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9585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无需制作专用胎架,综合施工成本低;焊前均无需预热,节约了焊前预热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面板间拼接缝焊接过程中不易产生过大的变形量,焊接变形控制难度小;无需进行焊后校正,施工工序简化,施工周期和成本低;筒体和面板间焊缝焊接过程中不易产生过大的变形量,焊接变形控制难度小;筒体和面板间焊缝焊接时无需斜撑加强结构,节约材料和人工成本;由于辅钢桩抱箍结构是搭载合拢阶段散装,完成组装焊接的辅钢桩抱箍结构无需进行焊后校正,施工工序简化,施工周期和成本低;面板焊后无需进行平面度机加工作业,面板的最终有效厚度能够得到保证。终有效厚度能够得到保证。终有效厚度能够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绞吸挖泥船的艏部设置有辅钢桩装置及辅钢桩,在绞吸挖泥作业过程中与主钢桩配合完成船舶的精确定位和移动。在船舶相应位置的底部区域设置有辅钢桩抱箍,辅钢桩抱箍为筒体与面板的组合焊接结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辅钢桩抱箍筒体及面板的厚度一般可达100mm及以上,材质一般为EH36高强度钢,其筒体直径可达2m及以上,辅钢桩抱箍的面板一般为3件板材拼接而成,辅钢桩抱箍对其制作及安装过程中的精度要求高,辅钢桩抱箍制作及安装过程中的焊接工作量大,焊接变形控制难度高,装焊工艺复杂。
[0003]在现有技术中,辅钢桩抱箍制作及安装过程顺序如下:
[0004](1)制作辅钢桩抱箍专用胎架;
[0005](2)将完成下料的三件面板放置于专用胎架上并牢固加强固定;
[0006](3)对三件面板间拼接缝进行焊接施工(焊前需预热100~150℃);
[0007](4)将完成拼接的面板从专用胎架上拆下来;
[0008](5)对完成拼接的面板通过火工校正、机械校正或机加工校正进行焊后校正;
[0009](6)将完成校正的面板再次放置于专用胎架上并牢固加强固定;
[0010](7)将筒体吊装到面板;
[0011](8)对筒体和面板进行一定数量的斜撑加强;
[0012](9)对筒体和面板间焊缝进行焊接(焊前需预热100~150℃);
[0013](10)拆除所有加强和临时固定;
[0014](11)对完成组装焊接的辅钢桩抱箍通过火工校正、机械校正或机加工校正进行焊后校正;
[0015](12)将完成校正的辅钢桩抱箍组合结构提前吊放到船舶合拢指定位置的地面;
[0016](13)吊装辅钢桩抱箍区域的底部分段,且其开孔位置需精确对准筒体;
[0017](14)将辅钢桩抱箍从下往上吊起并安装到位;
[0018](15)完成辅钢桩抱箍与船体结构间所有焊缝的焊接工作(焊前需预热100~150℃)。
[0019]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0020](1)专用胎架制作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综合成本高;
[0021](2)辅钢桩抱箍结构之间及辅钢桩抱箍与船体结构间的焊缝焊前均需预热,由于其尺寸规格大,散热速度快,预热时间长,预热成本高;
[0022](3)相邻的面板间拼接缝焊接过程中以及筒体和面板间焊缝焊接过程中变形控制难度大,临时刚性固定对其变形约束的程度有限,且临时刚性固定拆除后,在焊接应力释放过程中会加大其焊接变形量;
[0023](4)由于板厚尺寸大,面板焊后整体结构以及完成组装焊接的辅钢桩抱箍整体结
构刚性强,校正难度大;
[0024](5)筒体和面板间焊缝焊接时所需的斜撑加强结构多,安装及拆除斜撑加强结构的时间长,浪费材料和人工成本;
[0025](6)当火工校正无法达到相关精度要求时,需对面板进行平面度机加工作业以满足相关要求,导致局部面板的最终有效厚度不宜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2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能够切实地解决现有技术对于专用胎架制作难度大、预热时间长,预热成本高、变形控制难度大、校正难度大、浪费材料和人工成本以及的面板的最终有效厚度不宜保证问题。
[002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8]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其包括筒体、面板、船舶底部外板和船舶内底板,船舶内底板位于船舶底部外板的上方,面板设有三段且焊接在筒体的底部外侧,面板的外侧与船舶底部外板焊接,筒体的外周与船舶内底板焊接,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S1:对相邻面板之间的接缝处以及面板与筒体之间的接缝处加工上侧坡口和下侧坡口;
[0030]步骤S2:将筒体和面板进行装配定位焊,使得筒体和面板初步固定;
[0031]步骤S3:对面板的外侧与船舶底部外板进行焊接;
[0032]步骤S4:对筒体的外周与船舶内底板进行焊接;
[0033]步骤S5:在船舶的两侧船舶纵壁板和筒体的横向两侧之间焊接横向加强板,在船舶的两侧船舶横壁板和筒体的纵向两侧之间焊接纵向加强板;其中,横向加强板的上端与船舶内底板焊接固定,横向加强板的下端与船舶底部外板焊接固定;纵向加强板的上端与船舶内底板焊接固定,纵向加强板的下端与船舶底部外板焊接固定,其中,焊接顺序为从立角焊接至平角焊接;
[0034]步骤S6:对相邻的面板之间的上侧坡口根部焊接一层焊缝;
[0035]步骤S7:对面板与筒体之间的上侧坡口根部焊接一层焊缝;
[0036]步骤S8:重复步骤S6

