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986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涉及保温板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运输机构,用于运输切割好的保温板;温度预测机构,用于测量通过的保温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降温机构,用于对温度超标的保温板进行降温处理;推动机构,用于将需降温的保温板推至降温机构内进行降温以及将降温完成的保温板重新推回至运输机构上运输;通过设置的降温机构可以对保温板表面温度的自动检测以及快速降温,避免了工作人员在后续堆放保温板时手被烫伤,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并且降温速度快,准确度高,也降低了自然冷却所需要的较大空间场地以及设备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挤塑板是以聚苯乙烯树脂辅以聚合物在加热混合的同时,注入催化剂,而后挤塑压出连续性闭孔发泡的硬质泡沫塑料板,其内部为独立的密闭式气泡结构,是一种具有高抗压、吸水率低、防潮、不透气、质轻、耐腐蚀、超抗老化(长期使用几乎无老化)、导热系数低等优异性能的环保型保温材料。
[0003]现有的挤塑板在生产时需要加热混合成型,在加入其他聚合物反应时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在反应压缩后保温板的温度都较高,都需要对保温板进行冷却,目前现有的冷却方式是经过很长的传送带运输以对刚刚混合成型的保温板进行冷却降温,虽然简单有效,但此种自然冷却的方式仍存在以下问题:
[0004]1、过短的传送带使得保温板冷却降温的时间不够,温度较高,在工作人员打包时容易烫伤手臂,且较高的温度不利于保温板的堆积存贮,安全性底,且容易凹陷变形,降低保温板的质量;
[0005]2、过长的传送带使得占地空间大,对厂房面积要求较高,且冷却时间长,冷却效率底,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不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值;
[0006]3、保温板在混合生成时,会存在内部气泡不均匀,厚度不一致,局部散热性能不同使得保温板各处的温度值有差异,在自然运输冷却过程中散热程度不一样,存在保温板局部温度过高散热性能低下的问题,既不利于人工搬运也不利于运输保存;
[0007]因此需要一种既可以提高降温效率又可以节省企业生产成本的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0009]自然运输冷却方式效率低下且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包括:
[0012]运输机构,用于运输切割好的保温板;
[0013]温度预测机构,用于测量通过的保温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
[0014]降温机构,用于对温度超标的保温板进行降温处理;
[0015]推动机构,用于将需降温的保温板推至所述降温机构内进行降温以及将降温完成的保温板重新推回至所述运输机构上运输。。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温机构包括限位单元和降温单元,所述限位单
元设置于所述降温单元的顶部,所述降温单元包括降温箱、竖向移动组件、横向移动组件和降温组件,所述竖向移动组件包括竖向移动槽和移动齿,所述竖向移动槽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移动齿啮合连接的移动齿槽,所述移动齿槽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的侧壁滑动连接有竖向滑动槽,所述转动柱的两端侧部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滑动连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横向移动槽和横向移动杆,所述横向移动槽的底部与所述横向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杆底部位于所述移动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的中部与所述转动柱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底部与所述竖向移动槽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开设于所述横向移动槽的一侧,所述放置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丝杆的侧部螺纹连接有横向移动件,所述横向移动件的顶部与所述降温组件固定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底部与所述横向移动件固定连接。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限位单元包括放置箱和测温组件,所述放置箱的两侧和底部均等间距设置有通风柱,所述放置箱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弹簧,若干所述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测温组件设置于限位板的底部,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运输机构的一侧设置为弧形。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温组件包括若干呈矩阵开设的设置槽和设置于所述设置槽内的温度传感器。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推动板和与所述推动板背面固定连接的推动块,所述推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的两端分别在两侧的大固定板和小固定板内限位转动,所述大固定板和所述小固定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杆,所述推动板的底部与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穿过大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大固定板和所述小固定板的底部设置在推动槽内,所述推动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运输机构的一侧以及所述降温机构的一侧,所述推动板一侧的设置有第一激光组;
[0022]所述第一激光组包括第一激光发射器,另一所述推动机构中所述推动板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激光接收器。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运输总成和所述运输总成转动连接的转动辊以及运输架,所述运输总成设置于所述运输架的一侧,所述运输架的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二激光组;
[0024]所述第二激光组包括第二激光发射器,所述运输架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激光接收器,所述温度预测机构设置于所述运输架的中部。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温度预测机构包括设置架,所述设置架设置于所述运输架的中部,所述设置架的顶部和底部均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0027]S1切割后的保温板在运输机构的转动辊上运输;
[0028]S2保温板运输经过所述温度预测机构,上下等间距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保温板上下表面的温度,获取一组实时温度数据T1、T2...Tn;
