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丝、管心针组件和导管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80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4
本申请涉及导丝、管心针组件和导管组件。用于自动撤回管心针的导丝的组件可以包括管心针组件和导管组件。例如,管心针组件可以包括布置在管心针中的导丝。导丝可以包括具有第一外径的近侧部分;包括具有大于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的扩张段的远侧部分;和在导丝的远侧部分中的导丝末端。管心针可以包括管心针末端和穿过其中的管心针内腔,该管心针内腔具有与导丝的第一外径相当的管心针内径。至少导丝的近侧部分可以以对应的取向布置在管心针的管心针内腔中。导丝的扩张段可以配置为当导丝从导管向近侧撤回时,顶抵管心针末端,以便从导管自动撤回管心针。自动撤回管心针。自动撤回管心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丝、管心针组件和导管组件
[0001]优先权
[0002]本申请要求2022年3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3/315,903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0003]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导丝、管心针组件和导管组件。

技术介绍

[0004]将中心静脉导管(CVC)插入到患者体内是一个多步骤过程,会出现多次错误。例如,在选定的插入部位用针经皮穿刺患者,由此建立从皮肤区域到血管内腔的针道之后,将进入导丝通过针插入血管内腔。在针被移除之后,CVC在进入导丝上被插入血管内腔。此时,可将进入导丝与操纵导丝交换,随后CVC的导管管件在操纵导丝上被推进通过患者的脉管系统。然而,CVC可包括在制造期间组装的管心针,该管心针填充导管管件的内径与进入导丝的外径之间的过量环形空间,否则该过量环形空间在CVC被插入时导致导管管件的末端卡在患者的皮肤上。另外,管心针变硬并且为导管管件提供额外的裂断强度,以便在CVC在进入导丝上插入到血管内腔中时防止屈曲。尽管在CVC在进入导丝上插入到血管内腔中之后应当移除此管心针,但是管心针经常被遗忘,这会导致手术无效甚至患者创伤。鉴于上述情况,需要一种用于从CVC或其他导管移除管心针的自动管心针移除装置和方法。
[0005]本文公开了导丝、管心针组件、导管组件及其至少解决前述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文公开了一种导丝,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导丝包括近侧部分、远侧部分以及在导丝的远侧部分中的导丝末端。近侧部分具有第一外径。远侧部分包括具有大于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的扩张段。导丝的扩张段配置为当至少导丝的近侧部分以对应的取向布置在管心针中并且导丝通过导丝的近侧部分在近侧方向上从管心针撤回时顶抵(butt against)管心针的管心针末端。
[000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包括将具有第二外径的扩张段与导丝的具有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划界的阶梯部(step)。
[00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包括从具有第二外径的扩张段到导丝的具有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的渐缩部。
[000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末端是无创的J形导丝末端。
[0010]本文还公开了一种导丝,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导丝包括近侧部分、远侧部分以及在导丝的远侧部分中的导丝末端。导丝的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具有第一外径。导丝的远侧部分中的导丝末端终止于球形端帽。球形端帽具有大于第一外径的第三直径,使得当至少导丝的近侧部分以对应的取向布置在管心针中并且导丝通过导丝的近侧部分在近侧方向上从管心针撤回时,球形端帽顶抵管心针的管心针末端。
[0011]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管心针组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管心针组件包括布置在管心针中的导丝。导丝包括近侧部分、远侧部分以及在导丝的远侧部分中的导丝末端。近侧部分具有第一外径。远侧部分包括具有大于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的扩张段。管心针包括管心针末端和穿过其中的管心针内腔。管心针内腔具有与导丝的第一外径相当的管心针内径。至少导丝的近侧部分以对应的取向布置在管心针的管心针内腔中。导丝的扩张段配置为当导丝从导管向近侧撤回以便利用导丝从导管自动撤回管心针时顶抵管心针末端。
[00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包括将具有第二外径的扩张段与导丝的具有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划界的阶梯部。
[00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包括从具有第二外径的扩张段到导丝的具有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的渐缩部。
[00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末端是无创的J形导丝末端。
[0015]本文还公开了一种导管组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导管组件包括布置在管心针中的导丝和布置在导管中的管心针。导丝包括近侧部分、远侧部分以及在导丝的远侧部分中的导丝末端。近侧部分具有第一外径。远侧部分包括具有大于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的扩张段。管心针包括管心针末端和穿过其中的管心针内腔。管心针内腔具有与导丝的第一外径相当的管心针内径。导管包括导管管件,该导管管件包括导管末端和穿过其中的第一内腔。第一内腔具有与至少在导管管件内的管心针的外径相当的导管内径。至少导丝的近侧部分以对应的取向布置在管心针的管心针内腔中,并且管心针以对应的取向布置在导管的第一内腔中。导丝的扩张段配置为,当导丝从导管向近侧撤回以便利用导丝从导管自动撤回管心针时顶抵管心针末端。
