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31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6
提供一种连接器,具备端子,容易制造且适于高速传输,所述端子将第一被保持部的板宽方向作为第一板宽方向时,第二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连接器100的端子30所具有的中间部33具有板厚方向变换部33b。板厚方向变换部33b具有向板厚方向弯曲的变换曲部33b2、相对于变换曲部33b2形成于第一被保持部32侧的第一板面部33b1和相对于变换曲部33b2形成于第二被保持部34侧的第二板面部33b3。第一板面部33b1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平行的方向,第二板面部33b3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专利文献1~5所记载的连接器具备端子、固定壳体和可动壳体。端子具有保持于固定壳体的固定侧被保持部、保持于可动壳体的可动侧被保持部和连结固定侧被保持部和可动侧被保持部的中间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

035407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

120448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

099391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7

111918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21

0268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在上述连接器中,在将固定侧被保持部(第一被保持部)的板宽方向设为第一板宽方向时,可动侧被保持部(第二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平行的方向。通过这样的构成,产生与连接器的设计相关的各种各样的制约。
[0011]本公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具备端子并且容易制造且适于高速传输,所述端子在将第一被保持部的板宽方向设为第一板宽方向时,第二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
[0012]第一方式涉及的连接器具备端子、第一壳体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移动的第二壳体,所述端子具有:第一被保持部,保持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二被保持部,保持于所述第二壳体;以及中间部,连结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和所述第二被保持部,将所述第一被保持部的板宽方向设为第一板宽方向时,所述第二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所述中间部具有板厚方向变换部,所述板厚方向变换部具有:变换曲部,向板厚方向弯曲;第一板面部,相对于所述变换曲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侧,并且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以及第二板面部,相对于所述变换曲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被保持部侧,并且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
[0013]在本方式中,连接器具备端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0014]端子具有:第一被保持部,保持于第一壳体;第二被保持部,保持于第二壳体;以及中间部,连结第一被保持部和第二被保持部。
[0015]然后,将第一被保持部的板宽方向设为第一板宽方向时,第二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
[0016]在此,中间部具有板厚方向变换部。板厚方向变换部具有:变换曲部,向板厚方向弯曲;第一板面部,相对于变换曲部形成于第一被保持部侧;以及第二板面部,相对于变换曲部形成于第二被保持部侧。
[0017]然后,第一板面部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因此,连接第一被保持部和第一板面部的部分以简易形状完成。
[0018]此外,第二板面部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因此,连接第二被保持部和第二板面部的部分以简易形状完成。
[0019]此外,由于中间部具有板厚方向变换部,所以能够设为适于高速传输的连接器。这是因为,不被任何壳体保持的中间部通过在中间部上形成阻抗容易上升、截面积容易变大的板厚方向变换部,所以能够进行阻抗的调整。
[0020]此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二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正交”的方向的例子,但本方式不限定于此。第二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即可。在本公开中,“交叉”是指以45度以上的角度相交。然而,关于在本公开中说明为“交叉”的事项,更加优选为以60度以上的角度相交,进一步优选为以80度以上的角度相交。
[0021]此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被保持部压入并保持于第一壳体的例子,本方式不限定于此。第一被保持部也可以通过嵌入成形保持于第一壳体。此外,关于第二被保持部也是相同的。
[0022]此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连接器具备多个端子,这些多个端子各自相当于本方式的“端子”的例子,但本方式不限定于此。端子至少有一个即可。
[0023]此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二板面部的板厚方向与第二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平行的例子,但本方式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不平行。
[0024]此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壳体为固定壳体、第二壳体为可动壳体的例子,但本方式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相反。
[0025]第二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方式中,所述中间部具有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和所述第一板面部,并且将板厚方向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至所述第一板面部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结部具有弯曲成使板厚方向在与第一板宽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变更的曲部。
[0026]在本方式中,中间部具有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第一被保持部和第一板面部,并且从第一被保持部至第一板面部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延伸。
[0027]然后,第一连结部具有弯曲成使板厚方向在与第一板宽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变更的曲部。因此,与第一连结部不具有这样的曲部的方式比较,容易将连接器在第一被保持部的延伸方向上小型化。
[0028]第三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一方式中,所述中间部具有: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和所述第一板面部,并且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至所述第一板面部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延伸;以及第一阻抗调整部,从所述第一连结部延伸出,并且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
[0029]在本方式中,具有第一阻抗调整部,其从第一连结部延伸出,并且将板厚方向朝向
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
[0030]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板宽方向上中间部的尺寸变大,并且能够使中间部的阻抗降低。
[0031]此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第一阻抗调整部为平板状的例子。然而,本方式的第一阻抗调整部不限定于此。
[0032]此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第一阻抗调整部的平板部与第二板面部平行的例子。然而,本方式的第一阻抗调整部不限定于此。
[0033]第四方式涉及的连接器是在第三方式中,所述第一连结部具有第二曲部,所述第二曲部是弯曲成使板厚方向在与第一板宽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变更的曲部,与该第一连结部之中的所述第一阻抗调整部延伸出的部分相比形成于所述板厚方向变换部侧的位置。
[0034]在本方式中,第一连结部具有变换部侧曲部。变换部侧曲部是指弯曲成使板厚方向在与第一板宽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变更的曲部,与该第一连结部之中的第一阻抗调整部延伸出的部分相比形成于板厚方向变换部侧的位置的曲部。
[0035]因此,与第一连结部不具有变换部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具备端子、第一壳体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移动的第二壳体,所述端子具有:第一被保持部,保持于所述第一壳体;第二被保持部,保持于所述第二壳体;以及中间部,连结所述第一被保持部和所述第二被保持部,将所述第一被保持部的板宽方向设为第一板宽方向时,所述第二被保持部的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所述中间部具有板厚方向变换部,所述板厚方向变换部具有:变换曲部,向板厚方向弯曲;第一板面部,相对于所述变换曲部形成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侧,并且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平行的方向;以及第二板面部,相对于所述变换曲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被保持部侧,并且将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交叉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中间部具有第一连结部,所述第一连结部连结所述第一被保持部与所述第一板面部,并且从所述第一被保持部至所述第一板面部使板厚方向朝向与垂直于第一板宽方向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连结部具有曲部,所述曲部弯曲成使板厚方向在与第一板宽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变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宝槻雅树塩田英生野口大辅大熊誉仁
申请(专利权)人:意力速电子行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