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分离墙体生产模具及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861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分离墙体生产模具及生产线,所述生产模具包括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前内壁和/或后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插板活动连接,所述插板连接有管槽模具;所述生产线包括所述生产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生产出便于实现管线分离作业的装配式墙体,能够提高管线安装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生产模具能够快速组装、灵活设计、循环利用、节省空间,能够降低产品制造商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产品制造商的生产成本。能够降低产品制造商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线分离墙体生产模具及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管线分离墙体生产模具及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在设备管线布设方面,传统做法需要现场破坏墙面(开槽),将管道和电路暗装后再进行墙面修复。传统做法工序复杂,施工现场环境恶劣,施工粉尘对人危害严重,造成环境污染以及工程费用和时间的浪费。且传统做法各线路在墙体内部混杂布置,维护检修困难,不利于后期改造调整。
[0003]对此,装配式建筑领域提出了管线分离做法:管线分离是指电器、给排水和采暖管线裸露于室内空间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非承重墙体空腔和吊顶内的做法,具有提升施工透明度、降低管线维修/更换难度、不破坏结构钢筋保护层、保证结构安全稳定等优势。在《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

2017)中,管线分离属于装配式建筑评分的加分项。
[0004]对于建筑内墙的管线分离,现有做法大多是利用墙体和装饰板之间的空间(即龙骨/连接件安装位置)来进行管线布设。但此种做法要求龙骨/连接件宽度大于管线直径,以目前内装常用的用6分电线管为例,要求龙骨/连接件宽度大于25mm才能实现管线分离,这使得装饰层厚度增加,由此对室内净宽造成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分离墙体生产模具,该模具适用于各类常见浇注成型的装配式墙体(如石膏墙板、发泡水泥墙板、聚苯颗粒水泥墙板、纤维增强混凝土墙板等)生产,使得生产出来的墙体预留有管槽,管槽内可拆卸连接线管,由此能够省去施工及维修现场的开槽环节,提高作业效率。
[0006]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分离墙体生产线,该生产线在合理运用本技术所述生产模具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并优化生产系统配置,能够实现常规管线分离墙体以及预制度更高的管线分离墙体(墙体+盖板)的生产,并能够实现模板的快速加工与循环利用。
[0007]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管线分离墙体生产模具,包括成型腔,所述成型腔的前内壁和/或后内壁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插板活动连接,所述插板连接有管槽模具。
[0009]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管槽模具由多个单元模具拼接而成,所述单元模具包括直槽模具、弯槽模具、线盒槽模具、接线槽模具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0]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管槽模具与所述插板通过焊接连接。
[0011]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管槽模具与所述插板通过胶粘连接。
[0012]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管槽模具与所述插板通过螺钉连接。
[0013]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插板设有多个螺纹通孔,所述管槽模具底部设有多
个螺纹盲孔,所述螺纹通孔与所述螺纹盲孔通过所述螺钉连接。
[0014]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管槽模具底部设有磁铁,所述管槽模具与所述插板通过磁力连接。
[0015]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成型腔位于模具车内部,所述模具车为立式模具车或卧式模具车。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管线分离墙体生产线,所述墙体生产线包括所述墙体生产模具。
[0017]优选地,在本技术中,所述生产线还包括配料搅拌系统,所述配料搅拌系统输出端与注浆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注浆系统输出端与墙板成型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墙板成型系统输出端与拆模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拆模系统输出端分别与模板加工系统输入端、线管安装系统输入端、产品打包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板加工系统输出端与所述墙板成型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线管安装系统输出端与盖板安装系统输入端连接,所述盖板安装系统输出端与所述产品打包系统输入端连接;
[0018]所述墙板成型系统包括所述模具车及运行轨道,所述拆模系统用于将墙板及所述插板与所述成型腔分离,所述模板加工系统用于所述插板与所述管槽模具的拆解或组装,所述线管安装系统用于在所述墙板的管槽内安装线管,所述盖板安装系统用于在所述墙板外侧安装盖板。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0]通过设置滑槽、插板、单元模具,本技术能够解决管槽模具的快速制备与更换问题,能够提高管槽模具的重复利用率和周转效率,使管槽模具便于堆放,能够满足灵活多变的管线布置设计;采用本技术生产出的墙体能够实现管线分离作业,进一步提升预制墙体的装配率。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式成型腔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式成型腔的俯视图一;
[0024]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式成型腔的俯视图二;
[0025]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卧式成型腔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卧式成型腔的俯视图一;
[0027]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卧式成型腔的俯视图二;
[0028]图7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0029]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板的俯视图一;
[0030]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板的俯视图二;
[0031]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板的俯视图三;
[0032]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含螺纹通孔插板的正视图;
[0033]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直槽模具的立体示意图一;
[0034]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直槽模具的立体示意图二;
[0035]图1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直槽模具的立体示意图三;
[0036]图1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含磁铁管槽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0037]图1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槽模具的立体示意图一;
[0038]图1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槽模具的立体示意图二;
[0039]图1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弯槽模具的立体示意图三;
[0040]图1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线盒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0041]图2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接线槽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0042]图2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板与管槽模具连接的示意图一;
[0043]图2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板与管槽模具连接的示意图二;
[0044]图2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板与管槽模具连接的示意图三;
[0045]图2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插板与管槽模具连接的示意图四;
[0046]图2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立式模具车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分离墙体生产模具,包括成型腔(1),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1)的前内壁(11)和/或后内壁(12)设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与插板(2)活动连接,所述插板(2)连接有管槽模具(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模具(3)由多个单元模具拼接而成,所述单元模具包括直槽模具(31)、弯槽模具(32)、线盒槽模具(33)、接线槽模具(34)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模具(3)与所述插板(2)通过焊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模具(3)与所述插板(2)通过胶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模具(3)与所述插板(2)通过螺钉(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2)设有多个螺纹通孔(21),所述管槽模具(3)底部设有多个螺纹盲孔(301),所述螺纹通孔(21)与所述螺纹盲孔(301)通过所述螺钉(4)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槽模具(3)底部设有磁铁(302),所述管槽模具(3)与所述插板(2)通过磁力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墙体生产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怀阳刘双吉凌浩然王旭邵巧珍郭喜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诺筑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