S7,直至焊接至上侧坡口深度的2/3处;
[0037]步骤S9:对相邻的面板之间的下侧坡口根部焊接一层焊缝;
[0038]步骤S10:对面板与筒体之间的下侧坡口根部焊接一层焊缝;
[0039]步骤S11:重复步骤S9

S10,直至将下侧坡口全部填满;
[0040]步骤S10:重复步骤S6

S7,直至上侧坡口全部被焊料填满。
[004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步骤S3中,由双数焊工站在对立方向上按照预设方向,通过分段对称退焊和跳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焊接。
[004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步骤S4中,由双数焊工站在对立方向上按照预设方向,通过分段对称退焊和跳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焊接。
[004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5中,横向加强板包括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第三横向加强板、第四横向加强板、第五横向加强板和第六横向加强板,纵向加强板包括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纵向加强板、第三纵向加强板和第四纵向加强板,其中,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第三横向加强板、第四横向加强板、第五横向加强板和第六
横向加强板呈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纵向加强板、第三纵向加强板和第四纵向加强板呈前后对称设置。
[004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5中,由一位焊工从第二纵向加强板、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第一横向加强板至第三横向加强板的顺序,按照分段退焊与跳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单条立角焊缝,由另一位焊工同时从第四纵向加强板、第三纵向加强板、第五横向加强板、第六横向加强板至第四横向加强板的顺序,按照分段对称退焊与跳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单条立角焊缝。
[004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在步骤S5中,由一位焊工从第二纵向加强板、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第一横向加强板至第三横向加强板的顺序,从下至上,按照分段退焊与跳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单条立角焊缝,由另一位焊工同时从第四纵向加强板、第三纵向加强板、第五横向加强板、第六横向加强板至第四横向加强板的顺序,按照分段对称退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包括筒体、面板、船舶底部外板和船舶内底板,船舶内底板位于船舶底部外板的上方,面板设有三段且焊接在筒体的底部外侧,面板的外侧与船舶底部外板焊接,筒体的外周与船舶内底板焊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相邻面板之间的接缝处以及面板与筒体之间的接缝处加工上侧坡口和下侧坡口;步骤S2:将筒体和面板进行装配定位焊,使得筒体和面板初步固定;步骤S3:对面板的外侧与船舶底部外板进行焊接;步骤S4:对筒体的外周与船舶内底板进行焊接;步骤S5:在船舶的两侧船舶纵壁板和筒体的横向两侧之间焊接横向加强板,在船舶的两侧船舶横壁板和筒体的纵向两侧之间焊接纵向加强板;其中,横向加强板的上端与船舶内底板焊接固定,横向加强板的下端与船舶底部外板焊接固定;纵向加强板的上端与船舶内底板焊接固定,纵向加强板的下端与船舶底部外板焊接固定,其中,焊接顺序为从立角焊接至平角焊接;步骤S6:对相邻的面板之间的上侧坡口根部焊接一层焊缝;步骤S7:对面板与筒体之间的上侧坡口根部焊接一层焊缝;步骤S8:重复步骤S6

S7,直至焊接至上侧坡口深度的2/3处;步骤S9:对相邻的面板之间的下侧坡口根部焊接一层焊缝;步骤S10:对面板与筒体之间的下侧坡口根部焊接一层焊缝;步骤S11:重复步骤S9

S10,直至将下侧坡口全部填满;步骤S10:重复步骤S6

S7,直至上侧坡口全部被焊料填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由双数焊工站在对立方向上按照预设方向,通过分段对称退焊和跳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由双数焊工站在对立方向上按照预设方向,通过分段对称退焊和跳焊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横向加强板包括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第三横向加强板、第四横向加强板、第五横向加强板和第六横向加强板,纵向加强板包括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纵向加强板、第三纵向加强板和第四纵向加强板,其中,第一横向加强板、第二横向加强板、第三横向加强板、第四横向加强板、第五横向加强板和第六横向加强板呈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纵向加强板、第二纵向加强板、第三纵向加强板和第四纵向加强板呈前后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钢桩抱箍结构的装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由一位焊工从第二纵向加强板、第一纵向加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果梁剑明邵丹丹刘桑雷炳育张继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