[0029]当max{T1,T2,...,Tn}≥50时,第二激光发射器工作向第二激光接收器发射激光,当第二激光接收器接受不到激光信号时(即保温板的一侧到达第二激光发射器和第二激光接收器的竖直位置),第一激光组工作使第一激光发射器向第一激光接收器持续发射激光,当第一激光接收器接受不到激光信号时,运输总成降低转动辊的转动速度,并同时启动第四电机使得推动板推动保温板;
[0030]当max{T1,T2,...,Tn}<50时,第一激光组和第二激光组均以及第四电机均不启动;
[0031]S3转动辊的转动速度降低使得保温板可以被恰好完全推至降温机构内,当推动板将保温板推至降温机构内完全回收后,运输总成恢复转动辊的转动速度对保温板进行运输;
[0032]S4当保温板被推至放置箱内时,限位单元的限位板对保温板进行挤压限位,此时测温组件工作,以挤压板远离运输机构一侧的一角建立坐标系,记为原点,靠近原点的温度传感器中间位置的坐标记为(X1,Y1),其水平温度传感器的中间位置坐标依次记为(X1,Y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机构(3),用于运输切割好的保温板;温度预测机构(4),用于测量通过的保温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温度;降温机构(1),用于对温度超标的保温板进行降温处理;推动机构(2),用于将需降温的保温板推至所述降温机构(1)内进行降温以及将降温完成的保温板重新推回至所述运输机构(3)上运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1)包括限位单元(11)和降温单元(10),所述限位单元(11)设置于所述降温单元(10)的顶部,所述降温单元(10)包括降温箱(100)、竖向移动组件(101)、横向移动组件(102)和降温组件(103),所述竖向移动组件(101)包括竖向移动槽(1010)和移动齿(1011),所述竖向移动槽(1010)的底部开设有供所述移动齿(1011)啮合连接的移动齿槽(1012),所述移动齿槽(101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013),所述转动柱(10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14)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电机(1014)的侧壁滑动连接有竖向滑动槽(1015),所述转动柱(1013)的两端侧部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102)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102)包括横向移动槽(1020)和横向移动杆(1021),所述横向移动槽(1020)的底部与所述横向移动杆(1021)滑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杆(1021)底部位于所述移动齿(101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块(1022),两个所述移动块(1022)的中部与所述转动柱(1013)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1022)的底部与所述竖向移动槽(1010)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杆(10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块(1023),所述放置块(1023)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放置槽(1024),所述放置槽(1024)开设于所述横向移动槽(1020)的一侧,所述放置块(1023)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025),所述第二电机(10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1026),所述第一丝杆(1026)的侧部螺纹连接有横向移动件(1027),所述横向移动件(1027)的顶部与所述降温组件(10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103)包括风扇(1030),所述风扇(1030)的底部设置有第三电机(1031),所述第三电机(1031)的底部设置有升降气缸(1032),所述升降气缸(1032)的底部与所述横向移动件(1027)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限位单元(11)包括放置箱(110)和测温组件(111),所述放置箱(110)的两侧和底部均等间距设置有通风柱(112),所述放置箱(110)内部的顶部设置有若干弹簧(113),若干所述弹簧(1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4),所述测温组件(111)设置于限位板(114)的底部,所述限位板(114)靠近所述运输机构(3)的一侧设置为弧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111)包括若干呈矩阵开设于所述限位板(114)底部的设置槽(1110)和设置于所述设置槽(1110)内的温度传感器(11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2)包括推动板(20)和与所述推动板(20)背面固定连接的推动块(21),所述推动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板(22),所述驱动板(22)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
(23),所述第二丝杆(23)的的两端分别在两侧的大固定板和小固定板内限位转动,所述大固定板和所述小固定板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杆(24),所述推动板(20)的底部与所述滑动杆(2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23)的一端穿过大固定板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25),所述大固定板和所述小固定板的底部设置在推动槽内,所述推动机构(2)分别设置于所述运输机构(3)的一侧以及所述降温机构(1)的一侧,所述推动板(20)一侧的设置有第一激光组(26);所述第一激光组(26)包括第一激光发射器(26

A),另一所述推动机构(2)中所述推动板(20)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激光接收器(26

B)。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机构(3)包括运输总成(30)和所述运输总成(30)转动连接的转动辊(31)以及运输架(32),所述运输总成(30)设置于所述运输架(32)的一侧,所述运输架(32)的一侧内部设置有第二激光组(33);所述第二激光组(33)包括第二激光发射器(33

A),所述运输架(32)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激光发射器(33

A)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激光接收器(33

B),所述温度预测机构(4)设置于所述运输架(32)的中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预测机构(4)包括设置架(40),所述设置架(40)设置于所述运输架(32)的中部,所述设置架(40)的顶部和底部均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温度传感器(1111)。10.根据权利要求1

9任一所述的一种低内应力型挤塑保温板生产工艺、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切割后的保温板在运输机构(3)的转动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冲陈剑许家豪王从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绿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