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自动调整控制的数码模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546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距自动调整控制的数码模切机,涉及数码模切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壁活动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壁活动安装有四组刀座,四组所述刀座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内壁均活动安装有第一限位轴、第二限位轴、第三限位轴和第四限位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切割分条宽度调节的问题,当第一限位轴18、第二限位轴19、第三限位轴20或第四限位轴21进行转动时,带动第一限位块14、第二限位块15、第三限位块16或第四限位块17进行位移,从而带动相对应的刀座10进行位移,进而达到切割分条的宽度进行调节的效果。进而达到切割分条的宽度进行调节的效果。进而达到切割分条的宽度进行调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自动调整控制的数码模切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码模切机
,具体为一种间距自动调整控制的数码模切机。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印刷业通常包含印前、印刷、印后加工三个工序,其中印后加工通常分为书刊报加工和包装加工,而模切机是伴随现代印刷行业产生的现代印后加工设备,主要用于纸品包装装潢工业中的商标、纸盒、贺卡等的模切、压痕和冷压凸作业,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传统模切制版工艺复杂,耗时、耗能、操作灵活度差,数码模切(或称无版模切)改变了模切工艺对印版的依赖,降低了能耗和污染。
[0003]模切工艺是包装印刷品最常用的一道工艺,就是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圈装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数码模切创造性地实现了无版、数码、按需模切,成为能够适应数码印刷机对印后数字化需求的一项创新,数码模切由于省略了制版工艺从而节省了制版时间节约了制版费用,通过电脑软件排版,可及时修改,适合个性化的小批量数码印后加工,因此这种数码模切具有一键式操作、即排即打、立等可取的特点。
[0004]现有技术中,对完成印制的产品进行切割分条时,当产品所需切割分条宽度不同,需对切割刀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时,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切割刀进行移动调节,操作较为繁琐,且精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距自动调整控制的数码模切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间距自动调整控制的数码模切机,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侧外壁安装有操控屏,所述安装座内壁活动安装有送料辊、转向轴、送膜辊、模切座、收废辊、限位杆、第一收料辊和第二收料辊;
[0007]所述限位杆外壁活动安装有四组刀座,四组所述刀座底端均安装有切割刀,四组所述刀座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内壁均活动安装有第一限位轴、第二限位轴、第三限位轴和第四限位轴,所述第一限位轴、第二限位轴、第三限位轴和第四限位轴一端活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收料辊和第二收料辊外壁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两组所述第一挡板之间、第二挡板之间、第三挡板之间以及第四挡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连接;
[0008]所述安装座内壁活动安装有第一连动轴、第二连动轴、第三连动轴和第四连动轴,所述第一连动轴、第二连动轴、第三连动轴和第四连动轴分别与第一限位轴、第二限位轴、第三限位轴和第四限位轴活动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切割分条宽度调节的问题,第一限位轴转动时,带
动第一限位块位移,从而带动第一限位块处刀座进行位移,第二限位轴转动时,带动第二限位块位移,从而带动第二限位块处刀座进行位移,第三限位轴转动时,带动第三限位块位移,从而带动第三限位块处刀座进行位移,第四限位轴转动时,带动第四限位块位移,从而带动第四限位块处刀座进行位移,进而达到切割分条宽度调节的效果。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轴外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一限位块内壁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第二限位轴外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二限位块内壁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第三限位轴外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三限位块内壁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第四限位轴外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四限位块内壁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限位轴、第二限位轴、第三限位轴或第四限位轴进行转动时,带动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三限位块或第四限位块进行位移。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泵、第二气泵和齿板,所述第二气泵输出端活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一端与第一气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气泵输出端活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一端与齿板相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第一气泵,推动第一伸缩杆进行长度调节,带动第二气泵位移,第二气泵启动,第二伸缩杆向上或向下进行移动,带动齿板向上或向下位移。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轴、第二限位轴、第三限位轴和第四限位轴长度为递增设置,所述第一限位轴一端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限位轴一端安装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三限位轴一端安装有第三驱动齿轮,所述第四限位轴一端安装有第四驱动齿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第三驱动齿轮以及第四驱动齿轮呈递增设置。