[00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包括将具有第二外径的扩张段与导丝的具有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划界的阶梯部。
[00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包括从具有第二外径的扩张段到导丝的具有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的渐缩部。
[00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末端是无创的J形导丝末端。
[00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是三内腔导管,其包括联接至导管管件的近侧部分的三叉导管衬套以及从导管衬套延伸的三个延伸腿。三个延伸腿中的每个延伸腿包括联接至延伸腿的近侧部分的鲁尔连接器。
[00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内腔从第一鲁尔连接器的近端中的开口延伸至导管末端中的开口,第二内腔从第二鲁尔连接器的近端中的开口延伸至导管管件的远侧部分中的第二内腔开口,并且第三内腔从第三鲁尔连接器的近端中的开口延伸至导管管件的远侧部分中的在第二内腔开口的近侧的第三内腔开口。
[0021]本文还公开了一种将导管插入患者的血管内腔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针道建立步骤、导丝插入步骤、针撤回步骤、导管推进步骤和自动管心针撤回步骤。针道建立步骤包括利用针建立从皮肤区域到血管内腔的针道。导丝插入步骤包括将导丝插入针的针内腔并且将导丝推进到入血管内腔。针撤回步骤包括从针道撤回针,从而将导丝留在血管内腔中的适当位置。导管推进步骤包括在至少导丝的近侧部分布置在管心针的管心针内腔中的情况下在导丝上推进包括布置在其第一内腔中的管心针的导管,直到导管的导管管件的足够部分布置在血管内腔中。自动管心针撤回步骤包括从导管撤回导丝和管心
针二者。导丝包括具有第一外径的近侧部分以及包括具有大于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的扩张段的远侧部分。导丝的扩张段配置为,当导丝从导管向近侧撤回以便利用导丝从导管自动撤回管心针时顶抵管心针的管心针末端。
[00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包括将具有第二外径的扩张段与导丝的具有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划界的阶梯部。
[00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包括从具有第二外径的扩张段到导丝的具有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的渐缩部。
[00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丝末端是无创的J形导丝末端。
[002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导管的第一内腔具有与至少在导管的导管管件内的管心针的外径相当的导管内径,使得将在导管推进入患者的血管内腔期间否则介于导管内径与管心针外径之间的环形空间不会导致导管管件的导管末端卡在患者的皮肤上。
[0026]鉴于附图和以下描述,本文提供的概念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和以下描述更详细地描述了这种概念的特定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0027]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近侧部分,其具有第一外径;远侧部分,其包括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的扩张段;和导丝末端,其位于所述导丝的远侧部分中,所述导丝的扩张段配置为:当至少所述导丝的近侧部分以对应的取向被布置在管心针中以及所述导丝通过所述导丝的近侧部分在近侧方向上从所述管心针被撤回时,顶抵所述管心针的管心针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包括阶梯部,其将具有所述第二外径的所述扩张段与所述导丝的具有所述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划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包括渐缩部,其从具有所述第二外径的所述扩张段到所述导丝的具有所述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末端是无创的J形导丝末端。5.一种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近侧部分;远侧部分,所述导丝的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具有第一外径;和导丝末端,其位于所述导丝的远侧部分中且终止于球形端帽,所述球形端帽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外径的第三直径,使得当至少所述导丝的近侧部分以对应的取向被布置在管心针中以及所述导丝通过所述导丝的近侧部分在近侧方向上从所述管心针被撤回时,所述球形端帽顶抵所述管心针的管心针末端。6.一种管心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丝,所述导丝包括:近侧部分,其具有第一外径;远侧部分,其包括具有大于所述第一外径的第二外径的扩张段;和导丝末端,其位于所述导丝的远侧部分中;和管心针,所述管心针包括:管心针末端;和管心针内腔,其具有与所述导丝的第一外径相当的管心针内径,至少所述导丝的近侧部分以对应的取向布置在所述管心针的管心针内腔中,并且所述导丝的扩张段配置为:当所述导丝从导管向近侧撤回以便利用所述导丝从所述导管自动地撤回所述管心针时,顶抵所述管心针末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心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包括阶梯部,其将具有所述第二外径的所述扩张段与所述导丝的具有所述第一外径的其余部分划界。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心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包括渐缩部,其从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
申请(专利权)人:巴德阿克塞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