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1229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支座,能够实现正常竖向承载、水平受力限位,并解决单向移动、多向移动和一定幅度内的俯仰转动等问题。该桥梁支座,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在上、下基板之间设置有活动体,在该上基板和下基板上设置有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活动体为圆形部件且该活动体的顶部为蘑菇头部,下端设置滚子凹槽Ⅰ;所述上基板下部设置由弧形凹槽和位于弧形凹槽四周的挡肩组成的活动体安装空间,其中,该弧形凹槽内安装有耐磨合金体,所述耐磨合金体与所述蘑菇头部滑动配合;下基板的顶部设置有滚子凹槽Ⅱ,在滚子凹槽Ⅰ和滚子凹槽Ⅱ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滚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选型实现多方向的调节,也可以单向的调节。也可以单向的调节。也可以单向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梁支座


[0001]该技术涉及桥梁工程中使用的桥梁支座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支座是架设于墩台上之上,支承桥面的机械装置。其功能承受桥面的各种力,通过自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并将它可靠地传给墩台,并实现抗震、防倾覆的作用。
[0003]按照桥梁支座的调节功能,可以分为:固定支座、单向活动支座、多向活动支座。
[0004]例如,CN206385450U中公开的一种单向支座技术,锚固组件包括锚固螺栓、套筒、锚杆,锚杆的一端设置于套筒内,中间钢板的下部设置有橡胶垫,橡胶垫外围的台阶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密封铜环和密封聚四氟乙烯环,中间钢板的台阶槽上固定套设有导向钢板,边长略小于中间钢板的直径,导向钢板的外侧设置有耐磨条,中间钢板与钢盆接触的凸缘之间设置有耐磨环,中间钢板的上表面低于导向钢板的上端面,平面滑板下部嵌设于导向钢板中间,且上表面上设置上支座板,导向钢板与上支座板之间设置有防尘圈。
[0005]再例如,CN109577177B中公开的一种转动适配装置和单向支座,所述转动适配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转动适配板;竖直设置在所述转动适配板的转动适配块,所述转动适配块的下端边缘与所述转动适配板点的上表面线性接触;其中,所述转动适配块的侧面设置有与支座的转动相连的凹面。所述单向支座采用所述转动适配装置实现,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正常竖向承载、水平受力限位或导向滑移、绕任意水平向转动等。
[0006]上述的单向支座各有优缺点。
[0007]现有的桥梁支座样式各样,本技术开发一种新型结构的桥梁支座,并尽量简化结构设计,提高使用的普及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支座,能够实现正常竖向承载、水平受力限位,并解决单向移动、多向移动和一定幅度内的俯仰转动等问题。
[0009]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10]桥梁支座,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在上、下基板之间设置有活动体,在该上基板和下基板上设置有锚固件,其特征在于,
[0011]活动体为圆形部件且该活动体的顶部为蘑菇头部,所述蘑菇头部表面为渗氮层,在活动体的下端设置滚子凹槽Ⅰ;
[0012]所述上基板下部设置由弧形凹槽和位于弧形凹槽四周的挡肩组成的活动体安装空间,其中,该弧形凹槽内安装有耐磨合金体,该耐磨合金体通过嵌入的方式与上基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合金体与所述蘑菇头部滑动配合;
[0013]下基板的顶部设置有滚子凹槽Ⅱ,该滚子凹槽Ⅱ的面积大于滚子凹槽Ⅰ的面积,在滚子凹槽Ⅰ和滚子凹槽Ⅱ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滚子。
[0014]进一步地,所述滚子凹槽Ⅱ的面积大于活动体的正投影面积。
[0015]进一步地,所述滚子凹槽Ⅱ的凹槽深度为3毫米,且大于滚子凹槽Ⅰ的凹槽深度。
[0016]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合金体通过设置的嵌入部与弧形凹槽内的盲孔进行过盈配合。
[0017]进一步地,所述嵌入部为圆柱形结构。
[0018]进一步地,所述上基板的外轮廓边沿设置有阶梯肩部,该阶梯肩部用于安装软钢阻尼条,软钢阻尼条整体为C字形,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上述的上基板上,另一端安装在下基板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软钢阻尼条为四组共计十六个。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采用普通碳钢件,所述活动体为局部渗氮处理的铸铁件。