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第三驱动齿轮和第四驱动齿轮均与齿板活动连接,且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气泵位移后,带动齿板与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第三驱动齿轮或第四驱动齿轮啮合连接,齿板向上或向下位移,从而带动与齿板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第三驱动齿轮或第四驱动齿轮进行转动。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组所述第一挡板、两组第二挡板、两组第三挡板以及两组第四挡板皆为交错设置,所述送料辊、转向轴、送膜辊、模切座、收废辊、限位杆、第一收料辊和第二收料辊均与模料活动连接。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之间构造限位收卷区间。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为交错设置,且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中心部位均开设有预留孔。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互不影响移动位移。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动轴和第一连接杆、第二连动轴和第二连接杆、第三连动轴和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动轴和第四连接杆之间为螺纹连接,且第一连动轴、第二连动轴、第三连动轴和第四连动轴呈竖直排列。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动轴、第二连动轴、第三连动轴或第四连动轴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位移。
[002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第一限位轴一端通过第一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与第二限位轴一端通过第二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一端与第三限位轴一端通过第三皮带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杆一端与第四限位轴一端通过第四皮带相连接。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限位轴、第二限位轴、第三限位轴或第四限位轴进行转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或第四连接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或第四挡板位移。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均与操控屏电性连接,所述安装座内部设有驱动电机连接送料辊、且送料辊、送膜辊、收废辊、第一收料辊和第二收料辊之间活动连接。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距自动调整控制的数码模切机,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一侧外壁安装有操控屏(2),所述安装座(1)内壁活动安装有送料辊(3)、转向轴(4)、送膜辊(5)、模切座(6)、收废辊(8)、限位杆(9)、第一收料辊(12)和第二收料辊(13);所述限位杆(9)外壁活动安装有四组刀座(10),四组所述刀座(10)底端均安装有切割刀(11),四组所述刀座(10)外壁分别安装有第一限位块(14)、第二限位块(15)、第三限位块(16)和第四限位块(17),所述第一限位块(14)、第二限位块(15)、第三限位块(16)和第四限位块(17)内壁均活动安装有第一限位轴(18)、第二限位轴(19)、第三限位轴(20)和第四限位轴(21),所述第一限位轴(18)、第二限位轴(19)、第三限位轴(20)和第四限位轴(21)一端活动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收料辊(12)和第二收料辊(13)外壁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挡板(35)、第二挡板(36)、第三挡板(37)和第四挡板(38),两组所述第一挡板(35)之间、第二挡板(36)之间、第三挡板(37)之间以及第四挡板(38)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39)、第二连接杆(40)、第三连接杆(41)以及第四连接杆(42)连接;所述安装座(1)内壁活动安装有第一连动轴(43)、第二连动轴(44)、第三连动轴(45)和第四连动轴(46),所述第一连动轴(43)、第二连动轴(44)、第三连动轴(45)和第四连动轴(46)分别与第一限位轴(18)、第二限位轴(19)、第三限位轴(20)和第四限位轴(21)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自动调整控制的数码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轴(18)外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一限位块(14)内壁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第二限位轴(19)外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二限位块(15)内壁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第三限位轴(20)外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三限位块(16)内壁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第四限位轴(21)外壁开设有螺纹槽,且第四限位块(17)内壁开设有相匹配的螺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自动调整控制的数码模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气泵(27)、第二气泵(29)和齿板(26),所述第二气泵(29)输出端活动安装有第二伸缩杆(30),且第二伸缩杆(30)一端与第一气泵(27)相连接,所述第一气泵(27)输出端活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28),且第一伸缩杆(28)一端与齿板(26)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间距自动调整控制的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东文真玄陈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鹏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