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还原冶炼加热炉和还原冶炼系统。还原冶炼加热炉包括:炉体,具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沿第一方向分为多个加热区域;还原罐,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和电加热组件,包括多个加热部、多个测温部和温控装置,所述多个加热部分别布置于所述多个加热区域,所述多个测温部分别测量所述多个加热区域的温度,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多个测温部和所述多个加热部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多个测温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部,以调节所述多个加热区域的温度。还原冶炼系统包括还原冶炼加热炉。该还原冶炼加热炉有利于还原罐热量的精准输入,实现还原冶炼加热炉和还原冶炼系统整体加热效率的提高。加热效率的提高。加热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还原冶炼加热炉和还原冶炼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金属冶炼
,特别涉及一种还原冶炼加热炉和还原冶炼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皮江法为金属镁、钙冶炼的常用冶炼工艺。皮江法是指在还原冶炼加热炉的还原罐外加热还原罐内的原料,并用相应的还原剂将矿石还原成金属镁或者金属钙的热还原法。皮江法通常采用燃气来加热还原罐,而在一次能源成本越来越高的前提下,也提出采用电加热方式对单支镁、钙还原罐进行加热的技术。
[0003]实际生产过程中,采用电加热方式对还原罐加热时,由于填料不均、罐体结晶导致厚度不均、电加热炉自身性能等原因,导致还原罐整体温度分布不均,还原冶炼加热炉整体加热效率不高,进而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产品产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还原冶炼加热炉和还原冶炼系统,旨在提高还原冶炼加热炉和还原冶炼系统整体加热效率,进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0005]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还原冶炼加热炉,包括:炉体,具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沿第一方向分为多个加热区域;还原罐,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和电加热组件,包括多个加热部、多个测温部和温控装置,所述多个加热部分别布置于所述多个加热区域,所述多个测温部分别测量所述多个加热区域的温度,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多个测温部和所述多个加热部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多个测温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部,以调节所述多个加热区域的温度。
[0006]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温控装置根据各所述测温部的所述检测结果和温度设定值分别控制对应加热区域的所述加热部的功率。
[0007]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炉体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加热部包括至少一个加热模块,各所述加热模块穿过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加热腔。
[0008]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各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塞块,所述塞块具有供所述加热模块通过的穿孔,所述塞块被配置为密封所述加热模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
[0009]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炉体具有多个第二通孔,各所述测温部穿过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所述加热腔内。
[0010]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加热腔的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凹槽,所述测温部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第一探测端,所述第一探测端被配置为经由检测所述凹槽的温度检测与所述凹槽对应的所述加热区域的第一温度。
[0011]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加热部与所述还原罐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加热腔的腔壁和所述还原罐之间。
[0012]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炉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内的还原
罐支撑结构,所述还原罐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还原罐支撑座,所述还原罐支撑座位于所述还原罐的下方,包括支撑所述还原罐的承载部。
[0013]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还原罐支撑座包括支撑上部和支撑下部,所述支撑上部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下部向上凸出且彼此间隔的多个所述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具有与所述还原罐贴合用于支撑所述还原罐的支撑表面。
[0014]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各所述加热部包括多个加热模块,多个所述加热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还原罐支撑座的两侧,所述支撑下部具有连通所述还原罐支撑座两侧的空间的通气孔。
[0015]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支撑下部具有测温孔,所述测温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测温孔内的第二探测端,所述第二探测端被配置为经由检测所述测温孔的温度检测与所述测温孔对应的所述加热区域的第二温度。
[0016]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还原罐支撑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还原罐支撑座,各所述加热部包括多个加热模块,至少一个所述加热模块包括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还原罐支撑座的间隔内的加热段。
[0017]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还原罐的罐口与所述炉体的开口的配合表面之间形成环状间隙,所述还原冶炼加热炉还包括密封所述环状间隙的密封结构。
[0018]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各所述加热部包括多个加热模块,至少一个所述加热模块位于所述加热区域的侧部并包括位于所述还原罐的下方的加热段。
[0019]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测温部检测对应的所述加热区域的顶部、侧部和底部中至少两者的温度。
[0020]在一些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还原罐的长度方向。
[0021]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还原冶炼系统,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的还原冶炼加热炉。
[0022]基于本公开提供的还原冶炼加热炉,多个加热部分别布置于多个加热区域,多个测温部分别测量多个加热区域的温度,温控装置与多个测温部和多个加热部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多个测温部的检测结果控制多个加热部,以调节多个加热区域的温度。本公开通过多个加热部分别布置在多个加热区域的布置形式,利用智能温控手段,实现对还原罐所在的加热腔的分区加热和精准控温,利于提高对单支还原罐内的还原反应加热温度控制的精准程度,利于减少由于填料不均、还原罐体结晶导致罐体厚度不均、还原冶炼加热炉自身性能等原因导致的还原罐整体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还原冶炼加热炉整体加热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不同原料的还原效率,缩短还原时间,有利于提高还原金属的产量和质量。
[0023]本公开的还原冶炼系统包括本公开的还原冶炼加热炉,从而具有本公开的还原冶炼加热炉的优点。
[002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
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还原冶炼加热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的还原冶炼加热炉的侧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的还原冶炼加热炉的加热部的加热模块与炉体连接部位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4
‑
图6为图3所示的还原冶炼加热炉的加热模块与炉体之间的塞块的不同示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图1所示的还原冶炼加热炉的测温部与炉体连接位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图1所示的还原冶炼加热炉的一替代实施例的还原罐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图1所示的还原冶炼加热炉的一替代实施例的还原罐支撑座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图1所示的还原冶炼加热炉的一替代实施例的还原罐支撑座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1至图10中,各附图标记分别代表:
[0035]1、炉体,11、加热腔,12、还原罐支撑座,121、支撑上部,122、支撑下部,1211、承载部,12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还原冶炼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具有加热腔(11),所述加热腔(11)沿第一方向分为多个加热区域;还原罐(2),设置于所述加热腔(11)内;和电加热组件(3),包括多个加热部、多个测温部(32)和温控装置,所述多个加热部分别布置于所述多个加热区域,所述多个测温部(32)分别测量所述多个加热区域的温度,所述温控装置与所述多个测温部(32)和所述多个加热部信号连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多个测温部(32)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多个加热部,以调节所述多个加热区域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冶炼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根据各所述测温部(32)的所述检测结果和温度设定值分别控制对应加热区域的所述加热部的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冶炼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加热部包括至少一个加热模块(31),各所述加热模块(31)穿过一个所述第一通孔进入所述加热腔(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冶炼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通孔处设置有塞块(16),所述塞块(16)具有供所述加热模块(31)通过的穿孔(16A),所述塞块(16)被配置为密封所述加热模块(3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冶炼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具有多个第二通孔,各所述测温部(32)穿过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所述加热腔(11)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还原冶炼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11)的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凹槽(15A),所述测温部(32)包括设置于所述凹槽(15A)内的第一探测端(321),所述第一探测端(321)被配置为经由检测所述凹槽(15A)的温度检测与所述凹槽(15A)对应的所述加热区域的第一温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冶炼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设置于所述加热腔(11)的腔壁和所述还原罐(2)之间,并且与所述还原罐(2)间隔布置。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冶炼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腔(11)内的还原罐支撑结构,所述还原罐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还原罐支撑座(12),所述还原罐支撑座(12)位于所述还原罐(2)的下方,包括支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林波,庄绪增,李明,董永胜,李强,朱新龙,刘明,程坚,张韬,崔节明,蒋玉琳,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