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9078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5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米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距离搅拌结构中心位置距离较远的装置内部空间位置来说,米粉原料散落至该位置状态下,可能会产生与装置内壁粘连的情况,因此受到的搅拌带动力会降低,从而影响到搅拌混合的均匀程度,一定程度上甚至会造成原料因黏附在装置内壁上出现原料浪费的情况的问题。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腔设置有内胆,内胆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电机,两个旋转电机交错分布于内胆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人员可在生产过程中无需停止设备的运行,便能够对搅拌球的位置状态进行改变,使得内胆的内腔的米粉原料受到搅拌球无死角的搅拌混合作业。合作业。合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米粉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米粉是中国特色小吃,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米粉加工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米粉的加工主要以大米为原料同时添加了红薯粉、土豆粉等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由于不是一种原料,所以在蒸煮之前往往需要对其使用配料装置预先进行混合处理。
[0003]在人员操作配料装置对于米粉加工的情况下,受配料装置内部的混合搅拌结构的固定位置影响,距离搅拌结构中心位置距离较远的装置内部空间位置来说,米粉原料散落至该位置状态下,可能会产生与装置内壁粘连的情况,因此受到的搅拌带动力会降低,从而影响到搅拌混合的均匀程度,一定程度上甚至会造成原料因黏附在装置内壁上出现原料浪费的情况,所以对于生产过程中搅拌结构的位置可调节是至关重要的,特此提出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距离搅拌结构中心位置距离较远的装置内部空间位置来说,米粉原料散落至该位置状态下,可能会产生与装置内壁粘连的情况,因此受到的搅拌带动力会降低,从而影响到搅拌混合的均匀程度,一定程度上甚至会造成原料因黏附在装置内壁上出现原料浪费的情况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腔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电机,两个所述旋转电机交错分布于内胆的两侧,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内胆侧壁的传输杆,所述传输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球,所述旋转电机的外圈两侧分别与相邻的外壳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外壳的内腔且位于内胆的下方设置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外圈两侧均套设有螺套,且螺套的外圈顶部与相邻的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胆的一侧外壁下部连通有贯穿外壳侧壁的出料管,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
[0007]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下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与外壳的一侧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双向丝杆的另一端贯穿外壳侧壁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短杆,且短杆的底部与外壳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传输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且传输杆的另一端通过轴套贯穿内胆侧壁与相邻的搅拌球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上方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贯穿盖板顶部开设的通槽与内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0011]优选地,所述旋转电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杆相适配的滑槽。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在人员使用时,人员通过进料斗将米粉原料放入内胆的内部,通过旋转电机带动传输杆旋转,进而使得搅拌球对进入内胆内部的米粉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作业,在混合配料作业过程中,人员可通过控制驱动电机带动双向丝杆进行旋转,使得两个螺套同时位移带动竖杆以及相对应的旋转电机进行位移的改变,而传输杆也就在轴套内部进行位移,使得相对应的搅拌球在内胆的内部进行位置的改变,使得搅拌球可进行位置的调节,进而对内胆内部的米粉进行搅拌,在米粉完成搅拌后,人员打开出料管的控制阀门,使得米粉从出料管向外排出,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人员可在生产过程中无需停止设备的运行,便能够对搅拌球的位置状态进行改变,使得内胆的内腔的米粉原料受到搅拌球无死角的搅拌混合作业,提高了配料混合的效率,减少了出现搅拌不到的死角的情况,提高了装置的实际使用效率。
[0014]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双向丝杆的设置,使得两个旋转电机可同时被间接带动进行位移,改变其位置关系,通过传输杆和轴套的设置,使得传输杆得到了轴套限位的同时,保证了传输杆可在轴套内部进行位移,通过进料斗的设置,使得原料进入内胆的过程更加的集中,通过支撑腿的设置,加强了外壳的底部稳定支撑能力,通过滑槽和滑杆的设置,保证了旋转电机保证了两侧的平衡状态。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外壳;2、盖板;3、进料斗;4、出料管;5、驱动电机;6、竖杆;7、内胆;8、滑槽;9、滑杆;10、旋转电机;11、传输杆;12、轴套;13、搅拌球;14、双向丝杆;15、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照图1

3,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内胆7,内胆7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电机10,两个旋转电机10交错分布于内胆7的两侧,旋转电机10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内胆7侧壁的传输杆11,传输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球13,旋
转电机10的外圈两侧分别与相邻的外壳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旋转电机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6,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内胆7的下方设置有双向丝杆14,双向丝杆14的外圈两侧均套设有螺套15,且螺套15的外圈顶部与相邻的竖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内胆7的一侧外壁下部连通有贯穿外壳1侧壁的出料管4,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2,具体的,在人员使用时,人员通过进料斗3将米粉原料放入内胆7的内部,通过旋转电机10带动传输杆11旋转,进而使得搅拌球13对进入内胆7内部的米粉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作业,在混合配料作业过程中,人员可通过控制驱动电机5带动双向丝杆14进行旋转,使得两个螺套15同时位移带动竖杆6以及相对应的旋转电机10进行位移的改变,而传输杆11也就在轴套12内部进行位移,使得相对应的搅拌球13在内胆7的内部进行位置的改变,使得搅拌球13可进行位置的调节,进而对内胆7内部的米粉进行搅拌,在米粉完成搅拌后,人员打开出料管4的控制阀门,使得米粉从出料管4向外排出,通过结构上的设计,使得人员可在生产过程中无需停止设备的运行,便能够对搅拌球13的位置状态进行改变,使得内胆7的内腔的米粉原料受到搅拌球13无死角的搅拌混合作业,提高了配料混合的效率,减少了出现搅拌不到的死角的情况,提高了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设置有内胆(7),所述内胆(7)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电机(10),两个所述旋转电机(10)交错分布于内胆(7)的两侧,所述旋转电机(10)的一端传动连接有贯穿内胆(7)侧壁的传输杆(11),所述传输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球(13),所述旋转电机(10)的外圈两侧分别与相邻的外壳(1)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6),所述外壳(1)的内腔且位于内胆(7)的下方设置有双向丝杆(14),所述双向丝杆(14)的外圈两侧均套设有螺套(15),且螺套(15)的外圈顶部与相邻的竖杆(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内胆(7)的一侧外壁下部连通有贯穿外壳(1)侧壁的出料管(4),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米粉加工的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壁下部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双向丝杆(14)的一端与外壳(1)的一侧内壁通过转轴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怀宁吴公举徐碧云
申请(专利权)人:荔浦保联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