在染料表层,并且改性聚苯胺还具有较好的水溶分散性以及与涤纶纤维间的结合性,进而能够提升热熔染色后的染色均匀性和染色色牢度。
[0008]作为优选,所述改性纳米液体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苯胺加入乙醇中,再加入β

丙烯酰氧基丙酸和冰醋酸进行第一次加热反应,在所得产物中加入烯烃基硅烷偶联剂和过氧化二异丙苯进行第二次加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减压蒸馏、加水分离,得到改性苯胺;(2)将纳米液体染料和改性苯胺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先调节pH为4

5并搅拌40~50min,再调节pH为0.5

1并搅拌10~20min;接着加入正丁醇形成微乳液后,加入过硫酸铵的水溶液,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进行破乳、分离,得到改性纳米液体染料。
[0009]本专利技术中的苯胺采用β

丙烯酰氧基丙酸和烯烃基硅烷偶联剂进行接枝改性,通过控制接枝量能够使得改性聚苯胺不仅具备水溶性的同时,还能够在凭借其富含的苯环利用较强的π

π作用力锚定在染料表层的过程中,利用较长分子的接枝链形成空间位阻,阻止染料颗粒间的碰撞团聚,提升染料的分散性。该较长分子的接枝链还能够破坏聚苯胺形成时的分子链间氢键,很好地阻碍其形成凝胶状,但能够保持与涤纶纤维之间较好的粘结作用,进一步提升染料在涤纶织物表面的分布均匀性。
[0010]在改性苯胺发生乳液聚合的初始过程中,就能够利用π

π作用力锚定在染料表层,而通过先调节pH为弱酸性能够促进硅烷偶联剂的水解,能够进一步地提升改性苯胺的水溶性,有利于促进后续的聚合过程。并且,水解过程中还会伴随水解自聚合,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能够更快地在染料颗粒表层形成聚合层,并且能够提升聚合层的致密性和结合性。硅烷偶联剂自聚后形成的长分子链还能够优化空间位阻,降低聚苯胺间形成的分子链内氢键,避免形成凝胶状的聚苯胺导致染料的团聚和沉淀。之后,将pH调节为强酸能够抑制硅烷偶联剂的水解,进而更好的促进苯胺的聚合过程。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改性纳米液体染料因含有表面改性聚苯胺层包覆,而具有更好的耐高温性、分散性以及与涤纶纤维间的渗透性、结合性,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上染率。硅氧烷能为织物提供柔软效果,改善手感,赋予了聚酯纤维蓬松、柔软的手感,有利于染色产品品质的提升。
[0012]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苯胺、乙醇、β

丙烯酰氧基丙酸和冰醋酸的加入质量之比为2~3:50:0.6~0.9:0.05~0.1;所述第一次加热反应为加热至45~55℃反应1~2h;所述所得产物、烯烃基硅烷偶联剂和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加入量之比为50:1.3~1.9:0.2~0.3;所述第二次加热反应为加热至回流反应40~60min;所述烯烃基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

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0013]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1.2%;所述纳米液体染料、改性苯胺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的加入质量之比为20~25:3~5:100;所述搅拌混合的时间为20~30min;所述正丁醇、过硫酸铵的水溶液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的加入质量之比为2~3:10:100;所述过硫酸铵的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5~
9%;所述搅拌反应的时间为6~8h。
[0014]作为优选,所述二浸二轧的轧液率60~70%,浸轧温度为室温。
[0015]作为优选,所述烘干为在70~80℃下烘干10~20min;所述焙烘为在210~220℃下焙烘120~140s。
[0016]作为优选,所述后整理包括依次进行的定型防水、压光整理和涂层整理。
[0017]作为优选,所述定型防水具体为:加入防水剂后进行定型处理,温度设置为180~200℃,停留18~22s。
[0018]将轧染染好的织物通过防泼水工艺而具备良好的防水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上染率纳米液体染料的热熔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涤纶织物在染色溶液中进行二浸二轧,所述染色溶液包括改性纳米液体染料、增稠剂、消泡剂和水;所述改性纳米液体染料为改性聚苯胺层包覆型纳米液体染料;S2、将浸轧后的涤纶织物进行烘干和焙烘处理;S3、最后进行后整理,得到涤纶染色制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高上染率纳米液体染料的热熔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液体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苯胺加入乙醇中,再加入β

丙烯酰氧基丙酸和冰醋酸进行第一次加热反应,在所得产物中加入烯烃基硅烷偶联剂和过氧化二异丙苯进行第二次加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减压蒸馏、加水分离,得到改性苯胺;(2)将纳米液体染料和改性苯胺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中搅拌混合后,先调节pH为4

5并搅拌40~50min,再调节pH为0.5

1并搅拌10~20min;接着加入正丁醇形成微乳液后,加入过硫酸铵的水溶液,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进行破乳、分离,得到改性纳米液体染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高上染率纳米液体染料的热熔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苯胺、乙醇、β

丙烯酰氧基丙酸和冰醋酸的加入质量之比为2~3:50:0.6~0.9:0.05~0.1;所述第一次加热反应为加热至45~55℃反应1~2h;所述所得产物、烯烃基硅烷偶联剂和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加入量之比为50:1.3~1.9:0.2~0.3;所述第二次加热反应为加热至回流反应40~60min;所述烯烃基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东徐燊烨李华桥洪煜权许伟中方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山科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