[0021]进一步地,所述挡肩的最低点设置刷毛。
[0022]进一步地,所述滚子为钢球滚子和圆柱滚子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与现有球型支座相比,本技术通过选型实现多方向的调节,也可以单向的调节。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很方便实现水平滑动面水平、方便桥梁维修和养护,从而实现桥梁结构安全、耐久,以下部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在介绍的过程中进一步的阐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实施例一的断面图。
[0026]图2为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0027]图3为实施例一的具体实施示意图。
[0028]图中:
[0029]10上基板,11挡环,12刷毛,
[0030]20下基板,
[0031]30活动体,
[0032]40软钢阻尼条,
[0033]50耐磨合金体,51嵌入部,
[0034]60钢球滚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例一
[0036]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桥梁支座包括上基板10和下基板20,其中上基板用于和桥体装配连接,下基板用于和桥墩顶部的横梁装配连接。
[0037]在上下基板之间设置有活动体30,即通过设置在上下基板之间的活动体30实现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具体实现方式受限于下列结构。
[0038]上基板10整体具有正方形的外轮廓,并在该上基板的外轮廓边沿设置有阶梯肩部,该阶梯肩部用于安装软钢阻尼条40,软钢阻尼条整体为C字形,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上
述的上基板上,另一端安装在下基板上,参考图2,本实施例在周向均匀的设置有四组共计16个。在该上基板10的顶部平面上设置有锚固件,该锚固件用于和桥体进行配合。
[0039]该上基板的下部为活动体30的安装空间,具体来说该安装空间是有位于上基板内的弧形凹槽和位于弧形凹槽四周的挡肩组成的,其中,弧形凹槽为局部球形结构的凹槽,该弧形凹槽内安装有一个耐磨合金体50,该耐磨合金体通过嵌入的方式与上基板进行固定连接,具体来说在耐磨合金体上设置有圆柱形的嵌入部51,该嵌入部51与弧形凹槽内的盲孔进行过盈配合,实现耐磨合金体的基本固定。
[0040]在上述的挡肩的下端边沿处形成一个环形的、向内微微突出的挡环11,用于对活动体进行防护。
[0041]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挡肩的最低点设置刷毛12,用于防尘和防灰。
[0042]活动体30为圆形的饼状体,该活动体是由顶部为蘑菇头部,在活动体30的下端设置有深度在1厘米左右的滚子凹槽Ⅰ。上述的蘑菇头部表面为厚度不小于3毫米的渗氮层31,渗氮层的存在使得铸铁材质的活动体上表面的耐磨性能大大提高,进一步的提高了。
[0043]下基板的顶部设置有滚子凹槽Ⅱ,该滚子凹槽Ⅱ的面积大于滚子凹槽Ⅰ的面积,且大于活动体的正投影面积,滚子凹槽Ⅱ的凹槽深度控制在3毫米左右,在滚子凹槽Ⅰ和滚子凹槽Ⅱ之间的区域内填充钢球滚子60,钢球密集排布,并尽量多的填充。
[0044]通过钢球滚子60的设置,使得活动体和下基板之间形成滚动配合,可以灵活的实现在水平面上的活动配合,进而提高了自我调节的灵活度。
[0045]该下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锚固件,该锚固件用于和横梁上进行配合。
[0046]整体而言,上基板和下基板采用45普通碳钢制作,活动体为局部渗氮处理的铸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桥梁支座,包括上基板(10)和下基板(20),在上、下基板之间设置有活动体(30),在该上基板和下基板上设置有锚固件,其特征在于,活动体(30)为圆形部件且该活动体的顶部为蘑菇头部,所述蘑菇头部表面为渗氮层(31),在活动体(30)的下端设置滚子凹槽Ⅰ;所述上基板下部设置由弧形凹槽和位于弧形凹槽四周的挡肩组成的活动体安装空间,其中,该弧形凹槽内安装有耐磨合金体(50),该耐磨合金体通过嵌入的方式与上基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合金体与所述蘑菇头部滑动配合;下基板的顶部设置有滚子凹槽Ⅱ,该滚子凹槽Ⅱ的面积大于滚子凹槽Ⅰ的面积,在滚子凹槽Ⅰ和滚子凹槽Ⅱ之间的区域内填充滚子(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凹槽Ⅱ的面积大于活动体的正投影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子凹槽Ⅱ的凹槽深度为3毫米,且大于滚子凹槽Ⅰ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仲燕殷绍斌
申请(专利权)人:平阴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