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8916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量计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及系统。其包括确定出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组成部分中的常见模型、变量模型以及特殊模型,结合建筑物参数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确定出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组成部分中的常见模型、变量模型以及特殊模型,减少建筑物计算过程中的工作量,提高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的工程量计算效率,同时通过绑定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特殊模型的参数值,不断的扩展建筑物参数集,提高建筑物参数集比对范围,增加建筑物参数集比对适配性。增加建筑物参数集比对适配性。增加建筑物参数集比对适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量计算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BIM模型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进行BIM模型建立过程中,需要对实际建筑物的各项工程量进行计算。
[0003]在进行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由于各个建筑物在进行建筑规划过程中,建筑物的组成部分繁多,计算整个建筑物的工程量需要分步计算其组成部分的工程量,导致计算过程繁琐且容易出现计算错误,而现有的建筑物为了减少设计难度,部分组成结构会借鉴同类型的建筑物,例如同楼层的各个建筑房间,其内部结构大致相同,如果重合部分的建筑物组成结构的工程量参考同类型建筑物组成结构的话,将会大大减少建筑物工程量的计算工作,同时各个建筑物组成部分特征明显,绑定建筑物组成部分特征与其对应工程量,将会进一步减少建筑物工程量的计算工作。
[0004]为了应对上述问题,现亟须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规划建筑物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生成工程量必备参数集;S2、采集各个建筑物特征点,通过特征点标记各个建筑类型;S3、结合生成工程量必备参数集,计算各个类型的建筑物对应的各个组成参数值以及总量参数值,S4、绑定建筑物特征点、各个组成参数值以及总量参数值,建立建筑物参数集;S5、获取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的特征点,并与所述S2中标记的各个建筑类型进行比对,确定当前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类型;S6、对确定类型的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进行组成分析,确定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组成部分中的常见模型、变量模型以及特殊模型;
S7、结合所述S4中的建筑物参数集,计算出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常见模型以及变量模型的参数值,并通过人工测量出特殊模型参数值;S8、绑定所述S7中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特殊模型的参数值,补录至所述S4中的建筑物参数集。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的工程量必备参数集包括平整场地工程量、基础土方开挖量以及回填土工程量。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整场地工程量计算采用平整场地计算算法,其算法公式如下:;
[0009]其中为平整场地工程量,A为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为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为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为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中采集各个建筑物特征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确定各个参数计算过程中计算步骤;S2.2、结合计算步骤,确定各个参数对应的计算参值,作为该建筑物的特征点。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6中对确定类型的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进行组成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6.1、规划粗略组成分析方式,对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进行粗略组成分析;S6.2、结合粗略组成分析结果,比对对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粗略组成部分与建筑物参数集,确定出常见模型以及待比对建筑物组成部分;S6.3、规划细分组成分析方式,对待比对建筑物组成部分进行细分组成分析;S6.4、结合细分组成分析结果,比对对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细分组成部分与建筑物参数集,确定出变量模型以及特殊模型。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7中通过人工测量出特殊模型参数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7.1、记录人工测量流程;S7.2、按照人工测量流程,对各个测量数值进行顺序标记,作为特殊模型特征点。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8中补录至所述S4中的建筑物参数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8.1、确定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特殊模型所占比例;S8.2、规划比例阈值,对特殊模型进行分类处理。
[00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8中补录至所述S4中的建筑物参数集的方法采用阈值比对算法,其算法公式如下:;
;其中为特殊模型所占比例,为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特殊模型数量,为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组成模型总量,为阈值比对函数,为比例阈值,当特殊模型所占比例低于比例阈值时,阈值比对函数输出为0,此时只需将该特殊模型补录至建筑物参数集内,当特殊模型所占比例不低于比例阈值时,阈值比对函数输出为1,此时整体建筑物各项参数值进行集中补录。
[0015]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的系统,包括工程量参数规划模块、建筑类型分类模块、参数值计算模块、参数集建立模块、待计算建筑比对模块、组成模型分类模块以及组成模型参数值计算模块;其中所述工程量参数规划模块用于规划建筑物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生成工程量必备参数集,所述工程量参数规划模块输出端与所述建筑类型分类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建筑类型分类模块用于采集各个建筑物特征点,通过特征点标记各个建筑类型,所述建筑类型分类模块输出端与所述参数值计算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参数值计算模块用于结合生成工程量必备参数集,计算各个类型的建筑物对应的各个组成参数值以及总量参数值,所述参数值计算模块输出端与所述参数集建立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参数集建立模块用于绑定建筑物特征点、各个组成参数值以及总量参数值,建立建筑物参数集,所述参数集建立模块输出端与所述待计算建筑比对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待计算建筑比对模块用于获取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的特征点,并与标记的各个建筑类型进行比对,确定当前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类型,所述待计算建筑比对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组成模型分类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组成模型分类模块用于对确定类型的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进行组成分析,确定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组成部分中的常见模型、变量模型以及特殊模型,所述组成模型分类模块输出端与所述组成模型参数值计算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组成模型参数值计算模块结合建筑物参数集,计算出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常见模型以及变量模型的参数值,并通过人工测量出特殊模型参数值,随后绑定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特殊模型的参数值,补录至建筑物参数集。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该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及系统中,通过确定出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组成部分中的常见模型、变量模型以及特殊模型,减少建筑物计算过程中的工作量,提高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的工程量计算效率,同时通过绑定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特殊模型的参数值,不断的扩展建筑物参数集,提高建筑物参数集比对范围,增加建筑物参数集比对适配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规划建筑物工程量计算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生成工程量必备参数集;S2、采集各个建筑物特征点,通过特征点标记各个建筑类型;S3、结合生成工程量必备参数集,计算各个类型的建筑物对应的各个组成参数值以及总量参数值,S4、绑定建筑物特征点、各个组成参数值以及总量参数值,建立建筑物参数集;S5、获取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的特征点,并与所述S2中标记的各个建筑类型进行比对,确定当前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类型;S6、对确定类型的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进行组成分析,确定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组成部分中的常见模型、变量模型以及特殊模型;S7、结合所述S4中的建筑物参数集,计算出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常见模型以及变量模型的参数值,并通过人工测量出特殊模型参数值;S8、绑定所述S7中待计算工程量的建筑物特殊模型的参数值,补录至所述S4中的建筑物参数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工程量必备参数集包括平整场地工程量、基础土方开挖量以及回填土工程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场地工程量计算采用平整场地计算算法,其算法公式如下:;其中为平整场地工程量,A为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为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为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为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采集各个建筑物特征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2.1、确定各个参数计算过程中计算步骤;S2.2、结合计算步骤,确定各个参数对应的计算参值,作为该建筑物的特征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对确定类型的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进行组成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6.1、规划粗略组成分析方式,对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进行粗略组成分析;S6.2、结合粗略组成分析结果,比对对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粗略组成部分与建筑物参数集,确定出常见模型以及待比对建筑物组成部分;S6.3、规划细分组成分析方式,对待比对建筑物组成部分进行细分组成分析;S6.4、结合细分组成分析结果,比对对待计算的工程量建筑物细分组成部分与建筑物参数集,确定出变量模型以及特殊模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通过人工测量出特殊模型参数值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7.1、记录人工测量流程;S7.2、按照人工测量流程,对各个测量数值进行顺序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琪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