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可逆紫外光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变色微胶囊
,特别涉及一种不可逆紫外光致变色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致变色现象指某些物质在一定波长光的照射下,化学结构可发生变化,对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发生改变,从而产生颜色变化,然后又会在另一波长光的照射或热作用下,恢复或不恢复原来的颜色。按照颜色变化是否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分为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和不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包括偶氮苯类、俘精酸酐类、螺吡喃类、螺噁嗪类和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这些可逆光致变色材料通常在光照下处于激发态并显现颜色,非光照环境下处于基态不显颜色;不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包括杂多酸化合物,其中Keggin型结构杂多酸化合物是代表性材料之一,不可逆光致变色材料常用于防伪、紫外光照判别等领域,尤其可以用于紫外消毒标签等产品上。
[0003]随着微胶囊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发出变色微胶囊产品,将可变色芯材包覆在微胶囊中,使其在应用时不会因为刮擦挤压、长期高温、长时间暴晒或长期氧化等极端环境而流失或失活。例如专利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可逆紫外光致变色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芯材和壁材,所述芯材由Keggin型杂多酸盐分散在惰性溶剂中得到,所述壁材为改性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在酸溶液作用下原位聚合形成的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所述微胶囊经紫外线照射后,改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中的氨基基团为Keggin型杂多酸盐提供电子从而使微胶囊颜色发生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紫外光致变色微胶囊,其特征在于,Keggin型杂多酸盐的结构通式为[XM
12
O
40
]
n
,X选自P、Si、Ge或As中的任意一种,M选自Mo或W,中心杂原子X以XO4四面体居中,外面是四个共角相连的M3O
12
三金属簇,与中心四面体共角相连;每个三金属簇由三个MO6八面体共边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可逆紫外光致变色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通过以下过程制备:将三聚氰胺在去离子水中均匀分散,得到三聚氰胺分散液;向三聚氰胺分散液中依次加入阳离子改性剂、甲醛水溶液,加热搅拌,加入碱溶液调节pH值,搅拌,即得到改性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可逆紫外光致变色微胶囊,其特征在于,甲醛与三聚氰胺的摩尔比为2.8~3.1:1;阳离子改性剂的用量为三聚氰胺质量的0.3%~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可逆紫外光致变色微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季铵盐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振涛,何睿,刘丹,王斌,韩庆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峡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