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组织的消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89079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道组织的消融装置,包括:气源;冷冻介质储存器;热交换系统,包括:热制冷器;以及连接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路,近端与气源的远端管路连接,远端与热制冷器的近端管路连接;以及第二连接管路,近端与热制冷器的远端管路连接;导管,包括:进气管,近端与第二连接管路的远端管路连接;以及冷冻探头,近端与进气管的远端管路连接;以及控制系统,包括:输入调节器,设置于第一连接管路上;冷冻介质储量监测器,设置于冷冻介质储存器上;以及工控机,分别与输入调节器以及冷冻介质储量监测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系统的监测以及判断,自动精准调控热制冷器的输入压力,从而精准控制冷量的输出。从而精准控制冷量的输出。从而精准控制冷量的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道组织的消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冻
,尤其涉及一种气道组织的消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患有慢性气道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疾病发展进程越来越快。传统的治疗手段还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存在并发症多、药物负担大、药物依从性差等缺点。
[0003]呼吸系统疾病的介入治疗方式在不断进步和推广,在呼吸系统疾病介入治疗领域中,冷冻技术被应用于良恶性肿瘤、气道狭窄、慢阻肺、哮喘、支气管结核以及止血等。经支气管镜腔内冷冻治疗的并发症较少,常见主要并发症为冷冻后组织水肿、冻切后撕扯组织伴发少量出血,相应处理措施成熟。
[0004]消融装置一般以金属探头作为冷冻端,其具有冷冻范围小、冷冻温度高、冷冻效率低等缺陷,难以适用于气道内大面积的冷冻消融。目前还有将冷冻喷洒系统应用于气道疾病中,但是其对液氮输出控制性能较差,导管也没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会造成非冷冻区域结冰和结霜,对医患产生冻伤隐患以及对配套器械的冷冻损伤,同时因为导管没有良好隔热,导致冷冻后导管和配套器械粘合在一起,在此期间器械无法正常使用,产生较高安全隐患,并且还存在降温速率慢、冷冻温度高等缺陷。
[0005]因此,亟需一种气道组织的消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气道组织的消融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气道组织的消融装置,包括:
[0009]气源;
[0010]冷冻介质储存器;
[0011]热交换系统,所述热交换系统包括:
[0012]热制冷器,所述热制冷器设置于所述冷冻介质储存器之内;
[0013]以及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包括:
[0014]第一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近端与所述气源的远端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远端与所述热制冷器的近端管路连接;
[0015]以及第二连接管路,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近端与所述热制冷器的远
[0016]端管路连接;
[0017]导管,所述导管包括:
[0018]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近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远端管路连接;
[0019]以及冷冻探头,所述冷冻探头的近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远端管路连接;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0020]输入调节器,所述输入调节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
[0021]冷冻介质储量监测器,所述冷冻介质储量监测器设置于所述冷冻介质储存器上;
[0022]以及工控机,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输入调节器以及所述冷冻介质储量监测器电性连接。
[0023]优选地,
[0024]所述热交换系统还包括:
[0025]真空套管,所述真空套管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之外。
[0026]优选地,
[0027]所述导管还包括:
[0028]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覆设于所述进气管之外,所述隔热层还包括:
[0029]至少一层真空内管,所述真空内管覆设于所述进气管之外,所述真空内管与所述进气管围设为隔热层内腔,若干所述真空内管同轴套设;以及真空外管,所述真空外管套设于所述真空内管之外,所述真空外管与所述真空内管围设为隔热层外腔。
[0030]优选地,
[0031]所述冷冻探头还包括:
[0032]喷雾孔,所述喷雾孔开设于所述冷冻探头的远端壁面上,所述喷雾孔的截面面积不小于所述进气管的截面面积。
[0033]优选地,还包括:
[0034]真空系统,所述真空系统分别与所述隔热层以及所述真空套管管路连接。
[0035]优选地,
[0036]所述导管还包括:
[0037]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的近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远端管路连接,所述进气接头的远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近端管路连接;
[0038]以及真空接头,所述真空接头的远端与所述隔热层的近端管路连接;所述真空系统包括:
[0039]真空泵;
[0040]以及真空连接管,所述真空连接管的近端与所述真空泵管路连接,所述真空连接管的远端与所述真空接头的近端管路连接,所述真空连接管上设置有所述真空监测器。
[0041]优选地,
[0042]所述导管还包括:
