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发热玻璃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90947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石墨烯发热玻璃的制作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微晶玻璃板基板和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步骤2、将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印刷在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上,并进行干燥、烧结处理,以在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上覆设有无机导电电阻膜;步骤3、在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对应无机导电电阻膜的外表面覆设有耐高温绝缘油墨层;步骤4、在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对应耐高温绝缘油墨层的外表面覆设有第一石墨烯层;步骤5、在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对应第一石墨烯层的外表面设置绝缘导热层。其发热性能稳定,同时结合石墨烯层的设置,加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能耗低,成本低。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发热玻璃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热玻璃制作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石墨烯发热玻璃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发热玻璃是将玻璃等多种非金属导电材料和红外辐射材料经过印刷、高温烧结等工艺复合在玻璃的外表面,与玻璃永远制成一个整体而形成一层无机导电电阻膜,无机导电电阻膜通电发热后发出红外热量,形成热辐射源和传导、对流式进行加热。目前的发热玻璃普遍发热不均匀,隔热效果不理想且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
[0003]后来市面上出现了石墨烯涂层微晶玻璃发热板,例如:CN217445536U,其包括发热板组件,所述发热板组件的顶部涂覆有石墨烯涂层,所述石墨烯涂层的顶部依次涂覆有导电极涂层、耐高温绝缘保护层和保温隔热层,所述发热板组件的外部连接有防护网罩,通过石墨烯涂层、导电极涂层、耐高温绝缘保护层和保温隔热层以及防护网罩的设置,使得加热速度更快、温度分布更均匀、能耗低,但是这种通过设置多层结构来解决发热不均匀,隔热效果不理想及存在漏电的安全隐患的设计,存在着结构复杂、涂覆过程过于繁琐等不足,导致整个发热玻璃的生产造价高,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000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玻璃的制作方法,其无机导电电阻膜成膜后性能稳定,有利于发热性能稳定,同时结合石墨烯层的设置,保证了加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能耗低,且有效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使用的需要,有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石墨烯发热玻璃的制作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0008]步骤1、提供微晶玻璃板基板和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其中,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具有相对侧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由下述材料混合而成:石墨粉、远红外陶瓷粉、超细云母粉、氧化铋、氧化锌、三氧化二锑、硼酸、碳酸锶、氧化铝、氧化镁、石英砂、碳酸锂以及有机液体介质;
[0009]步骤2、将所述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印刷在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上,并进行干燥、烧结处理,以在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上覆设有无机导电电阻膜;
[0010]步骤3、在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对应所述无机导电电阻膜的外表面覆设有耐高温绝缘油墨层;
[0011]步骤4、在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对应所述耐高温绝缘油墨层的外表面覆设有第一石墨烯层;
[0012]步骤5、在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对应所述第一石墨烯层的外表面
设置绝缘导热层。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导热层为云母涂层或硅胶涂层。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导热层的外表面还覆设有第二石墨烯层。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导热层为石墨烯硅胶层,所述石墨烯硅胶层的原料包括有相混合的石墨烯粉和硅胶。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制作所述石墨烯硅胶层的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0017]步骤5

1、先将硅胶生胶加入混炼机内进行软化处理,然后加入石墨烯粉进行混合均匀;
[0018]步骤5

2、出片,获得半生半熟硅胶片,所述半生半熟硅胶片的周边尺寸比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大且与模具内腔匹配;
[0019]步骤5

3、将所述半生半熟硅胶片和步骤4中覆设有第一石墨烯层之后的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叠放至所述模具内腔中,形成下层为所述半生半熟硅胶片、中层为所述步骤4中覆设有第一石墨烯层之后的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上层为所述半生半熟硅胶片的叠放状态,再利用压力成型机压在上层的所述半生半熟硅胶片的顶部,进行模压成型处理,使得上层的所述半生半熟硅胶片的周边与下层的所述半生半熟硅胶片的周边结合成一体,进而实现对所述步骤4中覆设有第一石墨烯层之后的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全包覆。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无机导电电阻膜是采用石墨粉、超细云母粉、远红外陶瓷粉、氧化铋、氧化锌、三氧化二锑、硼酸、氧化铝、碳酸锶、氧化镁、石英砂、碳酸锂以及有机液体介质制成浆料成膜,方法简单,成膜后性能稳定。而且,结合石墨烯层的设置,保证了加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能耗低,且有效降低成本,更好地满足使用的需要,有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0021]尤其是,绝缘导热层采用石墨烯硅胶层时,所述石墨烯硅胶层的原料包括有相混合的石墨烯粉和硅胶,其散热速度提升,整个石墨烯发热玻璃的温度均匀度更好,同时,无毒无味、防水、耐酸碱,潮湿环境可适用。
[0022]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实施例一,一种石墨烯发热玻璃的制作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0025]步骤1、提供微晶玻璃板基板和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其中,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具有相对侧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由下述材料混合而成:石墨粉、远红外陶瓷粉、超细云母粉、氧化铋、氧化锌、三氧化二锑、硼酸、碳酸锶、氧化铝、氧化镁、石英砂、碳酸锂以及有机液体介质;石墨粉、远红外陶瓷粉、超细云母粉、氧化铋、氧化锌、三氧化二锑、硼酸、碳酸锶、氧化铝、氧化镁、石英砂、碳酸锂作为主体原料,主体原料与有机液体介质的重量比为:(1

1.5)/(1.5

2)。具体地,石墨粉、超细云母粉、远红外陶瓷粉、氧化铋、氧化锌、三氧化二锑、硼酸、氧化铝、碳酸锶、氧化镁、石英砂、碳酸锂的重量份数为:
石墨粉250

280份、超细云母粉100

120份、远红外陶瓷粉100

120份、氧化铋350

400份、氧化锌260

300份、三氧化二锑120

140份、硼酸200

220份、氧化铝80

100份、碳酸锶90

100份、氧化镁50

60份、石英砂50

70份、碳酸锂100

120份。有机液体介质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松油醇3000

4000份、乙基纤维素350

400份、硅烷偶联剂200

250份。具体制作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时,先将氧化铋、氧化锌、三氧化二锑、硼酸、氧化铝、碳酸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发热玻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步骤1、提供微晶玻璃板基板和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其中,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具有相对侧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由下述材料混合而成:石墨粉、远红外陶瓷粉、超细云母粉、氧化铋、氧化锌、三氧化二锑、硼酸、碳酸锶、氧化铝、氧化镁、石英砂、碳酸锂以及有机液体介质;步骤2、将所述无机导电电阻膜原浆料印刷在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上,并进行干燥、烧结处理,以在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上覆设有无机导电电阻膜;步骤3、在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对应所述无机导电电阻膜的外表面覆设有耐高温绝缘油墨层;步骤4、在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对应所述耐高温绝缘油墨层的外表面覆设有第一石墨烯层;步骤5、在所述微晶玻璃板基板的正面和/或背面对应所述第一石墨烯层的外表面设置绝缘导热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玻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层为云母涂层或硅胶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玻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层的外表面还覆设有第二石墨烯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吉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阳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