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8954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申请涉及液晶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液晶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壳材微粒、活性剂溶液以及芯材液晶溶液;将所述壳材微粒和所述活性剂溶液混合进行超声溶胀,形成中空微球;将所述芯材液晶溶液和所述中空微球混合进行溶质共扩散反应,得到壳芯聚合物溶液;将所述壳芯聚合物溶液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液晶微胶囊。本申请通过粒子溶胀法将壳材和芯材的制备过程分开,壳材的材质可调,灵活性高,能够有效控制液晶包覆率,控制杂质残留量和单分散的问题;通过微胶囊限制液晶流动,产生抗压效果,解决液晶按压后产生水波纹的问题;通过胆甾相液晶的微胶囊化,实现微胶囊的显色功能。现微胶囊的显色功能。现微胶囊的显色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液晶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液晶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是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中间态物质,它既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兼具晶体的各向异性,分子排列具有长程有序性,短程无序性。液晶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和温敏性能,在显示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然而液晶本身不易保存、易受环境污染,其应用受到限制。通过微胶囊技术,将液晶包覆在微胶囊中,将液晶与外部环境隔开。一方面,通过包覆作用实现了液晶的分散、保护和致稳,防止液晶在器件挠曲过程中的流动,从而确保了液晶柔性显示的可行性;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微胶囊的大小和分布来调节体系中液晶微滴的尺寸,从而提高了器件的电光性能。
[0003]目前,以液晶、环氧树脂单体、硅烷偶联剂以及油溶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混合物作为油相,以水溶性环氧树脂固化剂进一步提高交联度,得到包覆率和强度高的液晶微胶囊,但此制备方法在包覆过程中引入了多种物质,且反应不完全,产物中会残存少量未反应的单体,形成的壁膜可透性较高,不适合包覆要求密封的液晶。r/>[0004]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壳材微粒、活性剂溶液以及芯材液晶溶液;将所述壳材微粒和所述活性剂溶液混合进行超声溶胀,形成中空微球;将所述芯材液晶溶液和所述中空微球混合进行溶质共扩散反应,得到壳芯聚合物溶液;将所述壳芯聚合物溶液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液晶微胶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溶胀的条件包括:超声功率为50W~200W;和/或溶胀时间为6h~24h;和/或溶胀温度为30℃~5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剂溶液包括醇分散液以及溶于所述醇分散液中的活性剂;其中,所述活性剂在所述活性剂溶液中的质量占比为0.2%~0.8%;和/或所述活性剂包括氯代十二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6

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过氧化新癸酸丁酯中的至少一种;和/或所述醇分散液包括醇和水,所述醇包括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醇与所述水的体积比为1:(2~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干燥处理前,将所述壳芯聚合物溶液在50℃~60℃条件下均质5min~30min;和/或所述干燥处理包括喷雾干燥,且所述壳芯聚合物溶液从出料口喷出时所述出料口的温度为80℃~120℃,压力为1MPa~3MPa。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质共扩散反应的条件包括:搅拌速度为50rpm~200rpm;和/或反应时间为12h~36h;和/或反应温度为30℃~50℃;和/或按所述芯材液晶溶液中的液晶与所述中空微球的质量比为1:(1~3)进行所述溶质共扩散反应。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材微粒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将分散剂、预聚物、单体、表面活性剂以及引发剂溶于第一溶剂中,得到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东周洪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歌德新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