[0043]冷冻探头延伸管,所述冷冻探头延伸管由具有一定形变定型能力的柔性材料制得,所述冷冻探头延伸管的近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远端管路连接,所述冷冻探头延伸管的远端与所述冷冻探头的近端管路连接;
[0044]以及标记环,所述标记环包括:
[0045]第一标记环,所述第一标记环设置于所述冷冻探头延伸管的近端外壁上;
[0046]以及第二标记环,所述第二标记环设置于所述冷冻探头延伸管的远端外壁上。
[0047]优选地,
[0048]所述导管还包括:
[0049]居中装置,所述居中装置由具有记忆能力和弹性能力的材料制得,所述居中装置的近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远端管路连接,所述居中装置的远端与所述冷冻探头的近端管路连
接,所述冷冻探头设置于所述居中装置的轴向中心,所述居中装置设置于所述隔热层之内;
[0050]以及标记环,所述标记环包括:
[0051]第一标记环,所述第一标记环设置于所述居中装置的近端外壁上;
[0052]以及第二标记环,所述第二标记环设置于所述居中装置的远端外壁上。
[0053]优选地,
[0054]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0055]压力阀,所述压力阀设置于靠近所述气源远端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
[0056]温度监测器,所述温度监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
[0057]真空监测器,所述真空监测器设置于所述隔热层以及所述真空套管上;
[0058]以及至少一个热电偶,所述热电偶设置于所述导管上;
[0059]所述工控机分别与所述压力阀、所述温度监测器、所述真空监测器以及所述热电偶电性连接。
[0060]优选地,
[0061]所述热电偶设置于所述冷冻探头内。
[0062]优选地,
[0063]若干所述热电偶设置于所述隔热层内壁上、所述隔热层壁面内或所述隔热层外壁上中的至少一处。
[0064]优选地,
[0065]若干所述热电偶设置于所述居中装置外壁上。
[0066]优选地,还包括:
[0067]过滤系统,所述过滤系统包括:
[0068]初级过滤器,所述初级过滤器设置于靠近所述压力阀远端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
[0069]以及二级过滤器,所述二级过滤器设置于靠近所述热制冷器近端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
[0070]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71]本技术的消融装置会随着运行而消耗冷冻介质储量,冷量的输出也会随之变化。通过控制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道组织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1);冷冻介质储存器(4);热交换系统(3),所述热交换系统(3)包括:热制冷器(31),所述热制冷器(31)设置于所述冷冻介质储存器(4)之内;以及连接管路(32),所述连接管路(32)包括:第一连接管路,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近端与所述气源(1)的远端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路的远端与所述热制冷器(31)的近端管路连接;以及第二连接管路,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近端与所述热制冷器(31)的远端管路连接;导管(2),所述导管(2)包括:进气管(21),所述进气管(21)的近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远端管路连接;以及冷冻探头(23),所述冷冻探头(23)的近端与所述进气管(21)的远端管路连接;以及控制系统(6),所述控制系统(6)包括:输入调节器(63),所述输入调节器(63)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冷冻介质储量监测器(67),所述冷冻介质储量监测器(67)设置于所述冷冻介质储存器(4)上;以及工控机(61),所述工控机(61)分别与所述输入调节器(63)以及所述冷冻介质储量监测器(67)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系统(3)还包括:真空套管(33),所述真空套管(33)覆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之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还包括:隔热层(22),所述隔热层(22)覆设于所述进气管(21)之外,所述隔热层(22)还包括:至少一层真空内管(222),所述真空内管(222)覆设于所述进气管(21)之外,所述真空内管(222)与所述进气管(21)围设为隔热层内腔(224),若干所述真空内管(222)同轴套设;以及真空外管(221),所述真空外管(221)套设于所述真空内管(222)之外,所述真空外管(221)与所述真空内管(222)围设为隔热层外腔(2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探头(23)还包括:喷雾孔(231),所述喷雾孔(231)开设于所述冷冻探头(23)的远端壁面上,所述喷雾孔(231)的截面面积不小于所述进气管(21)的截面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系统(5),所述真空系统(5)分别与所述隔热层(22)以及所述真空套管(33)管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2)还包括:进气接头(24),所述进气接头(24)的近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的远端管路连接,所述进气接头(24)的远端与所述进气管(21)的近端管路连接;
以及真空接头(25),所述真空接头(25)的远端与所述隔热层(22)的近端管路连接;所述真空系统(5)包括:真空泵;以及真空连接管(51),所述真空连接管(51)的近端与所述真空泵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超邢宗江胡锦航陈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胜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